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名门记事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余时远抿住了嘴唇。

他又徐徐向几个晚辈看了一眼,问道:“你们也想想呢。”

余家可不能再靠他了,他已经老了,也许时日无多,将来他不在了,余家仍是要一代代兴旺下去,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智慧来生存。

一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中,各自思考。

江素梅第一个说话:“我有个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余时远挑了下眉,他没有想到会是她先发言。

虽然余文殊常在他面前夸奖江素梅,但余时远总是不以为然的,毕竟是个女子,再如何,心胸阅历才智能比得上男人么操持好家,相夫教子就很不错了。

当然,他对江素梅这方面还是肯定的,毕竟余廷元被她教的很好。

“说罢。”但他也没有不听的理由。

江素梅口齿很清楚的道:“百姓与倭寇勾结,依我看,一般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害怕,二是利益,如今倭寇常年徘徊,那么,可能这两个原因是同时存在的。这样的话,我觉得,一是要让百姓得到安全感,这安全感从何而来,自然是咱们军队的强大,二是要让百姓重新找到生存的根本。”

众人都安静下来,听着她说。

她顿一顿:“他们自来就在海边长大,依靠买卖生存,一下子被剥夺掉这个权利,任何人都会不甘,但朝廷却没有做出任何补助,比如给予他们良田,或者迁移愿意去内陆城市的人,以此来减轻他们的压力,在我看来,是朝廷没有安抚好百姓,以至于酿成今日的恶果。”

余拙脸色发黑。

那策令余时远也参与的,现在她公开说出来,可不是要惹恼余时远么,他忙道:“素梅啊,你再想想”

余时远摆摆手:“让她说,她说得很好。”

余拙一愣。

他抬起头,看到余时远脸上露出难得的赞许之意。

这种神情他很少见到,只有在余文殊做出好的成绩时,他有可能沾光能见到一次,至于他自己,不被余时远责怪都是难得的了。

可他的父亲现在竟然这样看待江素梅呢

余拙忍不住有些羡慕。

江素梅得到鼓励,又继续说道:“当务之急,是要破坏掉百姓与倭寇之间的联系,让倭寇再没有可趁之机。”

余时远饶有兴趣:“如何做到”

“取消海禁。”她大胆的,朗声的道,“给百姓一个承诺,等赶跑倭寇之后,立刻取消海禁,让他们重新扬帆出海让他们去往别的国家,带上咱们丰富的特产,再运回别国的东西,再次开通海运,但前提是必须让倭寇彻底臣服于咱们,永不再侵犯”

她一个女子,虽声音细柔,但这样说出来,却叫人心中升腾起热情。

余慎抚掌,大叫道:“好,甚好,好办法”

余时远一向冷静,此刻朝他的大儿子斜睨一眼,淡淡说道:“你说好,那如何做到呢”

余慎没有犹豫道:“自然是上奏疏,请求皇上批准了”

余时远微微眯起眼睛,不急不缓道:“重开海禁,这不是儿戏,假如皇上答应,文殊却没有完成任务,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话说来容易,做起来时常很难啊。”

他对这个大儿子的反应不太满意,一把年纪的人了,还不及一个小姑娘呢,急吼吼的,江素梅只说了这些,却还未说要如何做,肯定还有后续。

“这”余慎语塞。

江素梅此时道:“祖父所言甚是,只是,好多事不去做却也是不知道结果的,现在相公也是左右为难,何不一搏”

余时远凝视着她。

他在她眼睛里,看到的是无畏的坚定。

当年,他就是这样拼搏过来的,甚至可以说,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脑后,但这些风浪现在都过去了,然而,他的儿子,他的孙子却要同他一样,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

江素梅也看着他,忽地一笑:“祖父,此事仍需商量,何必要现在下决定呢没有万无一失,我也不舍得相公有危险呀”

果然还是不冲动的,余时远抚一抚胡子笑起来:“今日就谈到此罢,各自回去想想。”

众人便都散了。

余时远看着江素梅的背影,终于明白了当初余文殊的选择。

他的孙子,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118 交谈

几日后,经余家众人商议,余时远决定先去信一封,问问余文殊自己的意见,毕竟他才是对付倭寇的人,由他来做最后的决定再合适不过。

送信的人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只四天功夫就到了杭州。

但余文殊并不在杭州,而是去了应天府。

应天府有规模巨大的龙江船场,工部因得皇帝的支持,已经派人画出详细的图纸,江素梅的刺猬船就在此地建造,余文殊是去督查的,一旦战船造好,很快就会投入到战争中。

他对此颇有期待,才会亲自前来。

本朝造船行业已经十分发达,六梶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等都能造出来,只可惜在战船这一方面,始终很不得力,当然,军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余文殊一到杭州,便命众位将军大力操练水军,让他们尽快重振士气。

此刻,他正在询问造船师傅,关于刺猬船的进展,就听长德在身后道:“爷,家里来信了,昨日送到杭州的。”

余文殊忙打开来看。

信里,余老爷子提到江素梅的建议,虽然评价只是寥寥几句,但还得看得出来,余老爷子是赞同的,那么,现在就等他的意思了。

他把信折起放入袖中,走到了门外。

今日万里无云,天气格外清爽,眼前绵绵长河泛着波光,好似一条玉带横躺在天地之间,他看着美景,沉思了好久,才慢慢走回临时的住处。

在那里,他提起笔写了一封回信。

无疑,江素梅的判断是正确的,沿海百姓确实是害怕倭寇,但也是因为利益所趋,才会跟倭寇勾结,既然找到关键所在,也许他就不该再犹豫了。

现在,他需要的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一场可以让军队重新获得威势,令百姓刮目相看的战役

只有他赢了,才能说服皇上许下承诺,因为别的都是空话,一切还是要事实来证明的。

余时远看完信,欣慰的点了点头:“就按文殊说的办罢,等他哪日打了大胜仗,哪日便上奏皇上,请皇上允诺将来重开海禁。”

余拙却有些担忧:“上回父亲还说后果严重呢,就算文殊打赢了一场仗,那以后呢,万一输了怎么办”

“要你慎重的时候,你毛毛躁躁,要你果决的时候,你又缩头缩脑了。”余时远劈头就骂了余拙一句,“文殊都这样说了,他自然是有办法的,难道你还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余拙脸红了红,但还是不服气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