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重生颜娇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睑,掩住眸中情绪。

知道说这些话又要惹母亲不开心,颜含玉就转了话题,“娘,四叔让人送东西给翰儿了。”

“是吗东西给翰儿了吗”

“他这两天要读书做功课,等过几天就给他。”

“好。那孩子平时一声不吭,其实还一直惦记着他父亲。”

“娘,我刚才说的话都是随口说的,你不要放在心上。祖母如今也不苛责我了,我没什么怨恨的。”

林素馨怎能不明白是女儿宽慰她这样说的。

颜含玉不可能去问祖父,因为祖父不可能会说。

这府上资格最老的就是韩嬷嬷,她只能去韩嬷嬷那里探个明白。

一场惊梦,颜含玉能感觉到那是前生。

前生她许多事未知,都是听人所言,不是亲眼所见。

如今细想她还是错过了许多事情,必须去弄个明白。

从三叔的身世到婵儿的为人,她都要一一了解清楚才是。

秋姨娘被罚跪之后,三叔的出现在她想来绝不是偶然。

颜含玉近些日子有些烦躁,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然而她不能告诉任何人。

母亲无病无灾,这便是改变,她应该高兴才对。

十一月的第一场雪下下来时,颜含玉派人请了韩嬷嬷两次,韩嬷嬷终于来了。

“我这里小,让韩嬷嬷委屈了。”

韩嬷嬷恭敬的站进门,“大小姐客气了。”

“韩嬷嬷还请坐,这暖阁小归小,可到底暖和。”

“多谢大小姐。”

“一直想跟韩嬷嬷说话,实在是因为有件事困扰着我,困扰了许久,无人解惑,想来想去,也只有祖母身边的贴心人韩嬷嬷了。韩嬷嬷忠义,祖母还曾念着韩嬷嬷年迈,意欲放韩嬷嬷归去,可韩嬷嬷还是陪着祖母身边,这样的人世间少有。”

“老夫人对老奴如若至亲,老奴应当回报。”

“祖母如今膝下只剩二叔”颜含玉一顿,垂下眼睑,语气伤怀道,“我爹早早不在,四叔也离家出走我想着,我总归是我爹的孩子,能帮着我爹孝敬祖父祖母,可祖母从不给我这样的机会”

“大小姐心有孝念,老夫人会知道的。”

“知道又有何用”颜含玉状似悲观道,“祖母知道也不会理睬于我,想想我好歹是长房的嫡长女,可总觉得不如妾侍所出的孩子”

“大小姐尊贵可是皇上亲封的清容县主。”

“皇上亲封了县主又如何我祖母又何尝让人带句话来问一声没有礼,哪怕是一句恭贺也行。”

韩嬷嬷想,大小姐相貌生得好,常受人吹捧,后来又得了个尊贵的身份,满京城的公子哥都爱慕于她,难免心思清傲了一些,也只有在老夫人那边得不到一句好,反而得了嫌弃,怕也是因为这个才会心事重重,找她来倾诉,也好让她回去劝劝老夫人。

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料之外

“韩嬷嬷,祖母虽说严苛了些,可对待颜家子孙,哪怕不是己出的三叔都不曾偏颇,祖母尚且可以公平对待三房,怎么对我就不能公平些”

“大小姐别多想,三爷是老爷的孩子,自小就养在老夫人身边,老夫人视如己出,有母子情分的。”

母子情分,颜含玉这话却是不能苟同。

祖母虽未苛刻三叔,可颜含玉从没见过他们有眼神交流,跟三叔说话,祖母从不曾正眼瞧过,若真是把三叔视如己出,怎样都不会是这样的态度。

三叔对待祖母亦是如此,恭恭敬敬的站着回话,话从未超过三句,生硬疏离。

这便是有母子情分

颜含玉心思百转,接着韩嬷嬷的话继续道,“韩嬷嬷所言甚是,是我胡思乱想了”可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可从没听过祖父身边有妾侍,也不知三叔的生母是谁,怎会一直没听人提起过”

颜含玉顿住,却不等韩嬷嬷回答,又说,“韩嬷嬷,我也知道不该议论祖父的事情,只是我幼时就冲撞过三叔,几次冲突,现在想来也是我不懂事,三叔就算是个庶子,可到底是长辈,我实在不应该对三叔不恭敬,我幼时做错了许多事却是不知如何补偿。”

韩嬷嬷毕竟活了这么大岁数,听大小姐说到这里,却是明白大小姐这是有意打探三爷的生母之事。

大小姐聪慧过人,被皇上封为清容县主,身份尊贵,如今娇女长成,到了这个年纪也快说亲出嫁,恐是想趁着未嫁之前有机会敬孝老夫人。大小姐心知老夫人的脾性,去见了老夫人也不一定会给她好脸色,不如先到她这里探口风。

三爷一个庶子出身,生母无名无份,身份低贱,还能得老夫人视如己出,娇贵的大小姐是长房嫡出,却不得老夫人的看重,难免会觉得老夫人对她不公。

“大小姐宽心,三爷是长辈,不会把那些事放在心上。”

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遥远到连韩嬷嬷都忘记了具体的日子。

韩嬷嬷从小就陪着老夫人,后来陪嫁,跟着老夫人入颜府,伺候老夫人的岁月就是她的一生。

韩嬷嬷思前想后,却觉得此时告诉大小姐也无妨。大小姐自小有主见,此事告知大小姐,大小姐心中定是会衡量轻重。

“大小姐想知道三爷的生母,告诉大小姐也无妨,只因为那是在琅琊发生的事情,所以京中无人知晓,而且此事甚密,又因三爷的生母身份特殊,就算有人得知都以为三爷生母是老夫人的妹妹,却不知是另有其人。”

“那她现在在哪里”

“生了三爷便死了。”

“到底是谁”

“是前周朝的和硕公主。”

听闻这话,颜含玉更是惊了,她没听过和硕公主的名号,可不管是哪个公主,跟着她祖父无名无份还生下一个孩子,岂不是让她诧异至极

只听韩嬷嬷继续道,“三爷生母尊贵,却沦为庶子,这其中的因果曲折难辨,老奴难以细说,还请大小姐谅解。和硕公主曾和老夫人交好,公主过世又未得一个名分,对三爷亦有同情之意,故而养在膝下。”

徐家祖籍琅琊,是前大周朝的权臣,风光一时。

徐颜两家的婚事促成却是因着早年就定下的婚约。徐家受过颜家的恩惠,入仕更是由颜家相帮,徐家由此感念和颜家订下了口头婚约。

虽说徐家官运亨通,渐渐在朝中有了威望,可徐大人为人诚信,没有解除婚约,反主动提及,把女儿下嫁。

徐氏未嫁时,容貌出众,又闻知书达理,性情温婉可人,京中求亲者甚多,闺阁蜜友也是不少,这样自在的年少生活于徐氏来说都是不能回去的过往。

后来下嫁颜家,从一国之都汴梁到清静避世的琅琊,本来喜欢热闹的徐氏诸多不习惯,且成亲三年不得一子,心中难免憋闷。

徐氏书信回去提及自小生活的汴梁感言思念不已,却不知那闺中密友竟然化成她妹妹的身份从汴梁赶到琅琊来看望她。

此人正是前周帝的帝妹和硕公主,亦是她幼时的闺友,感情甚好。

彼时德州以北战火连连,琅琊一方净土,安宁平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