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359

分节阅读 3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累,我在飞机上睡了,我跟您老多说会儿话。”

“要说话啊那先看着孩子们睡了之后,妈再陪你。”姥姥道。

两个人把俩小家伙儿哄睡了走了出来,方默南把空间留给了姥姥和小姨,两人聊了多长时间不知道,只知道姥姥破天荒的没有早起。

吃完早饭,小姨把带回来的礼物和姥姥在农场里采摘的水果,弄了满满的后车厢,让她带着去亲家家。她开着车载着两个小家伙儿去了乡下的婆婆家,现在的乡下可比城里还好。

小姨三人吃过午饭才开着车回来,回来时带了些山货,嫩玉米、核桃、花生、栗子、大枣、苹果、野味还有柿饼。整整两麻袋,真是山野气息浓厚。

姥姥当即就煮了嫩玉米,很快浓浓的玉米香就弥漫在空气中,非常的好闻,方默南最喜欢这个味道了。至于说到吃嫩玉米她倒是无所谓,新煮熟的玉米很嫩,很甜,满室散发出一种浓浓的玉米香味。姥姥他们咬上一口,仔细咀嚼了一下,“嗯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还是那么的甜,那么的香。”

勾起姥姥的回忆,她就开始唠叨道,“我们那年月,长到十几岁时,村里还没有公路,都是踩出来的土坷垃路。没有电,家家户户贫困的样子难以言表。咱这里地处平原,吃不饱也饿不死。村里人反正没饿死过人,美中不足的是细粮太少。当时村里主产四大样,小麦、大豆、玉米和地瓜,小麦是用来交公粮和过年过节时吃的,大豆用来榨油,平时很少能吃到它们。社员们的主食是玉米和地瓜。玉米饼子黄乎乎的,地瓜窝头黑乎乎的,我们就在这黑乎乎黄乎乎之间选择,非彼既此,不然就没法活下去。当时更换口味的办法无它,小麦初下来时燎青麦,大豆初下来时盐水煮毛豆,玉米初下来时清水煮嫩玉米,地瓜初下来时挖小炕焙地瓜,都是尝个新鲜,能吃上一口就不错了。小麦和大豆是不敢多糟蹋的,能尽兴地作贱的只有玉米和地瓜,这两样东西刚开始吃还很有味,天天吃也就吃腻了,若是十几年如一日地连续吃它,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了。”

“嘿嘿没想俺还能吃下去,我以为这辈子不吃它我都不会想它。”姥姥说着撇撇嘴自我解嘲道,“看来天生就这吃糠咽菜地命。”

“吃玉米好多可是多多。”方默南咽下口中的玉米道,“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里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可以预防青少年的近视。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她笑着道,“姥姥那个时代虽然吃不饱,但胜在吃的绿色、健康,可没有杂七杂八的病症。”

“讨打不是”姥姥作势捶在方默南的后背上,“拿我们开涮不是还健康,都吃不饱,还哪来的健康,不过有一点儿南南说对了,那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病。”

“好处这么多,我还要吃。”大宝说道。

“这个可不能多吃,一天一个棒子,你们要更少一些。”方默南笑着摁住了锅盖,朝他们两个摇摇头。

“哦”两个乖乖的作罢。

“哎不知道他们两个在我面前是否也这么的乖。”小姨戏谑道。

“妈我们长大了懂事了。”大宝二丫齐声道,果然很乖,理直气壮地跟小姨他们夫妻两个辩,弄得他们两个哭笑不得,好在孩子没惹乱子。

眼见着,小姨他们要走,方默南除了给他们带走的礼物,剩下两个非常重要是给默北的文昌塔、文昌笔。首发重生之悠哉人生488

“这是什么”小姨看着茶几上的两样东西,好奇的问道。

“文昌塔。”方默南简洁的说道。

“什么东东”小姨满脸疑惑,一头雾水,她是真的不懂这个。

“文昌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风水中为最常用之法器,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林老爷子说道。

“风水,南南还信这个。”小姨翘着二郎腿,袖子卷起,看着既随意又洒脱。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许多城市都设有文昌塔。一般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摧文摧贵的威力更大。”林老爷子笑道,“像是岭南,还有湘南省,有好几个县里都有,这些基本上都始建于明清两朝。”

第489章

林老爷子笑了笑接着道,“文昌塔的层数,分别有7、9、11、13四种层数。从风水法器的角度按理应该是越高越好。然而7、11、13这三种数字,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吉利的说法,而9这个数字一直在国人的潜意识里以及宗教意义上都是最吉祥的数字,因此选择9层文昌塔是比较好的选择。而这个小北是女生,这个层数送给她正合适。”他指指茶几上的文昌塔。

小姨觉得自己凌乱了,“我这才几天没在家,你们怎么都个个封建迷信了。”

林老爷子笑着道,“呵呵小燕啊原本我跟你一样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风水不太信服,也认为那是迷信学说。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在工厂的选址和开张时,都会请风水大师,求个吉时,那时我还嗤之以鼻呢比你还不屑。”他顿了一下接着道,“后来研读周易道家典籍,我倒是能从科学的层面理解一些,不认为是纯迷信学说。风水学说在香港、东南亚很盛行,再说了小燕在美国应该也见过风水大师吧”

小姨蹙着眉头点头道,“在唐人街倒是见的多了,他们非常的信,在我看来也就图个平安吉祥。”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盖房子,找墓地也是要找人看过的。”姥姥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信。”

“噗”姥姥的这句话,让方默南嘴里含着水喷了一茶几,“咳咳”

“你这孩子,喝个水,也能把自己给呛着了。”姥姥拍着方默南后背说道。

“咳咳我没事了。”方默南挥挥手道,实在是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

“风水学说能存在千年,自有他存在的道理,可不是招摇撞骗的神棍。”林老爷子接着说道,“道学是老子创立的,而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

其中,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林老爷子抿了口茶,含笑又道,“玄学五术:山、医、命、卜、相。”

“先说医,秘术“医”包括三部分。

方剂使用药物,根据表里、虚实、寒热,再应用古老的周易八卦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

针灸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穴道,用铜针刺穴道治疗疾病的方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