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849

分节阅读 8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八字胡,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笑道:“总统先生。您说的那种农业合作社或是集体农庄最早是从俄国移民巴勒斯坦的的犹太人自发建立的,名叫基布兹,大概是1909年前后出现的第一个基布兹农场。对了,这些叫基布兹的集体农庄都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俄国犹太人建立的”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听了黄郛的翻译几乎喊了起来。“他们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那岂不是和列宁、托洛茨基是一伙的”

“或许”胡根贝格耸耸肩道:“具体的情况我不大了解,我只知道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有一批信仰社会主义的俄国和波兰犹太青年去了巴勒斯坦。他们认定自己既属于工人阶级,但同时又是犹太人,因此就将犹太复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劳动复国和劳动征服一切的口号。他们到达巴勒斯坦后,他们发现那里的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周边的阿拉伯人又对犹太人极为仇视,因此就决定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巴勒斯坦生存发展下去。所以就在约旦河谷南岸建立了第一个基布兹,好像叫德加尼亚基布兹,一开始只有七个人。”

由于这个时空,德国人和犹太复国主义勾结在了一起,将中东当成了解决欧洲“犹太人问题”的出口,所以身为德国粮食和农业部长的胡根贝格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事情也比较了解。自然知道基布兹的来龙去脉。现在看到毛泽东那么敢兴趣,当然就知无不言了反正这种犹太人的基布兹社会主义在欧洲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这种不是秘密的基布兹社会主义却让毛泽东感到眼界顿开,不,不仅仅是开眼界,而是被惊得目瞪口呆了。因为这个出现在没有gcd领导的以色列国的基布兹集体农庄所实行的制度,居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真的,真的是社会主义基布兹运动兴起时就确定了其奋斗目标,即“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剥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最先进制度”。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基布兹逐渐确立起了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所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个人收入均归集体所有。除分配给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外,基布兹成员不拥有任何私人财产。2实行个人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制。在基布兹内。没有商品,也没有货币。基布兹成员所需要的一切,从住房、卫生、教育和食物,都由基布兹负担。他们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子女由公共托儿所与学校抚养和教育,直至成年后成为基布兹成员。3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基布兹成员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一律平等,人人在生活用品的享用、选举、教育、娱乐、休假等方面都享有同等资格。4各尽所能,禁止剥削。

“这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吗这些犹太人的基布兹最后有没有成功”听完黄郛的翻译,毛泽东的问题就脱口而出了。

“总统,您为什么管基布兹社会主义叫空想社会主义呢”黄郛没有马上翻译,而是有些不解地道。

“当然是空想了,没有gcd的领导,没有阶级斗争,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平等,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是空想社会主义”毛泽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解释道。

“是的,犹太人的基布兹社会主义也可以算是失败了。”胡根贝格的话似乎证实了毛泽东的观点。“所有的基布兹农场在苏联人攻入巴勒斯坦后都不复存在了,主要原因是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出逃,即使没有出逃,苏联gcd也不允许原来俄国和波兰犹太人继续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都被当成白俄和白波送去了西伯利亚劳动改造。”不过接着他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现在重新建国的以色列在德国的帮助下,已经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建立了数百个基布兹农场,另外还有更多的莫沙夫农场也被建立了起来。”

“莫沙夫农场”

“就是另外一种模式的集体农庄,没有基布兹农场那么理想化,所以更容易推广,实际上我们也打算将莫沙夫集体农庄的模式在苏联的土地上建立集体农庄。”

毛泽东愣了又愣:“什么你们德国也要搞农业集体化”

“是的,毛先生,我们德国正打算用集体农庄来占领俄国西部的农村,因为这是最好最好的办法”穿了一身灰色双排钮西装的阿道夫。希特勒正坐在柏林王城官邸会客厅里面的一张真皮沙发上,耐心地向来访的中国总统毛泽东介绍德国农业的先进经验。

他得意地道:“当然,我们在俄国西部的平原上建立的集体农庄不叫莫沙夫农庄,而是希特勒农庄我们将会向所有愿意移民到东方去的德国农民以零租金租让土地,平均每人可以得到3公顷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生产将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希特勒农庄只负责向农民提供技术和机械并且帮助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销售农场品。另外,所有的希特勒农庄都将是一个武装起来的农业社区,他们将是德国在东部统治的基础”

远在南京的常大总理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毛泽东和希特勒之间居然找到了共同语言而这个共同语言竟然是农业集体化说起希特勒的那个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什么的,后世都认为是代表德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不过希特勒自己是不承认的,他一直认为自己代表的是德意志人民的利益,他的那个主义也是有社会主义成分的,所以集体农庄什么的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不过希特勒也不打算强迫德国农民参加希特勒农庄,除了这种带有集体化性质但是又充分保障个人家庭财产的集体化农庄,德国粮食和农业部还为“东部大开发”准备了另外一种农业合作化方案,就是建立在私人农场加农业合作组织基础上的农业合作化,这种合作化模式同希特勒农庄的区别就是土地私有且农场规模更大。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农业合作化方案,希特勒都不打算增加德国农民的数量,而是要让不到3000万德国农业人口包括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的农民去耕种超过15亿亩土地,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势必大大提高。而要提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哪怕人均拥有3公顷耕地也是偏少的,所以必须将500人左右的德国农民组成一个希特勒农庄,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拥有1500公顷土地的大型农场,也就能够使机械化耕作有了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第九百零三章 强盗和暴徒

日本人民的伟大领袖武田亨猛地从睡梦当中惊醒。托洛茨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地堡里面服毒举枪自尽的景象,在8月27日托洛茨基的死讯传来后,就一次次的在他梦里闪现。梦中的场景是那样的真实,好像就活生生发生在武田亨眼前一样每个噩梦当中,七窍流血的托洛茨基的面孔都会直直的对着他,发出好像是地狱魔音一样的吼声:“金亨稷,现在该是你为了gc主义事业而献身的时候了”

武田亨喘着粗气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巴达维亚市区的火光在发呆。托洛茨基真的死了,真的已经死了这个全世界无产者的领袖,一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的生身之父,高高在上的gc主义之神,最后下场居然是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堡里面用毒药和手枪自杀

现在gc主义的头号人物已经死了,那么下一个是不够该轮到自己这个gc主义的二号人物了这样的事情看来是不可避免了,日本本土已经丢失了一多半了,大阪府和京都府这样的地方都已经沦陷,华军已经势如破竹一样打过了甲信山区攻入了关东平原,东京的沦陷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如果自己没有及时离开日本,现在大概已经在准备自杀的事情了可是逃离了日本又能怎么样巴达维亚又能守几日中国人的南洋舰队和南洋方面军已经攻占了整个菲律宾群岛和东印度群岛西部,现在只剩下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以及几个附属小岛还在日本红军的控制之下。而且就这点地盘也不太平。两个岛上信y斯兰教的土著这段时间正在闹反革命暴动,现在巴达维亚那里就有漫天的火光传来,看来又有土著在闹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