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重生颜娇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孔,转身就往家里走。

到了家门口,一个妇人正迎上来。

“娘,你怎么到门口来了”少女笑着上前。

“出门的时候还没下雨,担心你,所以来迎一迎。”

“我没事,娘别担心。”

“怎么淋着雨回来去布坊不是带伞了”

少女不知道那把伞能不能回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我不知道丢哪里了。”少女语气隐隐自责。

“丢就丢了,快快回去换身衣裳。”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少女窗下绣花,秀容半掩。她手中绣的正是一对未完成的锦鲤,底料是红色的锦缎,红艳艳的,比那西边的红霞还要红艳。

只听一道青嫩的声音传来,“大姐大姐,我们家里来客人了”就听高亢的音调就能听出兴奋的神情。

“什么客人呀让你这么开心”

“是从京城来的,京城来的呢,我们快去看看好不好”

少女被妹妹拉扯着去前院看那从京城来的客人。

苏州离京城远,鲜少有京城的人来此地,上次从京城来的还是那从宫中来传旨的宦官,明晃晃的圣旨,满府上下全都跪拜接旨,却原来是一纸赐婚诏书。

这次从京城来的也不知是谁

少女和妹妹躲在后堂从窗口偷偷看。

却原来是个青年郎君,正是上次下雨少女把伞送出去给的那白袍公子。

白袍公子样貌看不出多出众,一张脸只觉得看一眼转身就会忘,可少女记得他的笑,他面上不笑时很普通,只有笑的时候眉眼五官都生了色彩,让他凭添了几分风姿。

白袍公子自称姓薛,初次来苏州,正是来拜访少女的父亲。

他的举止从容,言谈有礼,说话不疾不徐,让人颇觉得淡然。

妹妹心生向往,神往道,“也不知这薛公子会不会住我们家里从京城来的,也不知道薛家是不是京城的大户”

少女的父亲请白袍公子入住,白袍公子婉辞,并道谢,说已经另租了住处。

苏州是一个使人安逸的地方,平静安详,住在那里就会让人不想离去。

至少白袍公子是这么想的。

少女再一次遇上那个白袍公子,那白袍公子说要归还她的伞,少女心里其实觉得不要那伞也没关系,可还是跟着他去了。

原来白袍公子住的地方离她家并不远,就在她家旁边,只不过大门是靠后的位置,隔了一条巷子。

白袍公子租住在那里,匾额已经换了名字,她记得以前叫简月轩,如今匾额换成了“素厢”,字体端方素雅,极端正,那字迹像极了白袍公子的为人。

难怪她近些日子常常在夜里听到琴声,原来正是他弹的。

白袍男子从容淡然,从进门的匾额到小院居的琴棋书画,只要她疑惑的开口问,他样样都讲的极细致。

少女觉得以后都不能再见白袍公子,明明才见了两面,她却心生慌乱。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愫,让她既好奇又抗拒。

如若没有皇上的赐婚诏书,或许她还敢放肆一回,可她不能,她不能抗旨,她的家族更经不起抗旨的后果。

少女想不明白,她的父亲只是四品开国伯,官职低,又无权无势,她林素馨何德何能可以嫁给那个少年博才,风度奇秀,才思敏捷,辩才天下的状元郎

她宁愿嫁给平常人家的郎君,安宁一生。

林素馨竟不知这一场邂逅,便成了她的挂念,可又想到她已订下的婚约就生出羞愧的心思。

嫁衣加身,发髻高梳,珠钗垂挂,盖头盖住眼前的一切,离开苏州,她便知以后再也回不来。

泪染嫁衣,她出嫁从夫。

从夫君掀开她的盖头起,她就生出一种错觉来,夫君像那个白衣薛公子。可他们明明是两个人,夫君的容颜让周围一切都能失去了颜色,精致的五官是上天最完美的赐予,倾国倾城,天下第一公子,不外如是。

薛公子那张平凡的相貌跟这个完美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人

可当夫君问出那句,你心里是不是心有所属时,她慌乱无比,只觉得再无脸见他。

“你是不是还喜欢那个薛仁”

林素馨摇头不是,点头不是。

她不知道。

夫君的偏宠和爱护,她早就动了心,可她还会惦记着那个薛仁,是她太贪心了是她不好

“我们家素馨怎么那么笨爷平时表现的那么明显,她竟看不出”怨念极深,自己吃自己的醋,这种感觉不好受。

林素馨润了眼,原来夫君竟就是薛仁吗她有觉得像,可哪敢问

薛仁,学仁她怎么忘了夫君的名字就是颜学仁

第二百九十六章

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雍熙元年,年末,继颜家大夫人失踪,秦王薨于雪崩,又一件事在京中蔓延开来,轰动了整个汴梁城,也不知是从谁的嘴里开始传起,说那颜家大夫人是已经亡了国的南唐李后主的女儿。

一时间京城内外流言四起,纷纷扬扬。

这么一深究,南唐李后主的子嗣都被人全都挖出来,李后主满宫后妃,却独宠国后,前后子嗣仅有两个,一个清源公,一个宣城公,都是大周后所出,未听说李后主有女儿。

有人疑惑不解,本来是一国公主,如何会被寄养在林家如若颜家大夫人林氏是李后主的女儿,这林家不声不响帮李后主养女儿,是知情还是不知情林家在二十年前属于吴越国,南唐皇室李家和苏州林家相去甚远,如何会有所牵连

如此一来,林家这个江南望族也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所议论的对象。

林家世代造船,精湛的造船技术传了几百年,真要追溯能从几百年的开元盛世开始说起,林家从那时起就受朝廷重用,官位最盛之时曾授封国公。

几百年来,林家前后出过两个国公爷,三个尚书令,一个授封伯爵位的林老爷,另有数不清楚的船场监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