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若有以驺郢之罪而延及繇君者,本王定斩不饶”

一场杀戮终于过去了,丞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人群中再度爆发出欢呼:

“大王圣明”

“大王圣明”

这是闽越国骚动而又不眠的一夜。

当太阳跃上云蒸霞蔚的长空时,一队人马带着闽越王驺郢的首级朝着汉军大营飞驰而去。

城头上,余善的环眼眯成一条缝。他心里很乱,不知道远在长安的汉皇将会怎样看待他的行为。

在闽越国使者在向长安进发的日子里,北方匈奴国的使者已走过了横桥,到长安来了。

这次来的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左骨都侯吐突狐涂,在匈奴国的地位与大汉的丞相可以比肩。

对刘彻来说,除了这是自登基以来第一个匈奴的和亲使团外,他更关注的是这位宰辅大吏会不会带来张骞的消息。因此,刘彻对吐突狐涂的到来表示出格外的重视,特地安排田蚡、汲黯、严助等人到渭河桥头迎接。

吐突狐涂等人此刻已换乘了大汉的车驾,在以往的年月里,他对汉朝的了解仅限于两国往来的文书和战报。在他的印象中,汉朝似乎从来都是处于守势。尽管他一向主张睦邻邦交,但是当他以使节的身份踏上汉朝的土地时,那种强国使者的优越感总是不加掩饰地流露在脸上和言语中。

他眺望着渭水两岸,环顾着关中平原,尤其当他一步步走近雄伟的长安城时,大汉隆盛的文明,让他开始对以往关于汉朝的传言发生了动摇。

特别是当他的车驾驶过渭桥中线,远远地望见汉廷的官员们峨冠博带,肃然地站在那里迎接时,他的神色顿然庄重了。他提醒身后的随员,一定要彬彬有礼,不可以给汉人留下野蛮的印象。

车队在横桥南端停了下来,吐突狐涂下了马,快步走到田蚡面前,庄严地行了匈奴礼节,说道:“匈奴国使者吐突狐涂见过丞相大人。”

他不凡的气度和仪态让田蚡有些吃惊,急忙还礼道:“本相奉皇上旨意,在此恭迎使君大人。”

“谢汉朝皇帝盛意。”吐突狐涂尽量将自己调整到不卑不亢的状态。

车驾沿着安门大街一路走来,两旁房屋的鳞次栉比,驰道宽阔平坦,树木葱郁,百姓熙熙攘攘,这让吐突狐涂目不暇接,那思虑便活跃起来:如果两国真能如文帝当年所期待的那样,和睦相处,尤其是匈奴若能虚心向汉朝学习,那兵戈对两国百姓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那种急于见到刘彻的希望迅速变成一种请求。

在驿馆,吐突狐涂喝过茶水后问道:“敢问丞相,本使何时能够见到大汉的皇帝呢”

田蚡眨了眨小眼睛道:“本相奉旨款待使君大人,明日一早,皇上将在未央宫前殿接见使君。大人远途跋涉,今日不妨先行歇息,晚上本相将设宴为使君洗尘。”

吐突狐涂有些失望,问道:“能不能安排本使今天就去拜见皇帝呢”

田蚡摇了摇头,然后就很有礼貌地告辞了。在驿馆门外,田蚡留下一句话:“不瞒使君,朝廷对匈奴出尔反尔,屡犯我边城可颇有微词,尤其对单于的和亲诚意疑虑重重”

田蚡脸上扑朔迷离的笑意让吐突狐涂证实了来长安前有关大汉丞相贪利的传言。

“这个本使明白”吐突狐涂暗自拉了田蚡的衣袖,低声道,“大单于特要本使为丞相带了些匈奴的物产。晚宴之后,本使就差人送去。”

吐突狐涂其实还带有刺探汉朝军情的重任,而田蚡的贪欲为他提供了便利。

“这怎么可以呢使君这不是要陷本相于不义么”

