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405

分节阅读 40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s:

七月第一天,求粉红、求推荐啊

第559章

“吃吧”贺军尧把碗推到方默南面前。

程世喜看得嘴角直抽抽,他倒是会讨巧。哼他冷哼着撇过脸。

方默南看着眼前饭菜的份量,刚刚好她抬眼笑着道,“你们也吃别光顾着我”

常久春和廖劲凯看着营长和那个长的俊美的男人,一番刀光剑影,有些傻呆呆的回过神儿来,低垂着头,“呃”

贺军尧拿着公用的勺子,又给廖劲凯,盛得满满的。

“营长,够了,足够了。”廖劲凯手捂着碗道全才少年。

“吃饱”贺军尧道。

“哎”廖劲凯重重的点头,这俩字里包含的很多,让他不要在意,在这里就像是在家里一样舒服自在,别拘着自己了。

廖劲凯抄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嗯还是这样吃舒坦。

谁家吃饭也没有七、八个碟子摆的满桌子,也只有家里来客人了,还是七拼八凑才会凑足了。平常的时候能炒上三、四个菜就不错,那生活水平就老高了。日常也就一个菜,或者是一碟老咸菜配上主食,那就是一顿饭了。

几人不言不语,吃饭的速度就快,吃完饭,他们移驾客厅,闲聊一会消消食,再治病。侍者端上清茶和柠檬水,又悄然退下。

“嗯野味之逊于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家味之逊于野味者,以其不能有香也。家味之肥,肥于不自觅食而安享其成;野味之香,香于草木为家而行止自若二者不欲其兼,舍肥从香而已矣。野禽可以时食,野兽则偶一尝之。野禽如雉、雁、鸠、鸽、黄雀、鹌鹑之属,虽生于野,若畜于家。为可取之如寄也。”廖劲凯扒了扒了头,喃喃自语道,“古人诚不欺我,果然有其道理。”

今天两道菜里有野兔、野猪肉。

“这是清代李渔将野禽、野兽和家禽、家畜之肉作了比较后说的。”方默南看着他笑眯眯地道。“看来你真打算开餐馆了。”不然不会这么说,做足了功课。

廖劲凯挠了挠头,哆了口清茶,笑了笑道,“你们走后我想过,这是一条路子,而且我祖爷爷曾经就是大厨。也算是继承家业了。”他顿了一下道,“再说,岭南人吃的杂、野味也多。”看了老人家留下来的菜谱。自然也就懂的多了。

“其实在味道上,野禽、野兽与家禽、家畜相比,野味之香是胜于家味的,但其营养价值却无太大的差异,一样一样的。说野味进补,其实不尽然。国人的“动物消费”天下闻名,“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是自古至今的习俗。”方默南接着道,“岭南人的“野味文化”盖世无敌,“四条腿的除了板凳,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当野生动物莫名成为人们大补或炫富的资本时,有些历经了几次自然界生物大灭绝和几百万年进化至今的动物,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中就被咱给吃光了。当滥吃野生动物而带来病菌传染或疾病肆虐时。会导致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这些血腥饕餮酿成的苦果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

“有那么严重”程世喜挑眉道,抿了口茶,一双桃花眼有些不相信。

也难怪他不相信,这让她想起和果子狸。虽然一时制止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但好了伤疤。忘了疼,风波过后,继续吃靠“食野”炫身份,炫的是野蛮愚昧,说真的,吃野味不图吃的什么,就是为了面子好看,吃这个有面子。吃的是面子,当然也就是以能吃到珍稀的野生动物来彰显出自己的身份,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权公款消费,这应该就成了目前吃那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主力军了,有权有势的吃珍稀保护动物,相对少钱少势的普通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

方默南顿了一下道,“不过人们就喜欢吃野味。这点你说的对,岭南自唐朝以来就背上什么都吃的恶名,纯属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少见多怪。人们爱吃野味有着其深远且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地理上,岭南地处亚热带,周围群山连绵草木丰茂,众多野生动物聚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既靠山又临海,自然有多种吃的选择,远古以来的这里的人们就是野味菜与海鲜菜的创始人,是他们适应性强的生存能力造就了野味菜和海鲜菜。”

“还有就是这里气候炎热,冬季不须穿棉衣,盖厚被,一年大部分时间只须穿汗衫、t恤。不讲究穿,当然有更多的时间讲究吃。”方默南打趣道。

“噗嗤呵呵这倒是个理由。”程世喜笑道。

“真正的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融入自然”方默南哆了口柠檬水道笑傲穹苍全文阅读。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廖劲凯憨憨地笑着道,这几天他看可没少捧着老祖宗留下的菜谱,里面不仅记载了菜谱,还有怎么吃对身体有益的,养生之道。当然速度不快,还得查字典。只是粗略的翻了翻。

“这个何解怎么烹饪还跟音乐扯上关系了。”程世喜不解道。

方默南解惑道,“李渔以音乐与烹饪作比较,认为声音中的丝弦声如弦乐器的二胡、高胡,弹拨乐器的琵琶、阮不及竹管声管乐器中的笛、笙等,竹管声又不及肉声人的歌声,原因在于它更接近于自然。饮食也是同样的道理。脍细切的鱼、牛、羊等肉不及肉禽鸟之类野味。正字通记载:肉,禽鸟,谓之飞肉。古乐苑载吴越春秋古孝子弹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肉又不及蔬草、菜之可食者皆称蔬,也是因为它更为接近自然的缘故。”

方默南接着道,“饮食崇肖自然,是国人的饮食传统。黄帝内经的讲人与天地相应,老子的讲饮食之道法自然,都是为了使人与自然能相处得更为和谐。李渔继承了这种观念,甚至说: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破,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他以家养之畜肉、养殖和捕捞的鱼肉为脍,与禽鸟之野味肉和蔬菜三者为例相比较,论定前者一个一个不如后者,是有一定道理的。肉不如蔬黄帝内经之所以讲五菜为充,乃是因为蔬菜能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并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得以充实、完善。蔬菜所提供的大量且多种的金属性矿物质,对机体酸碱的保持平衡,对某些活性酶以及心血管健康等的维护,人们长寿的保障。”

程世喜拍手道,“你说的是,人与天地相应及道家与道教的饮食之道法自然十分相近的。但在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其饮食生活有可能离大自然愈来愈远。现在,西方已有口号号召人们回到大自然,吃没有污染或污染极少的绿色食品、黑色食品。”他哭丧着脸道,“这是要吃素啊”对他这类无肉不欢的主,像兔子一样,吃素,嘴里能淡出个鸟来他可受不了。

“营养搭配要均衡,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多吃些蔬菜。”廖劲凯说道。

“有这个钻研的劲头,老廖哥,何愁不成功。”常久春笑着道。

廖劲凯笑的非常开心,这让他干劲儿十足,嗯看来还得继续钻研,“酒店大厨的菜做出来的就是不一般。”

“对啊老哥可以研究琢磨、琢磨,改进一下,将来有可能自成一派的。”常久春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廖劲凯讪笑道,又抿了口茶,他现在想的还没那么远,能把摊子支起来,受到好评,聚集人气,能把家里背的债务还完,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将来能走多远,他没想过。

贺军尧没说话,只是安静的听他们说,拿着水果刀,削茶几上果盘里的水果,把茶几上的苹果、沙梨削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