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重生颜娇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反而昏迷不醒了。如此那大师心中担忧,知我堂叔姓名,之前已托了一人到京中打听,告知家中亲眷。”

“小姐是好人。”那马夫夸赞。有心相帮,才会有机会遇上自家人。若无心,岂不是就这般错过了

赵贤的身子虚寒,不能长时间奔波,也不能受冷。

到了十江镇,后半夜的时候就开始阴雨绵绵的落下,颜含玉庆幸下午没落雨。

第二日还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为了赵贤的身子,颜含玉只能等天晴的时候再出发,而她也需要想办法让他能够醒来。

因为赵贤昏迷不醒的状况,颜含玉这两天没少去回忆这些年看的医书,还有师父对她讲的内容。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秋风飘飘,雨潇潇,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十江镇是个小镇子,他们住的地方也是这个镇子唯一的客栈,因为平时往来的人不多,故而客人也不多。

客栈的房间不多,只五六间客房,而且地方也不大,里面的东西简单,但入目干净整齐,颜含玉还能接受。

不管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颜含玉一直以来都是随意而安的性子,不会强求在外要住的多好。

只是林谦生会担心颜含玉住不惯,毕竟这些年在林家,林老夫人给她用的吃的都是顶好的,问了她三次,听她亲口说不会住不惯,他才安心。

这家客栈是个风韵犹存的寡妇开的,夫家姓董,周围邻舍都唤她董掌柜。董掌柜带着个十岁的孩子,生的五官端正,眉眼漂亮,跟他娘长着一样的媚眼,也爱笑,即使一身素衣,可眉眼好看,让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颜含玉在屋子里熬制丹药,房间里烧了一个火盆,火盆上烧着一只小炉子。小芽儿在捣药,颜含玉在旁边调药。

如今还没入冬,可她已经用上了火盆,还是为了赵贤。

只是在这个偏僻的小镇,找出来最好的碳也比不上在京城她用过最次品的碳,烧着有些刺鼻,不是很舒服。

她去把窗户开了点缝,也能透些气。

她身上的衣服原本就有些单薄,一丝凉意吹来进来,她鼻间麻麻痒痒的,捂着口鼻对着窗口打了个喷嚏,刚睁眼就见一个人影站在窗外。

颜含玉把窗户开大了一些,见那少年扬着笑意,她也点头笑了笑。

那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眉眼弯着,手里拎着茶壶,清澈的声音开口,“我娘让我给你们送些茶水。”

“你进来吧。”

那少年从门口进来,颜含玉把窗户又掩了起来。

董掌柜唤她儿子都叫十郎,想来名字应该就是董十郎。

董十郎手里的茶壶放在桌上,随意的问,“一整天都没看到你出门,在房里做什么”

“我在制药,还要照顾我堂叔。”

“你这么小就会医术,是出身医学世家吧”

颜含玉只对着他笑了笑,未开口。

“你家堂叔一直不醒,你要不要再请个郎中看看我们十江镇有个郎中,医术比得上四方州城的那些大医馆里的大夫,就是”董十郎滔滔不绝的说着,他说话语调快,说话时极有神采,眉飞色舞的,嘴不停的时候两只手也没闲着,似是用着手语说话。顾及着房间里还有个病者,他说话声音并不大,只是话说到此一半就顿住了。

“就是什么”

“就是那个人脾气特别怪,给人看病还要等他心情好了才给看,他不给人看病谁都勉强不了他。而且外乡人找他看病,他会死劲儿要银子。有时候吧,城里的一些有钱人来找他看病,他又会问人家要一些东西。不过这个人的医术真的好,他曾让一个人死而复生,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姓信他的医术。你要不要去找那郎中若要去,我带你,到时候我来帮你说话。”

乡野郎中确实有几个医名远播的,董十郎说医术比大州城里的大夫医术还要好,怕是医术并不差。

“这郎中叫什么”

“我们只知道他姓向,都喊他向老。他是五年前搬来的,就背了个破包袱,衣衫褴褛的,像个乞丐。我们西街偏远那地方有个荒废的破屋,原来那户人家在城里发了,家里的屋子也不要了,直接搬去了扬州城,他就一直在那里落脚,后来自己把房子整了一遍,就一直住那里。这个人整天就窝在屋子里,也不知道在捣弄什么东西,我娘都让我离他远点,说那个人邪乎”

董十郎就是看躺在床上的人一动不动,跟个活死人一样,即使那郎中邪乎还是给颜含玉推荐了那人一个死人都能救活,这样的活死人对他来演也应该能就醒的吧。

“现在外面雨也不下了,你要不要到外面走一走你二舅舅就已经出去了,说是在镇上逛一逛。我带你到十江镇也四处走走十江镇我可熟了。若是你想去找那郎中也可以,我带你去。”

颜含玉也想认识下那个乡野郎中,不过这会儿走不了,她要把丹药制好。

“那边会不会远”

“就是东街到西街的距离,不远,走过去一刻多钟就到了。”

颜含玉想想还是不能错过一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搁下了制丹药的事,说是想去。

跟小芽儿交代了几句,颜含玉添了衣裳就跟董十郎出去了。

到了大堂门口,浓浓的乡音传到耳中。

那董掌柜性格如火,泼辣精干,是十江镇出了名的铁娘子。此时叉着腰,扬手指着,用着满口听不懂的淮语,跟门口的两个大汉嬉笑怒骂。

那俩大汉看到董十郎出来,也不知道说了句什么。

董十郎眉眼一挑,笑着回了一句,说完也不看他神色,转而对董掌柜道,“娘,我带她出去走走。”

淮语跟吴语又是完全不同的,吴语口音软,淮语口音脆,江淮官话倒是略懂一些,乡音浓了却是难懂的很。

中原一直以来都是最强的地段,因此中原官话也成了通用语言。

“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是准备去汴京吗你的口音就是那里人,不过你那二舅舅像是江南口音。”

“我叫韩玉,今年十岁,我外祖家在苏州,我家住在汴京。”

董十郎的嘴基本没停过,她刚回答完,他又继续问了。

“我说呢,原来是这样,不过你家跟你外祖家离的真远”

“你叫十郎吗”颜含玉很想断了他的话匣子,从没看到哪个少年会这么爱说话的。

“是啊,我叫十郎,姓董,我跟你一样大,我也十岁,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走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扬州城了。我还没骑过马,小时候有一个住客栈的人身上没银子,就把马押在我家,没养两天,就被另一个住客栈的人给偷了,真是气煞我了。偶尔会有外乡人来,我就会打听外面的事情,我就想着等我大了也去汴京走走,听说那可是个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十江镇也很好,你们也很友好。”

第一百五十二章

颜含玉总算见识了一种特别会跟人闲聊的人,从出门到西街头,董十郎这一路嘴巴几乎没停一下。颜含玉试图截断话茬了几次都没成功,索性,就听他说吧。

说起他从小到大遇到的客人,颜含玉觉得给他三天时间,他怕是都不会讲完。

路上偶尔会遇到给他打招呼的人,他也会回应人家,还有同龄的孩子会围上来,热情相邀,要他们加入游戏。

也有感觉对他不是很友善的人家,见自家孩子来喊他同玩,就连忙大喊回家去。

一路上耳朵没个清静,但目的地总算是到了。

西街头有一间泥石墙、茅草顶的屋子单独立着,外面一圈围着篱笆院墙,东倒西歪的,也没人把它排齐整。

这家茅草顶的屋子跟周围的房舍离得有些远,还比周边的屋舍破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