吐突狐涂在心里笑了,道:“此事本使怎会让别人知道呢”说着,又从衣襟里拿出一卷绢帛,“这是隆虑阏氏写给皇上的书信,烦劳丞相转达。”

“本相明白了晚宴之后,请使君到府上一叙如何”

吐突狐涂忙不迭地接道:“如此本使就先谢过丞相了。”

离开驿馆,田蚡根本就没有回丞相府,而是直奔未央宫宣室殿。他知道皇上这会儿没有闲着,一场关于和亲的争论正在激烈地进行中。果然,当他来到宣室殿外的时候,就听见严助慷慨激昂的声音。

“皇上,南方传来捷报,闽越国战事已定,邹郢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事变,被余善所杀。眼下我大汉军民士气正茂,正是对匈奴用兵之机,倘若和亲,不仅养痈为患,也使我大汉军民士气受挫。因此臣认为,不和亲于国于民两利”

田蚡立即觉得自己的到来是多么的适时,他不等严助的话音落地,就跨进了宣室殿的大门。

“皇上匈奴国使节已到京。这次匈奴国派来的可不是普通的使节,而是左骨都侯吐突狐涂。据臣所知,此人在匈奴国中不仅举足轻重,而且一向主张汉匈和睦。”

严助撇了撇嘴,很不以为然道:“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国君如此,况乎宰辅丞相怎么可以灭我朝之志气,长他人之威风呢”

“大人言重了”汲黯开口说了话,“照大人的意思,只有百姓流血才能显示我大汉的强盛么如果真是那样,那孙子为什么还要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哦”刘彻倏然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这个主爵都尉。“言为心声”,那些关于眼前这个前东海太守性倨、少礼、面折的传言都在这凛冽逼人的话语中得到证实。

这个汲黯,刘彻并不生疏,先帝在世时,他就曾经做过太子冼马。建元初年,他被外放到东海做了太守,在任上治绩卓著,最近才被召回长安。

此时此刻,刘彻需要听到的是关于和亲的真话。果然,汲黯几乎是用判断式的语序表达了自己的谏言:“汉军驱驰数千里争利,则人困马疲;而敌以全治其敝,则我军势必危矣,故臣以为不如和亲。”

严助觉得这个中原来的汉子说话太直接了,简直就不给自己留面子。加上他对中原口音似懂非懂,只能揣摩出十之五六。于是,两个人分别操着不同的方言,当着皇上的面争论不休。

对田蚡来说,他关心的是吐突狐涂将会送给他什么厚礼,要的是皇上对和亲的态度。而且他深信,这封隆虑公主的亲笔信,一定对皇上的态度有巨大的影响。

他向两位同僚做了个打住的手势,然后庄重地把信札呈到刘彻面前道:“这是隆虑公主写给皇上的亲笔信,恭请皇上圣览。”

“哦朕的阿姐来信了”刘彻眼中立即溢出亲情的光彩,多年的牵挂和思念都在这一刻化为欣喜和迫切。他一打开信札就情不自禁地念出了声:

匈奴国阏氏恭祝汉朝皇帝圣安:

光阴荏苒,岁煎人寿。长安一别,悠悠十载。关山重隔,身远路遥。忆先帝天音圣容,思母后瀚海恩重,念陛下手足情深。几度梦回,情缱绻而怨流光;凝目慈母,抚华发而叹岁短;晨鸟啼晓,伤良辰之虚设。望云山以垂泪,托飞鸿以寄语:惟祝母后,华宫耆年,松寿鹤龄;惟期陛下,圣德广播,励精图治;惟望我朝,享国长久,以垂日月丽天之象,以张四海来服之威;本宫纵埋骨异乡,亦无悔和亲之行矣。

一番情深词切,让君臣们唏嘘不已,刘彻捧着信札感慨道:“唉朕的阿姐呀”一时间,横门外依依惜别的情景又涌上心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