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灭的是从那双仇恨的眼里喷出来的火焰。押解他的狱卒,还有路边的士卒们都无法知道,他此刻脑际变幻着那些扑朔迷离的情景:

那是张汤诡谲的眼神,那眼里藏着让他捉摸不透的神秘。那一天大概是巫蛊案刚刚发生的时候,张汤忽然来到了他府邸。他的热情让李文陷入突兀的迷茫,话题都是在饮茶期间不经意地展开的。

说到巫蛊案,作为在署中任职的同窗,作为直接上司,他出于对学弟的关切,劝张汤务必实事求是,不可肆意株连。他至今想起来,也还是找不出错在哪里而在他的印象中,张汤似乎对他的劝解也没有多少反感和拒绝,他始终微笑着倾听,频频地点头。甚至他们分手时,张汤还一再地感谢他的建言。可就在他们分手后没几个时辰,他就被带进了廷尉诏狱

那是张汤嫉妒的眼神,那眼里藏着让他极为不安的火苗。哦李文想起来了,当他们在建元六年一同进入京都的时候,庄青翟刚刚被免职,御史大夫一位空缺,于是,李文以御史中丞的身份主持了署中事务,而张汤则受命于李文。

他的勤勉和敬事,受到后来御史大夫韩安国的高度评价,而张汤却因为功利阴暗,所以没有任何升迁的机会。虽说在那时李文也感觉到了张汤的这些缺陷,但他不以为然。现在想来,一切祸根在那时候就埋下了。

风吹起李文的一缕长发,遮挡了他的视线,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只有冰冷的雪花让他的意念变得前所未有的清醒。妒忌,毒蛇信子一样吞噬了张汤的良知,使这个势利小人对同窗举起了屠刀。

而李文当然不会俯首帖耳地承认自己是巫蛊案的参与者之一,他对张汤的诬陷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而张汤在对待囚徒时的残酷和无情也是他从政以来闻所未闻的。李文在酷刑下一次次地昏死过去,一次次地被冷水激醒。终于有一天,当他再度昏死之后,张汤令人按着他的手画了押

在李文画押的当天夜里,他的家人六十余口被捕入狱。张汤这个小个子的杜陵同窗,到廷尉诏狱来了,看着遍体鳞伤的李文,他笑了。他带来了上好的酒菜,很“大度”地要和他对饮,那是一种胜者对于败者的人格蔑视。李文怒不可遏地端起酒泼在了张汤的脸上。死对他来说并不可怕,他不甘心的是就这样地被诬陷而死,他的清名就这样毁于一个并不存在的罪名。

张汤知道,李文直到最后也没有对自己的指控认罪,就在昨夜,在李文即将走上刑场的前夜,张汤再一次来到了牢房,他的脸上依然笑容可掬。可是,李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最后一道酷刑就是被割去了舌头。李文现在唯一能够宣泄的就是这双仇恨的眼睛了,不过,他的吼声就在喉咙处涌动

漫长的杜门大街走完了,前面就是长安东市的“燧”,也就是十字街口。那里已经聚集了众多的百姓,他们被羽林军隔在刑场之外。刑场上落了厚厚的雪,沿着积雪覆盖的台阶上去,是一平台,上面置放着刑具。今日因为处斩的犯人太多,这样的平台和刑具有十多架。

负责监斩的张汤是在正当午时的时候来到刑场的。他登上东市的“市楼”,眺望刑场,三百辆囚车排列在西北角,行刑的刽子手早已严阵以待。

午时三刻一到,张汤便从案头拿起一支火签,递给行刑官。但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不知是因为远处吹来的冷风,还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张汤在发布行刑令的时候,打了一个寒颤。

依照程序,行刑官在行刑前要先宣布皇上的诏书,风太大,行刑官宣读诏书的声音断断续续。

“皇帝诏曰:查女巫御史中丞李文等妄行巫蛊,惑乱人心,诋毁朝廷,着即枭首弃市。钦此”

