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118

分节阅读 1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被送进温室殿,放在榻上,闭着眼睛遐思那销魂一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就听见耳边有宫娥说道:“皇上寝安。”

接着就是脚步声,她的心就突突地雀跃起来。是的,她做梦都想着生一个皇子,当粉色的时刻到来时,她憧憬着皇上今夜能如新婚一样。

刘彻的精力始终是旺盛的,繁忙的政务并不影响他征服女人的欲望。

现在,在暖融融的温室殿里,刘彻托起王夫人绵软的身体,她丰盈的乳房因为腰肢的曲线而更加挺拔。

也许是因为忘情,王夫人“哎哟”一声,腰肢就挺起来,与刘彻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在王夫人如醉如痴地承受着欢愉之际,刘彻长啸一声,激情渐渐地退去,帷帐里留下的却是汗水洇湿的气息。

“皇上”王夫人白嫩的手指缓缓地滑过刘彻的胸膛,“臣妾每念皇上恩泽,总是感激涕零。”

“呵呵夫人若能为朕怀个龙种就好了。”

“皇上”王夫人的头歪进刘彻的怀中,撒娇地笑道,“臣妾一定不负皇上所望。”

她揣摩着刘彻的心情,进而道:“臣妾还是想与皇上去雍城。”

“那是祀五畤,是面对天地诸神的大典,事关社稷,只有皇后才能去。”

“皇上都是沐浴过皇上恩泽的女人,皇后能去,臣妾为什么”

“住口”刘彻没有等到王夫人说完就用力一推,她就离开了他魁梧的躯体,“来人送夫人回去。”

第四十章 廷议重案见人心

公孙弘终于在元狩二年三月,在霍去病率领汉军进军河西的日子里,走完了八十年的人生,思想的光像风中的烛光渐渐暗淡了。

那是怎样的凄风苦雨呢阴风呼呼地掠过山峰,将滴滴细雨洒在长蛇一样的山道上,身后是看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前面是枯树昏鸦,一座小桥,徘徊着那么多模糊的身影。

哦那不是窦婴和田蚡么在他们身旁走着的不是莽撞的灌夫和精明的韩嫣么这些建元以来的朝臣,如今都聚在这桥头,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看见旋风卷起的沙尘,在他们的头顶盘旋。从身边走过的是谁呢那不是主父偃和严助么他们如今也聚集到这里了。

他们正用嘲笑的目光看着公孙弘,似乎在说,虽然你一世圆滑,逢迎周转,却最终逃脱不了奈何桥头的相聚,黄泉路上的相随。

忽然狂风大作,当年的故人旧僚顷刻间化为乌有,一群装束古怪的男女分立桥头,邀他过去。

“恭迎大人,贺喜大人,到天帝身边来”

公孙弘眷恋地回头看去,就见深渊的对面,是阳光照耀的未央宫宣室殿。

是啊他还有许多话要对皇上说,还有许多的军国大事等待着他去处理,公孙弘声嘶力竭地喊道:“皇上”

“老爷老爷”耳边似乎有人呼唤,公孙弘一个哆嗦就醒了,一身冷汗,脚手冰凉。

他睁开浑浊的眼睛,就看见两鬓斑白、泪水盈盈的夫人问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吓死妾身了。”

“哦刚才做了个噩梦。”喝过夫人递来的安神汤,公孙弘问道,“朝廷无事么”

“张大人来了。”

“快请他进来。”

张汤走到公孙弘身边,眼睛有些湿润,“恩师可有好转”

公孙弘摇了摇头道:“太医的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效。”

“皇上对恩师十分挂念,差学生前来探视,说还要亲自前来呢”

“衰朽之身,不能为国家分忧已经够惭愧了,怎么还敢惊动圣驾呢近来朝中有何大事,老夫都快憋死了”

“冠军侯又率军出征了。”

“还是皇上深谋远虑啊”公孙弘不无感喟,“现在是少壮竞奋之年,将军驰骋之岁啊”

“上谷太守郝贤犯事了。计相和计室掾史查出,郝贤上计有弄虚作假、隐瞒租赋之嫌。”

公孙弘很吃惊道:“如何会是这样呢他一向处事谨慎,不务虚言,为何”

“学生亦感不解。”

“皇上知道了么”

“还没有上奏。因为郝贤是卫青爱将,此案就牵扯到中朝与外朝的关系,学生还请恩师指点。”

公孙弘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考核上计固然是丞相府的职责,可中朝的地位远在外朝之上,卫青在皇上心中比丞相显赫了许多。

公孙弘问道:“那李蔡大人如何看呢”

“他么虽然代理丞相处理署中诸事,可一遇见这样的难事,就要学生直接找恩师。”

公孙弘在心里骂他是个滑头,口里却道:“唉他曾随卫青多次出征,有阵前马后之情,遇见这样的事情也不免为难。”

他这会儿的思想很复杂。如果说几个月前他向皇上提出归侯让贤,只是因为没有被选中太傅而失落,那现在他就不得不认真地考虑真的归隐了。

说起来有些伤心,在这个年轻人云集的朝廷里,像他这样岁数还在做丞相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可这些年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入仕,就被派往匈奴,无功而还,还差点丢了性命。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二次被推荐为贤良,奉诏出使西南夷,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在唐蒙和司马相如看来大利于朝廷的盛事,而在他的眼中就成了疲中国之事了呢

那一次,公孙弘感受到了皇上的不悦和恼怒,心中忐忑了好些日子。好在皇上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北方去了,他庆幸地躲过了一劫。

生活是良师。公孙弘在仕途学会了忍受委屈,学会了执白守黑。虽说在御史大夫和丞相任上谈不上多少建树,却也没有遇到多少坎坷,反而将主父偃、董仲舒一个个地挤出朝廷。

现在,他又得面对郝贤这个棘手的案子。他并不糊涂,觉得必须摆脱此事,绝不能在自己离开这个人世之前,纠缠到一件复杂的人事纠葛中去。

圆滑也罢,逃避也好,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公孙弘从榻上坐了起来,喘息了许久,才向外面喊道:“来人笔墨伺候。”

“恩师您这是”

公孙弘示意张汤坐在案几旁,目光中就流出老去的哀伤:“你就代老夫写一道奏章吧。”

“臣少时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乃学春秋杂说。蒙陛下圣恩泽惠,两招贤良,臣虽有周公之忠,愧无周公之才。陛下不以臣愚钝浅薄,封为列侯,位在三公。臣虽追随左右,诚无汗马之劳。前曾有奏,愿归侯,乞骸骨,避贤者路。陛下闻之,书报于臣,多有抚慰。臣每思及此,感激涕零”

公孙弘用枯瘦的手抚了抚胸口,半晌才平息下来。

张汤握着毛笔,抬眼看了看公孙弘,心里就由不得发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