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509

分节阅读 50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为生存而活的人们,可没有寒暑、节假日之分,一天没有进账,下顿都不知道在哪

熙熙攘攘的古玩街上,一对外形极为俊俏的年轻人牵着手,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两人走在街道上,那就是待宰的肥羊,只要他们所到之处摊主都极力的推荐着自己旧物。

尽管贺军尧依然是冷脸、冷颜,摊主们都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

而他看向身边的少女,脸色柔和了许多,这也是摊主敢于兜售的原因。当然是向方默南兜售。

方默南嘴角刮着浅浅的笑意,迈着悠闲的步调,停在一个摊子前。

方默南朝贺军尧小声地嘀咕道,“这里的真品还真不少。”

那位摊主耳朵挺尖的,也很会来事,自来熟的给两人介绍了起来,“不瞒您二位说,来这淘弄物件算是来对了,绝对的真品,这潘家园去年才开张的,可以随意的兜售旧物。”

方默南看着摊子里摆放最显眼的地方,放着一枚铜钱,她拿了起来。

“啧啧小姑娘好眼力啊这至宁元宝可是孤品,除了博物馆典藏的一枚,就这一枚了。”摊主极力的推销起来。

“呵呵”方默南笑着放了回去,她之所以拿起来,是因为这个造假,造的能乱真。

她空间中有几枚至宁元宝,现在已经孕育成了法器了。

至宁元宝: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元年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典藏于国家博物馆,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未完待续。。。

第719章

华夏早在夏朝就有用兽骨,龟壳,开始做为钱币交换实物,商代则是用贝壳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春秋以后,各国大量使用青铜铸造不同样式的流通货币,如刀币,铲币,圆形币等等,由秦始皇统一铸造方孔圆钱,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虽然每朝每代新皇即位,都会将之前的铜钱融化铸造新币,但是这么多朝代更迭,仅是陪葬所用的钱币就不计其数。流传到今天,各种铜钱的数量并不在少数。看看这市场上,几乎每个摊位面前,都能见到堆满在地上的铜钱。

这摊主的面前就堆放着一堆的铜钱,而单单只有这一枚至宁元宝,放在垫着红布的盒子里,非常的显眼。可见摊主知道它的价值。

铜钱数量太多,所以在铜钱的收藏中,玩的是精品是珍品,物以稀为贵嘛一般盛世王朝发行量极大的钱币,到了现在是一文不值,只有一些发行稀少的古钱币,才是藏家们所追求的。

由于历经岁月沧桑、兵火战乱、人为毁坏等诸多原因,有些古钱币至今已如凤毛麟角,存世量极少。

有的至今仍是“孤品”,如五代十国“开平通宝”、北宋隶书“绍圣重宝”、明代“永乐通宝”背三钱;有的存世仅有数枚,如五代十国的“大蜀通宝”、“大齐通宝”,辽代的“天显通宝”,有的存世不过数十枚,如先秦的“三孔布”、齐“六字刀”,五代十国的“天策府宝”、“乾元重宝”等。

至宁元宝为民国名家方药雨旧藏,至今仍为孤品,现藏国家博物馆。

所谓五十名珍,就是华夏钱币收藏界对50个品种珍稀古钱币的统称,一般收藏古钱币的人。如果手上不掏弄几个五十名珍的钱币,都不好意思对人说自己是玩钱币的藏家。

当然,这些稀世古钱币基本上已进入各个博物馆或已成为大收藏家的箧中珍品,难得一见。以“捡漏”价买入它们的机会几乎等于零,捡漏哪有那么容易。

“哎小姑娘再看看不这瘦金体字清晰可见,您看这字口深峻,文字遒劲,书法之美都值得称道。这品相保存的完好、这包浆圆润,你瞧这铜钱体表的黑漆吉锈,一看就年代久远。”摊主化身话唠。继续他的忽悠大计。“今儿还没开张,得小姑娘您要是想要的话,我算你便宜点儿。3000元。我已经很吃亏了。”

“再说了,紧存的一枚在国家博物馆,不可能拿出拍卖的,您要是买了,这世上能流通的可就这一枚了。”摊主那样子。您要是不买整个一个傻大姐,这么大便宜您还不沾。

方默南摇头失笑的看着他上蹿下跳的样子,“你说的天花乱坠的,您能确定它是真的。”

“嘿嘿这个得考校您的眼力了。”摊主笑着道,“小姐您看这至宁元宝要是真的3000元也不贵,转手到拍卖行里。那价钱啧啧”他砸吧着嘴道,“这要是被打眼了,损失也不大。关键还是您的眼力了,我说的可不管用。”

古玩这行当,说到底拼的就是眼力。没有人因为觉得买错了而回头登门退货的,一是觉得丢不起这个人,怕别人知道自己打了眼;二是买错了说明自己眼力不行。怪不得别人,只能认缴学费。

“你倒是会讨巧”方默南摇头轻笑道。她的天眼一开。清楚的看见一丝微薄的天地元气,看样子是个旧仿,难怪造的如此逼真。

古玩造假这行当,自古就有。连宫廷造办处,也仿造前朝的瓷器,不过人家的款识就明说了是仿造的,但是这些仿造的瓷器流传至今也是身价倍增。

摊主给定价倒也实诚,他按的是旧仿的价格。

“呵呵”摊主一脸的憨笑,这玩意儿从乡下祠堂里收上来的,混杂在一堆的铜钱里,他清理这些铜钱时,看见了如获至宝啊至于真假他相信是真的,他让人鉴定过,这真伪不好说,有人说真,有人说是旧仿。所以在这路边摊上买喽让买家辨别,希望能碰见个冤大头。

能卖个高价最好,卖不了,就留着呗反正铜钱论堆收上来的,当时收来没花多少钱。

古玩这行当,赝品遍地,旧仿的也有值得收藏的。关键就看买家看不看得上眼就算是真品,遇不上想收藏的藏家,那它就是冷门,除了那不懂的历史研究价值,卖不出大洋去,在他们眼里就一文不值但是如果遇上想收藏的藏家,即便是赝品,它也身价倍增古玩就是这么个行当,就这么回事

“怎么样小姐你还要不要”摊主又道。

旁边一个摊位的中年人开口说道:“二子,行了,人家小姑娘已经放回去了,就别在絮叨了。”人家摆明了已经看过了,不管真假人家都不要了。

“得买卖不成仁义在,您看看还有相中的吗我这里别的可都是真品。”摊主继续游说道。

他这话,方默南倒是相信,摊位上其他的物品,多少都有些阴煞之气。她摇摇头,这阴煞之气太小了。刚才转了一圈,粗略的看了一边,有阴煞浓郁大的大凶之器,不过不能用来做趁手的兵器。

“哎小姐,你怎么老是摇头啊您说您到底想买什么”摊主看着眼前的人像个买家,实在不愿意放走。

这里多是土里出来的,方默南想找一件趁手的兵器。“你这里有古兵器吗。”

“怎么小姑娘家家的,喜欢刀枪之类的东西。”摊主嘴里嘟囔道,更多的是遗憾,他这里没有她所需的。

古玩这个行当接触,感觉就是四个字活色生香。它考验定力,充满戏剧性,平静中布满杀机,讲究边玩边赏。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进一出都是大票。

摊主一脸的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