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唉大人有所不知,皇上昨夜先是睡在椒房殿,可不知为什么三更时分又回到温室殿,直到黎明时才睡着。”

窦婴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是那位不懂事的外甥女惹恼了皇上。可即便如此,皇上也没有理由不上朝啊皇上虽说年轻,也决不能置社稷不顾而放纵自己啊想到这里,窦婴对包桑道:“烦劳公公通传,就说窦婴有事求见。”

包桑进去不一会儿,就出来对窦婴说道:“皇上请大人回府。”

“烦请公公再去通传,就说窦婴一定要面见皇上。”

包桑面露难色,看到窦婴不肯离去,只好再去禀奏。等他再出来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了。他来到窦婴面前,小声说道:“丞相还是回去吧皇上发脾气了。”

包桑没有想到,窦婴听了这话,非但没有离去的意思,反而就在雪地上跪倒了,大声说道:“皇上今日不见,我就一直在这跪下去。”

包桑急忙上前搀扶:“丞相使不得,丞相若冻坏了身体,咱家担待不起啊”

窦婴不再理会包桑,目光直视殿门,仿佛铁铸一般。包桑见此就慌了神,转身就朝殿内跑去。

大约过了一刻时间,殿门口终于传来包桑尖细的声音:“皇上有旨,窦婴晋见。”

窦婴从地上站起来时,顿觉两膝僵硬,整条腿都凉飕飕的。

现在,刘彻的身影已进入了窦婴的视线,他看上去有些疲倦和苍白,虽然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但游离的目光表明他的心思并没有在书上。

“臣窦婴参见皇上”

刘彻抬眼望了望窦婴,吩咐赐座。窦婴却坚持站着说话:“昨天傍晚虽说雪停了,可到后半夜又飘起了漫天大雪。但为了赴早朝,众位大臣寅时起身,卯时到朝,冒着寒冷在塾门等了足有两个时辰,而皇上一句话没说就散了朝,臣以为皇上此举不妥。”

刘彻脸上有些不自在,放下竹简道:“难道包桑没有告诉丞相,朕今日有些不适”

“既是不适,就该由总管早些告知臣下,为何要大家等到巳时呢”

刘彻脸上露出不悦:“丞相这是在指责朕么”

“臣岂敢指责皇上。”窦婴虽然低下了头,但说出的话却是掷地有声,“臣记得荀子说过,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皇上身负重任,自当为臣下做出表率。秦皇当年治理国政,每日要阅批一百二十石奏章,决不留待明日。今皇上”

刘彻脸上开始发热,继之涨红,为自己行为辩解的话语中分明夹带了恼怒:“什么不敢丞相刚才的一番话,不是在指责朕懈怠么丞相不必再说了,朕念及丞相曾做过太傅,不治你的罪也就罢了,还不退下”

窦婴似乎没有听见刘彻的呵斥,更不顾包桑在一旁暗使眼色,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慷慨陈词道:“皇上要治臣的罪,不过是一句话。但臣听说在先王那里,人主不可以独也。卿相辅佐,人主之基杖也,不可不早具也。今皇上国事未兴而先冷了臣下的心,臣恐大汉社稷危矣。”

“危言耸听”

“皇上臣当年为大汉社稷而不惜获罪于太皇太后,以致罢黜回乡。臣今冒死进谏,也是为了大汉社稷,皇上纵然杀了臣,臣也得劝谏陛下。自陛下大兴尊儒以来,妇孺皆言修身齐家。陛下若不能率先垂范,何以服天下人”

窦婴如此犯颜直谏,刘彻在一旁听着,起先十分恼火,但听着听着,怒火就渐渐退去了,他为自己的失信而生出了惭愧。他来到窦婴面前,诚恳地说道:“丞相忠肝义胆,光明磊落,朕受教也。”

包桑此刻趁机奏道:“皇上,司马相如已来到京城了。”刘彻大喜过望,忙宣他进殿。

等候在塾门的司马相如听到皇上的传唤,脸上增添了许多肃然。

司马道不算很长,但司马相如却从睢阳一直走到今天。景帝在世的时候,他本希望到长安一展宏图,无奈皇上不好辞赋,他只有怀着怏怏的心情到了睢阳。

睢阳虽是王都,但在那里时却是他心境最复杂的一段时光。梁王刘武不但精于武功,而且长于辞赋。他广揽贤良文士,这让司马相如常怀着知遇的感动。但待得久了,他见梁王对储君过于热心,肆意扩展梁都,就渐渐生出担忧之心。

梁王薨后,他怀着从此高山流水无知音的伤感回到了家乡成都,生活很快就陷入窘境。他不得不感谢朋友临邛令王吉的周济,尽管他从心底瞧不起他的庸俗和浅薄。可王吉却不计较这些,不是他的胸怀宽广,而是司马相如的名声太大了,这让王吉的脸上徒添了许多光彩。

这一天,王吉又登门拜访了:“有个人想见先生,不知先生可愿见否”

“在下新回故里,家徒四壁,何人如此青睐”司马相如一边将王吉让进客室,一边问道。

王吉听此,脸上就不免露出几分得意,笑道:“卓王孙其人,先生可知否”

司马相如摇了摇头。

王吉顿时睁大眼睛,疑惑的目光反复在他身上打量。他唏嘘不已,为司马相如的孤陋寡闻而遗憾:“天哪先生不识卓王孙他可是临邛的首富哦攀上他,先生何须如此窘迫不堪”

司马相如有些不以为然地笑了:“在下多年游于长安、睢阳,每日与王公贵胄饮宴作赋,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区区卓王孙,何堪入眼”

王吉的脸色就有些不自然了,不耐烦地问道:“先生就说见不见”

“不见不见”司马相如说罢,自顾抚琴去了,将王吉晾在一边。

此后一连三天,司马相如都是一口回绝。到了第四天,他终于架不住王吉的纠缠,勉强跟着他到了卓王孙的府第。

他没有想到,那场酒醉后的即兴抚琴竟让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心旌摇荡,坠入爱河。

一曲弹罢,酒在血液中燃烧,司马相如不禁有些燥热。他走出了人头攒动的客厅,找了一处僻静的柳荫散热。

什么是寂寞呢寂寞就是没有人读得懂你的雅韵高蹈。司马相如发现,在他埋头弄弦的时候,招来的目光何其迥异。或盲若瞽者,或茫若聋者,或心有旁骛,或面露不屑。就连那个王吉,也是脑满肠肥,附庸风雅,说几句赞美的话也是文不对题,究竟有几人从那曼妙雅曲中听到了他的惆怅和彷徨呢

面对月光,他仰天长叹:“子期去矣,伯牙独鸣,知音何在我也应断了这弦吧”

“知音在,弦未断,莫负听琴人。”从花影间传来绵绵细语,打断了司马相如的思绪。

朦胧中只见一位窈窕佳人,高髻云鬓,桃腮柳眉,亭亭玉立。她如静夜春风,让司马相如的酒醒了大半。正痴呆间,女子却柔声细语地说话了:“适才妾身一直在帐后聆听先生高音。思杳杳而无际,情缱绻而泪潸。妾身冒昧,解先生之心绪,浩然中透出惆怅。”

互通姓名,司马相如十分吃惊,庸俗势利的卓王孙竟然有如此一位精通音律,貌美若仙的女儿。不但心随曲行,而且读透了他的苦闷。当晚,两人遂于月下倾心,谈辞论赋,相悦甚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