人群中一阵嘈杂,女巫被推上断头台,行刑官向刽子手挥手示意,只听“咔嚓”一声,一颗人头就骨碌碌地滚到了雪地,立刻就有士卒用木笼装了楚服的头颅,跑到东市的东南角,将木笼挂在了足有两丈的高竿。

李文的囚车打开了,准备上前挟持的刽子手在李文愤怒的目光下退却了。他抬起头,望了一眼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长安,抬起伤痕累累的手拂去肩头的雪花,然后,坦然而又艰难地走向断头台。哦李文记起来了,二十多年前,他十分仰慕的晁错就是在这里被杀的。晁大人,李文随你来了。

在将头伸向圆孔的那一刻,他的心头仍然响着一个声音:“皇上臣冤枉啊”然而,未及在心底喊出第二声,他的头与身体已经分离了。这时候,围观的人群中忽然发出震天的惊呼,那声音犹如汹涌的波涛,从刑场涌向“市楼”。

张汤惊异地站起来,抬眼看去,就看到了一个奇异场景在李文人头落地的一瞬间,一团红云拔地而起,卷着满天的飞雪,直上九天。张汤顿时脸色苍白,惊恐地跌坐在座上

这场杀戮,从午时三刻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东市地上的积雪,浸透着鲜血,殷红殷红的。

多少年后,接替父亲任了太史令的司马迁不无激愤地对张汤给予了“深竞党舆”的评价,这是后话

东市的行刑进入高潮的时候,包桑捧着诏书,率领黄门进了椒房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任何朝臣敢对废除皇后提出异议了,朝会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况下就通过了议题。

自从女巫和春芳被捕进牢狱之后,阿娇就明白一切都无可挽回了。曾经的金屋藏娇,烟云一样地散去了;曾经的良宵共度,化为了痛苦的情殇;曾经的华贵和荣耀,如窗前的积雪消溶殆尽;曾经温馨的椒房殿,不久将住进另外一个女人。两个多月以来,她除了在心里继续诅咒那个可恶的卫子夫外,就是万念俱灰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圣旨到”

黄门们依照程序和惯例,在进入椒房殿门之前,依次地将消息传给即将离开这里的阿娇。可阿娇面容冰冷、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仿佛这自远及近的传唤与自己没有任何干系,直到包桑进入大殿,高声喊道:“圣旨到请皇后娘娘接旨。”她才在宫娥们的搀扶下,撩衣跪倒。

“皇帝诏曰”包桑顿了顿,侧目望了一眼脸色苍白的阿娇,心中生出悲凉,十几年来,他是看着皇上与皇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到现在他都难以置信,皇后竟然会采取巫蛊的手段来挽回她在皇上心中的位置。

“皇帝诏曰”包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回到诏书的起首,“查皇后陈氏,身为后宫之主,不遵祖制,失于自约,所为不轨,唆使巫蛊,咎在难辞,着即废去皇后,收其玺绶。令居长门宫思过”

尽管阿娇早已明白,这是巫蛊案的必然结果,但是当包桑宣布了收回玺绶的决定后,她还是懵了,她甚至忘记了接旨必须的程序。当宫娥在一旁提醒之后,她才木讷地说了一句:“臣妾谢皇上恩典。”然后就瘫坐在地上。

憋了半天,她终于撕心裂肺地对着未央宫的方向哭喊道:“皇上臣妾冤枉啊”

多年了,包桑第一次看见阿娇这样伤心。他知道这哭声中夹带了太多的意味,包含了太多的凄楚,注入了太多的幽怨。他几分无奈地向跟随在身后的黄门挥了挥手,然后就退到殿外,伫立在刺骨的寒风中等待皇后的心境平静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阿娇在宫娥们的搀扶下,双手捧着皇后玺绶,慢慢地递给了包桑,然后旁若无人地径直朝早已等候多时的车驾走去。

包桑急忙从后面追上来喊道:“娘娘移驾长门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