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嘞谢谢大哥了。”王秉华说完正事,两人又聊了些闲话。就听见家里的女人们逛街回来了。

王秉华的爱人今天可是风头抢尽,心里别提多美了。这得多亏了他给得那张会员卡,不但衣服只打了三折,服务更是周到细致,更是让妯娌们羡慕不已。是人都有个虚荣心。

总之这个年王秉华他们过得非常的好。

年后,王书记盖帽带下来的1000多万修路专项资金。刚刚改革开放,也许是都穷怕了,为了一方百姓或者是自己的升迁路,县里上下很快一致通过,没打磕绊。

将近一年的了解,让方默南知道这个王书记工作能力不错,把大棚菜经营的有声有色,还突出了反季节蔬菜,蔬菜都比正常的要早上市一个月,可见是下了功夫的。尤其注意农民卖菜钱都准时送达,绝不拖欠。目前在她眼里来看是个好干部。

老百姓最善良,老实就盼着青天大人能常常出现,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的多。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有一种“青天”情结,这种情结渗透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骨髓。甚至到近代法治思想启蒙百余年后的今天,这种情结仍然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在后世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无论是古代宫廷戏还是现代的正邪势不两立,其约定俗成的剧情发展模式就是好人一开始处于极其不利的状态,但关键的时候,青天出现了,他经过重重险阻,终于将坏人一网打尽,于是,正义终于得到伸张,冤情得雪,弱者得到了保护,导演和观众皆大欢喜。那只是艺术,现实中老百姓,不奢求当官的不贪,没有贪念的人不可能存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只希望那些官在关乎人命的事情上不要贪就行了多低的底线,可惜啊

方默南所在的家乡,地处平原地带,西高东低,西边是灵山,说是山,其实也就是丘陵地带。而向东望去是平原,沃野千里。出了正月,早春时节,方默南他们把承包地荒山和荒地打算整饬起来,首先她和林老爷子两个人一起实地的勘察一下,画画草图、设计一下。以前都是寒冬去看,光秃秃的。而这个时节已经开始发芽,山上铺上一层嫩绿,正面朝阳的山坡上平缓的长的都是蔓藤,刚刚发芽。而翻过山坡,有些陡往深处走,近距离看才知道漫山遍野的都是常见地野菜有:马齿苋、藜蒿、地米菜、鱼腥草、蕨菜、枸杞芽、山韭菜、蒲公英和车前草等,还有野酸枣,柿子树。如果是二十年后,这简直遍地都是钱啊可惜现在是没人要的垃圾。再继续往山下走,在山谷中,是成片的野生山菇,有草菇、香菇、猴头菌等。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到不用她管理,留着就好。

勘察了一天,再没有野菜,剩下的就是枯黄的野草,没什么经济价值,看来收拾以后可以种些果树。

趁着天气还没转暖,就赶紧围墙圈地,平整场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忙碌下来就觉得人手不够了,家里就剩下,老弱残兵。紧急时刻把老爸招了回来,天寒地冻的建筑公司也没开工呢大诚子听说后,自己抽不开身,找了些老实、勤恳的农人来帮忙。有了跑腿的人,又让老爸找人先把围墙和十间平房盖起来,计算过费用后他和姥姥谈了一下钱的问题,老爸死活不要,给自己家里干活那能要钱的呢姥姥说什么也不能让老爸他们白干,所以在整体的预算上多出百分之十,算是利润,不能嫌少。

三月份儿,春暖花开,县里开始修路了,这下修路就要修最好的,这些钱全拿来修路,能修多少修多少,不许挪用。通村公路先修起来,不能阻碍蔬菜和养殖业流通运输。承建公司居然是老爸所在的市里建筑公司,由老爸主管,也算是投桃报李吧所以老爸交代一下农场余留的一些小尾巴,就走马上任了。

路是水泥路面双向四车道,修路是大事,为此市里还专门派人来连记者也随行,不但市里的,省报也派人来了。正赶上鸿旺饲料厂大张旗鼓的捐款一万元,当然饲料厂捐款时方默南的主意,捐款时要多高调有多高调。正好记者采访了饲料厂,刊登在了日报上,算是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广告。

公路因为在平原地带,在原来的土石子儿基础上加宽就可以了,容易多了。加上路两旁的村民知道后,为着早日路通,加快流通运输,所以自动自发的出劳力,帮忙干活。

方默南平整完场地后,需要大量的人员,平原地带,地少人多,正好大诚子又领着村里人来,山里也有些人家,知道农场招人,也跑来了,合适的价钱,并且签订了协议,忙的时候大家可以请假忙自家地里的农活,闲得时候就来这里帮忙种菜和水果,顺便看管着场子。

虽然辛苦一些但能多挣些钱,大家还是愿意的。接着他们先种上绿叶蔬菜,当然所有的种子都是空间里优良种子。水果种的是西瓜、草莓,荒山还种上果树,北方适合的苹果、桃子、大枣、杏子、梨。

一切准备就绪,看场子的人可不好找,最后方默南想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人,老爸正忙着修路,人啊急缺人员啊胖子于是自我推荐,家里地少,胖婶的病也好了,自己一个就能整治了。胖叔在县机械厂上班,这两年效益越发不好,连工资都快发不下来了。他本身只是个普通的技工,又没什么特长。正好可以辞职来看场子还能种地。

农民对土地的渴求,是无法想象的。而且胖子的妹妹晓美今年初中毕业,成了待业青年,胖子让晓美在店里帮忙,还让她自学会计知识。现在他才知道有学问多么的不一样,多学门知识,将来有好处。不会的问问邻居家在供销社会计,有了现实锻炼机会,晓美学会了简单的会计知识。

方默南听胖子这么一说,还真行。于是就决定让胖叔和晓美看场子,为此还弄了三条大型的狗狗帮忙。

农场初具规模后,林老爷子骑着自行车带着方默南隔三岔五去溜达一趟,给蔬菜松松土,加点料。

在夏季雨季来临之前,方默南还顺着山势,在低洼地段,修了一个小水库,收集山上的泉水、雨水,灌溉、蓄水两不误。而且修好后,空间里泉水也注入了些,里面放养了一些空间里的淡水鱼、虾、螃蟹、老鳖等水产。这样水产品也算是过了明路,不用担心人家指指点点。

农场还放养了些鸡、鸭、牛、猪、山羊,这样肉食也解决了,不但自己吃,还外卖,不过价钱比市价高,依然阻止不了人们购买的热情,尤其是王书记介绍的客户。

穿过铁路地下道,远远地还没进门就看600米,10米宽的水泥地,直通到南北最重要的国道上。

进入大门就看见前面一溜排的平房,后面的土地更是大,而且还有三个荒山上种满了果树。

种了十多个大棚,今年先看看形势,视情况再决定加大力度,蔬菜和水果的侍弄一定要严格按照方默南强调的那些注意事项来,平时要让人盯紧了,不能懈怠。

从正门走过去就看到十多个大棚排着排,掀开塑料大棚就看见里面绿油油的,翠莹莹的。

天气暖和起来,农场里的蔬菜长势良好,西瓜已经长得圆滚滚的,有排球大小,看样子应该比普通田里要早上市一个月。

远远地从国道上就能看见长势喜人的水果,加上县里帮忙推销,已经有人开始来订购了,不愁卖不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