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律法,为地方百姓仗义执言,本应理直气壮,可面对皇上,律法也显得无力。不过这半天的经历又让刘彻十分欣喜,因为他亲眼看到新制已深入人心。

记起前些日子,他为排解烦恼,便翻看了先朝的书籍。他从商君书中读到了“宪令著之官府,刑罚必于民心”的箴言,这些话都被眼前的情景赋予新的含义政之兴在民。

“二位县令不必惊慌,你等奉诏保民,非但无罪,朕还要褒扬赏赐,且站起来说话。传朕旨意,赏户、杜两县县令金百斤。”刘彻有条不紊地说道。

“谢皇上隆恩”意外得到赏赐,两位县令恍若梦中。

及至明白事情的原委后,他们心中不禁为刚才的惊惶失措而尴尬,为皇上的胸襟而感动,便觉得与其得了皇上的赏赐,倒不如将之散给百姓。

刘彻对他们的行为自然是分外高兴,朗声道:“二位爱民就是忠于大汉,朕回京后定当擢拔你们;你等要恪尽职守,好自为之,切不可辜负了朕的厚望。”

县令们益发地受宠若惊,为官多年,他们什么时候有当面聆听皇上声音的机遇呢他们除了千恩万谢之外,对为官之道又多了一层体悟。

当刘彻和韩嫣返回沣水岸边的时候,却看到在狩猎的队伍中多了不少人。韩嫣眼尖,很快就认出那披着玄甲的正是未央宫骑郎公孙敖,而另外一名身着黑色劲衣的青年就是卫青。

卫青见了刘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臣卫青叩见陛下”

刘彻眼前一亮:“卫青你不在建章宫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皇上,若非公孙大人相救,小臣恐怕见不到陛下了。”

刘彻将不解的目光投向公孙敖,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卫青一想起自己的命运,就百感交集。当初他随人到甘泉宫服役时,同行中一位相面的说,他是贵人相,将来必封侯。他当时就笑了,只觉得这身负刑罚的“钳徒”也学会了阿谀。一个奴仆的儿子,一个连身份都得不到承认的牧羊儿,一个靠卖苦力为生的佣工者,只要不被鞭笞不被辱骂就知足了,怎么可能封侯呢

可就在今年清明那天,阿姐的一曲轻歌曼舞,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也让自己得以成为建章宫的一名卫士。

从那时候起,他的人生目标就有了新的方向,他兢兢业业守卫着皇宫,精益求精地习武健体,潜心研读兵家典籍,期待有一天会被皇上发现。也许是因为姐姐的缘故,皇上给予他特别的照顾,使他不断增强对未来的自信。

可就在昨夜,他在建章宫当班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被人绑架了。他被蒙住眼睛,装进麻袋里,横置在马背上,他的耳边只有马蹄声和绑架者说话声。

“听说这小子的姐姐叫卫子夫。”

“是啊听说他母亲还是个奴仆呢”

“皇后怎么就这样仇恨她呢”

“你根本不懂女人的心,皇后能容忍一个漂亮女子每日在皇上身边转悠么”

“少胡扯让皇后听见了,有你好果子吃”

“好了不说了,不说了。你说,怎么处置这小子”

“杀了算了。”

“唉皇后也是女人,她的心怎么就”

卫青明白了,绑架他的人是皇后派来的人。那一刻,他有些绝望了,他知道落到皇后手里,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他没有想到,他的好友在未央宫担任骑郎的公孙敖会在此时出现,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公孙敖是从接替卫青当班的卫士口里得知他被绑架的消息的。精明的他深知宫廷的复杂,他并不想陷入两个女人争风邀宠的漩涡,他只要救出好友就够了。因此,面对刘彻质问的目光,他很快就找到了理由。他说卫青是被一伙强盗劫持到林子里勒索钱财,他正好带着人马从那里经过

他用目光制止了卫青解释的企图,把一场宫廷风波化解为普通的打劫事件。

刘彻的脸上恢复了平静,道:“既然你们来了,就随朕一起狩猎吧。”

公孙敖奏道:“皇上,臣是受包公公之托一路追赶皇上而来的。”

“有事么”

“包公公说,太皇太后那边传话要皇上过去呢”

“不是让他说,朕要闭门读书么”

“包公公说,只怕瞒得了一时,不可能瞒得长久。”

“这个包桑,怎么就如此愚钝呢”刘彻思忖片刻,便对公孙敖说道,“回去告诉包桑,让他先瞒着,朕不日回京。卫青留下,随朕狩猎便是。”

“诺”

公孙敖走了,但刘彻的思绪并没有从刚才的氛围中走出来。卫青有什么财物值得强盗们冒险去打劫呢那么多的禁卫,没有人觉察么他越想就越觉得其中有蹊跷,却又理不出头绪来,直到远去的马蹄声渐渐消失于耳际的时候,才大声道:“上马”

“皇上下一步我们要去何处”

“湖县”刘彻扬起马鞭指向东方,“此为朕狩猎的最后一站。”

一干人顷刻间便奔向平原的深处。

刘彻并不知道,在他离京的日子里,七国之乱的余波在南疆燃起了熊熊战火

此刻,在都城典客署的官衙中,东瓯国使节正焦急地等待着皇上的召见。

他满脸痛苦,几欲流泪道:“大人可知,东瓯国已处在四面包围之中了。我们不甘成为闽越国的鱼肉,与闽越军相持了两个多月。如今城中粮食殆尽,除了守城军士尚可得到勉强充饥的食物外,百姓开始吃食草根和树皮了。现在,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朝廷身上了,请大人现在就带本使去见皇上”

“这个”典属国声音拖得长长的,因为他无法回答使节的问话。其实他也不知道未央宫发生了什么事,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为皇上的拖延寻找适合的理由。

他尽量让自己的话平和,带着不易觉察的歉意道:“使君稍等,依本官看,皇上很快就会召见使君的。”说完这些,他就唤来译令,要他作陪,而他自己却匆匆赶往丞相府了。

丞相府亦是一团乱麻,石建、石庆、庄青翟等都在那里。这些平日在太皇太后面前鼓舌的大吏们,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一筹莫展,愁眉苦脸,谁也拿不出个好主意来。

许昌埋怨石建道:“大人身为郎中令,统领宿卫、侍从,却不知道皇上现在哪里,叫老夫怎么说呢”

言未尽,他又转过来批评石庆道:“大人作为内史,掌管京都事务,也不知道皇上的行踪么皇上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召见,总该有些道理吧”

石庆性格暴烈,自然对许昌的埋怨不服,反唇相讥道:“若说与皇上关系最近者,恐怕莫过于丞相了。丞相身为宰辅之臣,总揽朝廷大政,每日不离皇上左右,如果丞相对皇上的去向都茫然无知,我等就更不知了”

庄青翟站起来摆了摆手道:“如今东瓯国使节还在京城,南国战事吃紧,各位大人却在这里互相埋怨,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当务之急还是决定出不出兵吧”

许昌应道:“这是皇上的事情。现在皇上不见我们,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