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默南耸耸肩,无所谓。

方默南他们二人直接乘电梯,下到地下停车场,“哦严大哥,亲自开车,看来病人和你关系匪浅。”

严广兴很绅士的为方默南打开车门,带她坐进去后,“砰”的一下关上车门,然后才绕到驾驶座,坐进去后,系上安全带,把药箱放到后座上。

“凭南南,相面的结果,不是早就才出来是何许人也”严广兴笑着道,“不然你也不会执意让常久春留下。”

“嘿嘿开车吧”方默南挥手笑着道。

车子平稳的汇进车流,“我们现在去哪:”方默南看着窗外一闪而逝的高楼漫不经心的问道。

“迎宾馆”严广兴笑着介绍道,“这是市里五套机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接待前来市里的党和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人的主要接待基地。”他接着说道,“咱们的最高首长,曾经下榻过这里,还有许多国外的领导人。”

“呶前边有迎宾馆的基本介绍。”严广兴朝驾驶台上努努嘴。

方默南拿起资料,简略的看了一下,北方的接待性的宾馆多是四四方方的外形,深沉的外墙颜色,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透着厚重、庄严、肃穆。而迎宾馆是一座闹中取静的园林式宾馆。除了拥有建筑外观雄伟的新园主楼,还有其他的配套楼,还有十座中西结合的且风格各异的园林式别墅。

宾馆环境清雅宜人、古树参天、绿草成荫、喷水池点缀在其中,主楼的后花园苏杭景色,是小桥流水、亭台飞榭。相映成趣,是个好地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14章

由于在市中心,距离短。再加上,目前还没有后世那令人恐怖的滚滚车流,一堵车,道路成了巨大的停车场,开车就成了一种煎熬。很快就车子就行进到了宾馆范围内,经过检查,严广兴的车子才开到门厅。

严广兴背着药箱和方默南一起走了下来,他把车钥匙扔给了门童,拉着方默南向里面走去。

迎宾馆内戒备森严,各种安全措施做得非常严密,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的。严广兴他们通过层层关卡才得以进来。

“萧哥”严广兴看见贵宾房门外,父亲的萧秘书正等候着他们二人。“他是我爸的秘书。”

“你好”方默南点头致意道。

萧哥一看就是秘书样,斯斯文文的,四十多岁,穿着也是非常的一本正经,只是朝方默南微微颔首。虽然不知眼前这位主儿,带着一个孩子来干什么,但聪明的他没有多问。笑着道,“来的正好书记正等你们呢”萧哥笑着说道。

萧哥推开房门,三人鱼贯而入,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电视里主持人的说话声音。

客厅布置简约风格、大气端庄,金黄色的长沙发里,严书记正在看省内新闻节目。

方默南看着严书记两鬓斑白,年龄应该快六十了,唔快到站了,不过从面相上,刚刚踩着点儿,正好升迁上去,延长了政治生命。

“爸”严广兴嬉皮笑脸地叫道,把身上背着药箱放到茶几上。

“严书记好”方默南恭敬地弯腰鞠躬说道。

“这位是”严书记看向站在沙发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方默南,微微颔首,好精致的丫头他想起来了,上午在医院的病房里了见过。他看向儿子,只是带她进来所为何事。

“爸她叫方默南,我的朋友。”严广兴接着道,“这可是我为你请来的医生,让她给你号号脉。”

“乱弹琴”严书记的浓眉立了起来,顿时有一股威严,“我又没病,号什么脉”

“爸我知道您没病啊”严广兴嘴上说的麻溜,其实心里酸涩不已,他从来不知道父亲忍受着这么大的痛苦,如果不是无意中得知,他都不知道他父亲病了。估计老两口知道,就瞒着他们这些孩子。

“爸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上医治未病嘛让南南帮你把把脉,了解一下身体的情况,我看也没有什么坏处嘛。”严广兴接过萧哥递来的清茶放在父亲的面前,“她的医术很高的。”

“哦”尽管严书记心里充满的狐疑,脸色依旧不动声色上下打量着她。“坐吧”

方默南依言坐在他对面,笑而不语。

萧秘书端上来三杯清茶,把另外两杯茶一一放在方默南和严广兴面前,然后陪坐在一旁。

“哦”严书记看着方默南坦然入座这一次眉毛轻轻一挑,心中则是惊诧,小姑娘倒是从容淡定。要知道知道他的身份后,在他面前能这样的可是不多。

“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中医了,还知道上医治未病。”严书记瞥了眼严广兴那吊儿郎当的样儿,眉头轻轻蹙起,又松开。

“当然是好奇呗”严广兴差点儿说漏嘴了,是在得知父亲的病遍寻西医治疗无果后,他才开始啃难懂艰涩的中医书籍的。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严广兴笑着道。

其实严广兴又是讲故事又是拽文,中心意思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中医历来防重于治。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