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过去。

水顺着刘彻手中的勺子,缓缓流进于单的口中,他火烧般的心肺顿时清爽了许多,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精神也振作了。他的脸颊泛起两团红晕,竟然挣扎着从榻上坐了起来。

淳于意知道这是久病之人的回光返照,忙提醒道:“侯爷有话就快对皇上说。”

“皇上”于单紧紧抓着刘彻的手道,“伊稚斜倒行逆施,残害阏氏,罪不容赦。然臣不忍看生灵涂炭,请皇上开恩于匈奴百姓”

于单说着,说着,声音就渐渐地弱了,那双满含期待的手也慢慢松开了

他疲倦地躺在榻上,眼睛仍然睁着,似乎还在等着刘彻的回答,似乎在望着千里之外的草原。吐突狐涂上前轻轻地顺着额头抚摸,于单才闭上了眼睛。

“难得他对大汉一片忠诚,对匈奴百姓一片情意。”

刘彻亲自为于单喂水,这是公孙弘没有想到的。他一时还不清楚,皇上为何如此看重一位流亡的匈奴太子。他急忙上前请示:“侯爷的丧事如何办理,还请皇上明示。”

刘彻从榻前站了起来,对公孙弘道:“依照匈奴单于之礼厚葬待朕驱除伊稚斜后,就送他回归故里,与军臣单于葬在一处。对了让刘怀前来为涉安侯送行,毕竟他们是兄弟。”

第二十五章 大将军负重出京

朝会结束以后,董仲舒并没有马上离开未央宫。

尽管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岁首的气候已寒意潇潇,可董仲舒跪在宣室殿前等待皇上时,却已是汗水涔涔。

他心里乱极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期盼了多年,却会盼来这么一个结果。

终于,刘彻朝宣室殿走来了。

隔着老远,刘彻就发现了他,忙道:“哎呀如此寒冷,爱卿偌大年纪,如何受得了有事快随朕到殿里去说吧。”

董仲舒一进宣室殿又跪倒了:“请皇上饶了老臣吧”

“这是为什么”刘彻一脸的疑惑。

董仲舒双唇嗫嚅,心怦怦地跳,不知道该怎样向皇上表达此时的心境。

前几天,他接到皇上要召见的消息,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

自议论辽东高庙灾异而险些丢了性命,他就一直赋闲在家,靠书籍消磨时光。而这个时候,皇上的一道口谕让他又感激涕零。

皇上没有忘记他,终于在十一年后,用恩泽滋润了他干裂的心。

他让夫人从衣柜里翻出当年的朝服,一直深情地摩挲着,嘴里反复念叨的就只有一句话皇上圣明啊刚刚寅时三刻,他就起了床,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想着,面对皇上时,他该说些什么。

可是皇上并没有留他在京城的意思,而是把他任命为胶西王相。

他已经辅佐过一个素骄好勇的江都王,那些年他是怎样走过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又要去伺候一个杀人如草芥的胶西王,这与在刀刃上过日子有什么区别呢

不他宁愿继续赋闲,也不愿再以衰老之躯外放他乡了。所以他此刻恳请刘彻撤回成命。

“唉丞相之所以提议爱卿任胶西王相,也是考虑到你治理江都的政绩嘛”

“臣感激皇上的厚爱,然臣已年届五旬,体弱多病,再也没有当年赴江都时的锐气了,臣”

“哦这一点朕倒是疏忽了。依爱卿之学,做个太常最为合适,可眼下太常一职已经有人,恐怕”

董仲舒明白皇上的意思,太常寺人满固然不假,可皇上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自己执着天人感应之说,会拿了灾象变异来约束他的行为。因此在宣室殿前等候皇上的时刻,他早已想好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去处茂陵。

十五年了,迁到茂陵的人口已达到十数万户。当初那个小小的茂乡因为一座皇陵而成长为一座繁华的大城。朝臣们也对移居到皇陵脚下,沐浴皇家恩泽而趋之若鹜,皇上也很自然地把迁居茂陵视作是对朝廷的忠贞。

“臣以衰朽之身而无以报皇上瀚海之恩,每思及此,愧不堪言。臣恳请皇上允准臣移居茂陵,潜心著述,以彰圣德。”

“爱卿快快平身,有话站起来说”

董仲舒头抵着大殿的地砖道:“只有皇上理解了臣的苦衷,臣才敢起来。”

“好朕就允了爱卿的奏请。这样也好,朕到茂陵时也可以与爱卿一起谈论学问。”

皇上的开恩让董仲舒满怀感激,他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说道:“谢皇上隆恩。”

董仲舒出殿去了,从此也彻底断了仕途之念。走下殿前的阶陛,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冬日的太阳把他的身影映在地上,有些瘦小和佝偻。他似乎觉得自己一下子老了许多。

刘彻望着董仲舒离去的背影,思绪好久都没有转回来。而此时,包桑又进来奏道:“皇上,大将军求见。”

这真是奇了,有话不在朝堂上说,偏偏都寻到这宣室殿来。刘彻坐到御案后面,挥了挥手,示意让他进来。

卫青一进殿就“扑通”跪倒在大殿中央,简直与董仲舒如出一辙。

“请皇上饶恕臣的罪过吧”

“爱卿这是为何仗打胜了,朕也封赏了,你却道有罪,此举朕实在不解”

“因为皇上的封赏,让臣惴惴不安。”

“这是何意”

“赖陛下神威,汉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今皇上独赏微臣,岂不让将军们失望”

“哦是这事啊爱卿所言有理。”刘彻放下手中的竹简,来到大殿中央,“可朕也没有忘记诸位校尉的功劳啊朕已封公孙敖为合骑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韩说为龙洛侯,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而李沮、李息、豆如意皆为关内侯。如此,爱卿放心了吧”

“谢皇上隆恩,不过臣还有不敬之言要奏明皇上。臣的三位犬子,尚在襁褓之中,无寸功于朝廷,皇上现在为他们封侯,令臣心中十分不安,故臣斗胆恳请皇上收回成命,撤去他们三个封侯之赏。”

刘彻沉吟了片刻道:“此事就不必了。皇姐有这个意思,丞相和廷尉也极力推荐。再说以爱卿的功劳,不要说三个爵位,就是再多几个,恐怕也比不上你一次对匈奴的大胜吧”

“驱除匈奴,皆将校同心,士卒用命之果,与犬子毫无关系。倘若犬子可以封侯,那将军们的儿女该如何呢请皇上明察”卫青十分执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