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623

分节阅读 6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男子似乎认同小伙子,点点头道,“所以啊我连夜开车过去的,总算让我给见着真人了。”

“咳咳”方爸不客气地咳嗽道。

“这位同志你没事吧”年长地担心地看着方爸道。

“老爸,你怎么样。”方默南拍着方爸的后背道。

方爸摆摆手,“我没事,你们继续。后来怎么样了。”他倒是听听他的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

“就是,后来怎么样了。”兄弟俩也好奇地问道。

“后来生意就谈成了,这不公司等着汇报,天降大雪,我只好坐火车回云县了。”男子笑道。

“那小姑娘是不是像电视上一样,那么漂亮。”年轻地小伙子问出了最想问的问题。

“当然漂亮了,美国长大的。”男子一脸回味的表情。

“是不是,眉眼如画、肤若凝脂,身条倍儿好,是不是奶大肤白啊”圆胖子满脸淫笑。

方爸听的火冒三丈,太阳穴的青筋暴起,恨不得上前把那意淫他闺女的给揍的满地找牙,不能人道。

方默南安抚拍着方爸的胳膊,方爸气鼓鼓地如青蛙似的,垂着头,压抑着自己的火气。

“不准你胡说”年轻地小伙子满脸通红愤怒地说道,一副找人拼命的架势。

“ok我不说,我不说嘛”圆胖子捂着自己的嘴,嘀咕道,“原来是个雏儿,等成了真正的男人,就知道这是男人之间最常聊的话题。”

话头一转,圆胖子感慨道,“云县可真富庶啊工厂也多,像是它那里生产的饮料、方便面、火腿肠、饼干都是市场上的紧俏的货。各个都财大气粗的,也只有云县的工厂,才请的起大牌明星。”

“可不是,人家在去年亚运会上捐款可是排第一。”年轻小伙子笑道。“那个公司就在云县,莫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火车上的碗面,就是你们云县生产的。”

男子傲娇地仰起头,一副与有荣焉地样子。

“哎听说哪家公司可有钱了,都是现金提货,资产现在上亿了吧”圆胖子羡慕咂舌道,“人家就是指头缝里留点儿就够咱们吃上一辈子了。”

“你孤陋寡闻了,光是着两年的订单都过十五亿了。”男子兴奋地说道。

“哇那钱可真多”三个人都双眼放光,想象着那么多钱的概念。

“哎哥们,你也是云县出来的,认识那公司里人不”圆胖子希冀地问道。

“干什么”

“哎你那么戒备干什么我又不是做坏事”圆胖子不满地嘟囔道。他开始絮叨道,“我这不经营烟酒门市的,他的产品既然这么抢手,向我们这小本经营的都提不到货,我就想走走关系看看能能批条子。”

批条子紧俏物资的特色产物,这十来年,市场开放,物资虽然极大丰富,但依然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效益更是喜人,职工收入成倍增长。个体批商是蓬勃展,采购员们托朋友走关系,采取各种手段批条子购买物美价廉消费品,尤其是逢年过节,那些紧俏物资的厂领导的办公室门庭若市,男男女女排着队批条子要年货。批条子就得给塞红包,厂里的领导因此受贿,被捕入狱的不在少数。

这类事情生现在屡见不鲜

圆胖子眯起小眼睛食指和拇指捻了捻,“钱不成问题。”

“哼有钱了不起啊”男子仰起头白了圆胖子一眼,“多少有钱人等着提货,不是各个省的代理商,门都甭想进去,向你这种人拿钱走关系的我见的多了。”

“送你两字没门”男子斜睨地看着他道。

“喂你怎么说话呢有钱能使鬼推磨,知道不,我就不信趟不出一条路。”圆胖子梗着脖子硬气道。

s:加更求票

第886章

“你以为公司是那些国企啊上面有婆婆,太婆婆压着,一张条子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男子讥诮地说道,不屑地看着他们。“搞垮了厂子,换个地儿,接着干。”

方默南抿嘴偷笑,这家伙还挺有见识的嘛

这家伙的话折射出这个时代的通病,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业下海开始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当时人们用“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这样的顺口溜形容下海创业的局面。而在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积累财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体制的引导,创业者在很多时候都陷入了追求短期利益的漩涡。价格上的双轨制给了很多人转手赚大钱的运作空间。

批条子最为常见的。人情关系网络就来做一些经济活动,比如找关系买点紧俏商品啊啥的

买个电视、买块不肥不瘦的肉、借单位的汽车办私事、买自行车,需要关系,这些批条子就是满足自己,随着市场丰富,已经不需要了。

可是,出国指标、贷款、审批、内部消息、进口权、税收优惠这些东西,依然需要关系,甚至更需要关系。这些可都是90年代的词,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已经过时了但内部消息永远不会过时,对吧呵呵

一个东西,稀缺,供不应求,大家都想要,但是有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的价格竞争得到,这种情况下就得靠关系出手。托关系办事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只是这种交易往往是跨时、跨事的,你给我办了事,我不一定当下就用货币形式全额回报给你。这就变成简单的贿赂了,而是把这个人情欠着,将来有机会再换,或者将来你有用的到我的时候我也给你方便。

80年代,普通消费品里面的某些品类都是稀缺的,工作机会有时候也是稀缺的,而价格又受到管制,这就符合了关系发挥作用的条件。

到90年代,经济不错,商品、服务和就业的供应相对充足了。这些领域就没必要继续依靠关系了,钱就可以搞定。

就像小时候,单位里所有人都一定得和单位的司机搞好关系。因为大家又有临时有事用车的可能。所以那时候司机很牛气。90年代,出现了出租车,大家就都觉得,与其欠人情用单位的车,还不如花钱坐出租车合算。所以司机地位就不行了。

进入90年代。粮票没了,价格双轨制结束了,分配物质可以不再靠批条子和走后门了。“钱”终于有了它应有的价值,批条子从原来满足个人需要,成了赚钱的工具了,所以拿着条子满地走的官倒就随处可见。

当批条子成为一种特供。就也不足为奇了。

“托关系、批条子”求人办事,不外乎事情办得圆满,“托关系、批条子、走后门”的目标指向。都是对于稀缺社会资源的优先获取。之所以出现托关系优先占有稀缺资源的怪现象,首先在于社会资源的稀缺以及稀缺条件下的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其次,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掌控、分配公共资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公共部门具有了“批条子”的“特权”。

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制度存在瑕疵漏洞的社会现实,为个别公职人员行使“批条子”的“特权”提供了现实土壤。这种“批条子”所产生的好处同时就成为另一方面的“特供”,“特权”不能白用。“特供”也不能白占,链接“特权”和“特供”的是各种利益的朦胧暧昧。就成了腐败的温床。

所以方默南在工厂成立之初就立下了规矩,递来的条子一律不管,好在挂着港资的背景,到没人为难但是人情往来还是要有的,在这个人情关系国度,要是这么四六不通的话,早嗝屁儿了。

“对啊我听说他们是合资企业,制度非常的严格谁敢批条子啊批了你,不批别人的这不得罪人嘛所以干脆一张也不批。”年长的男子说道。

“哎还是这位大哥说的对,公司的制度很严格的,连老总都得带头执行。制度可不允许领导带头破坏,不然那成什么了。企业早晚会垮。”男子微微颔首道。

“说的跟真的是的,你在那家公司工作啊”圆胖子仰着头,斜看着他道。看他不吭声,也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