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591

分节阅读 59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92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从西方经济高参那里,引进“休克疗法”,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得经济彻底的滑向深渊。

新生的俄罗斯,它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15亿人口,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丰厚的遗产令叶氏喜上眉梢,可穷家难当,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1200亿美元外债,也让新总统夙兴夜寐,坐卧不安。

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氏认为,50年代以来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补补,白白断送了苏联的前程。痛定思痛,俄罗斯要避免重蹈覆辙,重振大国雄风,不能再做小脚老太太,应该大刀阔斧,进行深刻变革。

本已经虚弱的身体应该是徐徐图之,结果一剂重药下去,真是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是放开物价。物价放开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仅仅三个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12月上涨65倍。

又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放开物价后,通货膨胀如脱僵野马,一发不可收。这还得了,不能让老百姓看到新政府给予的实惠可不行这谁还拥护你啊

又折腾了一系列的组合拳,其结果则是事与愿违,政府又失算了。最后的结果是,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卢布越来越不值钱了。

正好趁了投机者,趁火打劫者的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s:求票

第839章

休克疗法有三个步骤:一是放开物价,二是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三是大规模私有化。

前两个带来物价飞涨和货币贬值。

而第三就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在新政府看来,改革之所以险象环生,危机重重,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不是市场主体,竞争机制不起作用,价格改革如同沙中建塔,一遇风吹草动,便会轰然倒塌。

国有企业改革,最省事的办法莫过于私有化,企业成了个人的,岂有办不好之理为了加快私有化进度,政府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所以经过专家的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以前财产是大家的,现在分到个人,也要童叟无欺,人人有份。

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十个月过去,时过境迁,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无偿私有化成了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此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送不成,那就低价卖。结果,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俄罗斯政府义无反顾地实施休克疗法,除了想急于建功立业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博得“友邦”欢心,从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一些好处。但原来答应提供援助的国家,此刻却袖手旁观,口惠而实不至。240亿美元的一揽子贷款迟迟不到位。60亿美元稳定卢布基金更是遥遥无期。

俄罗斯把休克疗法当作灵丹妙药,本想一步到位,创造体制转轨的奇迹。可是南美小国玻利维亚的治疗方案,到了欧洲大国俄罗斯,却是药不对症。这些条件,俄罗斯一样也不占,却偏要一口吃个胖子,政府来个大撒把,大搞市场自发调节,满以为播下的是龙种。可到头来收获的却是跳蚤。

只执行了一年的休克疗法随即宣告失败,也让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休克疗法毁誉参半,有人认为这造就了许多“窃国大盗”。有人认为这至少使俄罗斯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经过休克疗法,俄罗斯这个病人至少已经迈开双脚

“私有权天生的合理,政府计划则荒谬无比,”新组构起来的克里姆林宫政权领导层普遍接受了这么一种观点,他们将美国想象成了一个高效的资本主义典范。一个乐于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并逐步走向成功的友好国家。

基于这种想象,一个怪诞的逻辑便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如果俄罗斯要变得和美国一样富有,那就必须听从美国外交家以及经济学者们的提出的建议如果俄罗斯变得富有了,那自然最好不过,如果国家还在受穷,那只能说明问题的根源。在于俄罗斯人没有足够认真的采纳西方提出的建议。

这种怪诞的逻辑听起来很滑稽吧但是在解体后的苏联,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这种逻辑几乎为每一个俄罗斯人所崇信。

然而到了后世。就事论事地看,“休克疗法”效果似乎并不好,但是,对这样一项关系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改革,当然不能孤立地看。短期地看。就像一次外科手术,仅看局部和现状。简直是一团糟:划开了皮肤,切开了肉,那么多金属器械在颅腔内、胸腔内、腹腔内倒腾,甚至还拿掉了器官;流了那麽多血,人也昏迷不醒,这之后还有那么一段时间人就像在地狱中煎熬总之是惨不忍睹。但是病根去除了,又过了一些时候,人站起来了,复原了,又像健康人一样活着了那么,从宏观上看,从全局上看,从历史的长过程看,这次手术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后世来看,休克疗法好不好只是技术问题,最关键问题是:俄罗斯转型了,而且是和平,非暴力下的转型。

休克疗法最大的“恶果”,就是“gd几乎减少了一半”。但是,后世所有有良心的国人,都知道那个gd,是虚构起来的gd,是泡沫。

在俄罗斯在实施休克疗法时,它穷一国之力,就改革转型中的国民,提供全面的教育、住房、份地、医疗、养老、公共交通免费的国民保障措施。所以俄罗斯没有大乱,休克疗法再恶,除了少了gd泡沫上的数字,实在举不出它还恶在什么地方。

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度转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所不同的只是混乱持续的时间和混乱的程度。一般说来,旧的社会形态越落后、越顽固,转型就越困难,交替过程更长,混乱持续的时间更久,乱的程度更深。

不管如何它混乱,就是叶老四的机会,他身在中心,可以更直观、更清晰的看的清楚。

破而后立涅槃重生

胖子手在方默南眼前摇摇,“想什么呢”

方默南回过神儿来,“哦没什么”她抬眼看向程世贵道,“跟刁绒和艾伦电话里说什么呢”

“让刁绒密切注意欧洲的外汇、债券市场。”程世贵坐直了身子,双手交叉放在腿上不疾不徐地说道。“如今的欧洲大陆,新一次的变革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从二战后一步步筹建的欧洲共同体正在寻求更加紧密的凝聚方式,1991年通过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代替了曾经的布鲁塞尔条约,欧洲联盟的框架已经确立。现在苏联解体了,少了东边的威胁,

那么欧盟的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