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云动乾坤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闻言,车夫却是有点无奈,如今身处贼窝,哪去找大夫

还未等两人答话,向云面色忽然平静了下来,愣愣道:“不用了,我没事,刚才只是忽然有点头痛罢了。”说完,也不再理会众人,独自坐在那发呆。

见状,众人还想问点什么,不过看向云那心不在焉的样子,便将嘴中的话咽了下去,各自坐下,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此刻向云面色虽然平静,然其心中却是涌起惊涛骇浪,久久未能平息。

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上班族,他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某一天也能像小说里面所写,穿越到异世啊,古代啊什么的,但当这天真的降临到他头上的时候,他却有点迷惘、孤独与不知所措。

刚才的头痛,明显是自己前世的记忆与这具身体主人的记忆相融合所致,通过记忆,他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处境,现正值东汉末年汉灵帝年间,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作为一个三国迷,这个他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也就是说,还有四年时间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宗教形式暴乱:黄巾之乱,也称黄巾起义。

而向云此刻的身份更是令他惊奇,被他附身的这具身体,和他同名同姓,姓向,名云,尚未有字,乃荆州南郡治下宜城向氏,而在他身旁这个一直紧盯着他十二三岁孩童便是曰后的蜀汉大臣:向朗。

向朗,字巨达,早期追随刘表,刘表死后跟随刘备,曾任巴西太守、光禄勋、左将军等,向朗少时虽有接触文学,却没有太大兴趣,反而以内政见称,后来在第一次北伐被免官,到死前二十年,开始潜心典籍研究,孜孜不倦,年近八十仍亲自校对书籍,指出谬误之处,积聚的篇卷,是当时最多的一位。

关于向朗的资料一一在脑海浮现,向云实在有些难以置信,面前这个泪眼婆娑的稚气未干的孩童就是曰后的蜀汉大臣,其实以向朗的名声在三国历史上并不怎么响亮,向云能够知道如此详细也是因为向朗和自己同姓,而在三国时期向氏名人实在太少,所以向朗自然成为向云的重点关注对象,没想到世事难料,自己居然穿越而来,还成为了向朗的兄长。

“向云”向云脑海中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物历史上毫无记载,想来应该就是因为早逝的原因,没想到居然被自己附身。

到此,向云的记忆也逐渐恢复,他记得自己前不久还在大街上,便忽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向云不幸被雷给劈到了,然后就如同小说一般,醒过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让他毫无心理准备。

正值向云脑海一片混乱之际,外面忽然传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见一个身强体壮,面色凶悍的刀疤男大步流星而来,其身后一群小弟恭恭敬敬的跟在身后,不敢言语。

见到此人,其余牢房之中的人顿时一抛先前的憔悴样,大声喧闹起来,大叫着放他们出去之类的话语。

对于众人的喧哗,莽汉毫不理会,继续向前来到关押向云等人的牢房前停住,一抖双手,对着和向云同处牢房的中年男子抱拳一礼,恭敬道:“何先生,安好”

盘坐在地的中年,对于莽汉的恭敬毫不理会,目不斜视,淡淡道:“有吃有喝,比起那些食不果腹的贫苦百姓来说好上千万倍。”

莽汉粗狂的脸上也是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叹道:“先生这是何必,某等虽为匪徒,却从未对贫苦百姓下手,如今将先生困住,也只望先生为某等出谋划策,锦衣玉食,任凭先生享受,先生何不应之”

闻言,何先生脸色露出一丝不屑,道:“尔等颇有勇力,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落地为寇,虽未欺压百姓,但却是众士族眼中钉,早晚都会被官军剿灭,如若吾与尔等同谋,与自毁长城又有何异”

莽汉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温怒,指着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冷言,冷哼一声,反问道:“报效朝廷我这道伤疤就是那些挨千刀的官兵留下的,先生还让我去报销朝廷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底下官员也是贪赃枉法,只顾一己私利,这种朝廷,不报也罢,既然先生主意已决,某等也不会为难先生,等过些时曰自会放任先生离去。”

说完,莽汉也不再理会中年,目光转向向云三人,对着身后一群小弟道:“将他们三人给我带出来,某要亲自审问,还有,把那个车夫绑起来,免得待会动武。”

说完,也不管众人反应便独自出去了,手底下小弟们也跟了上去,剩下几个迅速冲入牢房,将中年车夫绑了起来,碍于向朗两人,中年车夫也不敢反抗,只得任人摆布。

通过记忆,向云知道这个车夫是向云和向朗的护卫,名叫向军,身手虽然不算一流,但对付一般人二三十个还是没有问题,是家族派来保护两人的,向氏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在宜城还是有一定地位,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事情原委。

向氏,在荆州虽算不上顶级家族,但其实力也是不弱,历史上皆有记载,与历史出名家族也有一定来往,说到向氏大家也许并不了解,但同样身为襄阳家族的其余几个家族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襄阳蔡氏、蒯氏、黄氏、庞氏、习氏、马氏等,其中蔡氏的蔡瑁,蒯氏的蒯良、蒯越两兄弟,黄氏的黄承彦,庞氏的庞统以及其叔父庞德公,马氏马良,习氏习祯等等,皆在襄阳耆旧记有一定记载,向氏虽然也许不能与这些家族并肩,但能够同时作为襄阳家族写进襄阳耆旧记,想来实力应该不弱。

而向云,是向朗的二哥,通过记忆,向云惊讶的了解到,向云出生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二月初二,据传,向云出生那天,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风起云涌,雷电大作,下起瓢泼大雨,盏茶后,拔云见曰,天降祥云,彩虹当空,如此异状,众人惊奇,皆以为此乃祥兆,更有甚者,摆案拜祭,正值当时,降生一婴儿,见此异状,因此婴儿得名向云,有谐音祥云之意,因为这个事件,向云在当地也有不小名声,众人都觉得向云长大一定不凡。

向云一辈有三兄弟,向云排第二,大哥名叫向胜,字圣传,出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比向云大十二岁,其弟向朗比向云小一岁,出生于永康二年,其父在向云六岁时便悄然辞世,向云父亲因为向云出生时的异状,对向云非常疼爱,培养起来也是不留余地,父亲的辞世,对向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年仅六岁的向云和年仅五岁的向朗,便陪同大哥向胜披麻戴孝,不吃不喝,跪了三天,特别是向云,从小体弱,最后更是饿晕过去,在当地,向云三兄弟的孝心成为众人美谈。

父亲死后,向胜继承父亲遗志,专心培养向云和向朗,在向云、向朗年仅十二三岁时便提前束扎发髻,将两人送往颍川阳翟,事师于司马徽之下,这次,临近年关,加上一年盘缠几乎用尽,向云、向朗便辞别司马徽,准备回家过年,同时拿些盘缠,不料马车行至荆豫两州交界处时被山匪截住,向云更是因为匪徒粗鲁,后脑磕到马车上,向云本来就从小体弱多病,那经得起这么一撞,结果自然晕了过去,而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向云看到的了,想来那个向云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夭折了吧说起来怪倒霉的。

想到此,向云不得不为这个同名同姓的老祖宗默哀,能够事师司马徽,也许向云不死,在历史上可能会留下那么一笔,想起来长,其实这些事情也只是在向云脑海一闪而逝而已。

见到向军被绑,向朗有些紧张的往后缩了缩,现在的他可还不是以后的蜀汉大臣,只是一个普通孩童,遇到这种情形没有哭出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时,向云也从回忆中清醒过来,见到向朗神色紧张,想起向朗那种对自己发自内心的亲近之意,向云心中一暖,抓住向朗的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拉着他神态自若的向外走去。

向云并未注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