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学生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华遥心中不悦,脸上笑眯眯的,说:“虚幻禅师自感时日无多,要寻找一个佛缘深厚之人传他衣钵,今天掐指一算,算出有缘人将会到来,于是出林寻找,正巧在慧明殿与我遇上。”

缘根吃惊不已:“你就是那个有缘人贫僧看着不像啊。”

“算不算又不轮到你来评说。”陈华遥抽着烟,仰首看天。

“那,虚幻禅师传你衣钵了”缘根十分紧张。

虚幻禅师编著了十余部佛家研究典籍,畅销海内外,其中一部南无法大藏详细论述了禅宗的起源、学说、道理,开导迷惑,林林总总十万言,被誉为佛学经典,海内外信徒居士几乎人手一本,几十年来再版多次,发行量上百万有余。

现在是广发宏愿没有收取任何版权费用,至于他圆寂之后,版权归于何人之手,自然得另说。

有心人士做过统计,如果虚幻禅师单靠版税吃饭,到如今起码千万身家。

当然,版权也很可能直接由寺院管理,但是他的亲传弟子不服呢

这官司可有得打了。

就算他弟子分掉百分之二十,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放在花花世界能买套别墅养个漂亮老婆,这天大的诱惑自然要及早预防为好。

除了十年前那个老道来访,禅师已经多年没有接触外人。就是外地佛门弟子前来求教,也仅是让小和尚代为传话。

今天大出意外,禅师竟独自走出藏心林园去找一个年轻人说话,这事又古怪又罕见。若不是路上撞着玄苦,恐怕方丈还蒙在鼓里。

陈华遥不知道缘根的心思,说:“虚幻禅师传了我许多佛法至理,弟子受益匪浅。”

缘根一听,这厮居然还自称弟子了笑呵呵的说道:“说的是什么至理不如让贫僧也聆听一二,好领悟领悟。”

陈华遥却是谦逊起来,说:“哪里哪里,虚幻禅师的佛理那么精妙,弟子脑筋愚钝,听也听不明白,更不要说领会了。至于那所谓的南无喝,啰但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利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陲婆耶,摩诃萨陲婆耶什么什么的,我一听就头大,左耳进右耳出,一句话也没记住,方丈不如自己进去问问虚幻禅师吧。”

方丈见他不肯说,也就不再提起这个话题,垂着老眼,一派慈祥和蔼之色,道:“陈先生既是得聆师伯教诲,算是与我寺有缘,这便请吧。”

两人从藏心林园沿路返回,一路谈天说地,绝不扯上虚幻禅师衣钵半分,尽是说些唐宋风月、古今贤人、田园轶闻、琴棋书画的风雅事宜。

方丈是个健谈的人,学识渊博得很,性格开通,并不迂腐拘泥于佛教学说,思想活跃,才思敏捷。早年参与官方举办的南方文坛活动,出现在格调高雅的诗词论坛中,也曾凭吊怀古,伤春悲秋,创作过好些诗文,与北方国学大师郭永生颇多唱和之作,一时传为文坛佳话。

一九九四年被选为鹭鸶市文联名誉主席,时任政协主席称他为“诗僧”,所写的咏龙脊山大峡谷长诗一百句、中海文会题赠长明斋主长明斋主是郭永生的别号、过象京抗日战场遗址感怀等作品评价甚高。

先从一生悲剧的盛唐诗人陈子昂聊起,再说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东坡居士,其中品诗论词,指点古今,满以为陈华遥这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大学生接不上话,没想到陈华遥竟也丝毫不落下风,谈论起来头头是道。

自从全球化以后,传统的宗教寺院、庙宇、教堂不可避免的被科技入侵,遭遇信息大爆炸,僧侣们追求新奇事物的兴趣远远超过艰深晦涩的经文。

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犹如毒品一般让人不能自拔,像寺内的年轻僧众,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还有的配备个人电脑,连接网络与网民互动,就连敲木鱼时也想着怎么转发微博,导致功课日渐荒废。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情学习传统文化

方丈对僧众恨铁不成钢,也无可奈何。自认满肚子学问却苦无知音,要想和同好品茗论诗,这下山上山一趟路程委实艰辛,想打电话联系一下嘛,自己这个身份显然不合适煲电话粥,这时突然见到陈华遥竟能接上话头,心中也有些欣喜。

“唐诗既有承袭汉魏六朝以来的古诗、乐府,又创制发展了五、七言绝句和律诗,可说是众体兼备,集古今诗歌体式之大成。陈先生觉得它和宋词有什么区别么”方丈想考较考较这毛头小子。

陈华遥吸着烟说:“这还用问最简单的是形式、格式上的不同。”

方丈掂须而笑,这个回答太流俗了,心中对他印象不免降低几分,说:“老生常谈罢了。”

陈华遥斜眼看着方丈,眼睛中有“你以为老子就这水平”的意思,续道:“我身为社会学系的高材生,当然要站在社会学的高度看待问题。唐诗与宋词的区别,还在与社会功用的不同。”

“哦”

“唐诗在抒发情感、描写景物之外,还可以用来记叙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像是杜甫的诗歌,可以称之为诗史。历史学家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风貌,很多都会借助诗歌的描写,从中得出当时人们过的是怎么一种生活。”

“嗯”

“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这里可以知道我国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应该早于唐朝。诗又能议论时政和世风、品评如书、画、雕塑、陶瓷等艺术作品,甚至有时还能以诗歌作为奏疏的补充。”

方丈没想到他从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倒是新奇得很,也很有深度,又问:“那么宋词呢”

陈华遥答道:“宋词则主要用来写景抒情,其叙事议论的成分并不多。尤其是词在发展初期,作者常常是代歌妓填写专供演唱的歌词,为适应娱宾遣兴之需。在内容上多写风花雪月,离情别绪,在语言和手法上难免带有恻艳、纤弱的格调。”

“然后呢”

“所以我觉得诗庄词媚,也就是说从总体来看,诗比较严肃庄重,词比较艳丽、柔媚。但也不尽然,到后来宋词在婉约之外,也还有豪放一体,在内容和手法上拉近了词与诗的距离,其社会功用有所扩展。”

方丈赞道:“正是,此外,唐诗在格律上更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词为了合乐,在韵律方面的要求更严厉,讲究五声、五音、六律以致清浊、轻重。陈先生不愧是社会学系高材生。”

方丈这是从格律上对唐诗宋词进行非常专业的分析了,不过千百年来唐诗宋词早被文人研究得通彻无比,却是毫无新意。

陈华遥笑道:“站在什么位置,就会以什么角度看待问题。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比如你坐上了处长、局长的宝座,自然会从那个方面来进行考虑、解读。”

方丈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心想难怪虚幻禅师闭关二十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