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725

分节阅读 7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印度者变得更加黑瘦了,远远看去就像一只穿着蓝灰色军服的猴子。只是这只猴子的眼神依旧无比坚定,丝毫没有被武装到牙齿的中国侵略者所吓倒。这个被50公斤的炸弹炸出来的弹坑在经过一番改造后,就成了他的临时师部,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他的第138师早就凑不出一团人了,师部里面参谋、警卫还有勤务人员也大多被补充进了一线部队,连他这个师长也上了第一线,随时准备托起步枪去和敌人拼刺刀

望远镜里,他看到十几辆c型坦克已经排列开来,在它们的后面应该有不少华军步兵正在编组冲锋队形。而在距离己方阵地不到1000米的地方,还有几辆被反坦克枪打断履带的c型坦克死死钉在那里,这些坦克的周围还有一些华军步兵,组成了落干个火力据点,不停地用迫击炮、34型通用机枪和45坦克炮轰击印军阵地,给米特尔同志的138师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可无论138师的官兵怎么用手榴弹,用迫击炮,甚至用白刃突击,都拿这些以坦克为依托的火力据点无能为力。

而且那几辆断了履带的坦克车上都是有电台的,可以直接联系华军后方的炮兵,也就成了他们炮兵的眼睛,只要138师的官兵开始冲锋,敌人的炮弹就会劈头盖脸砸下来

米特尔拿起电话,喂喂吼了两声,要通了后方的集团军司令部:“这里是138师师部,我是米特尔师长,敌人很快就要发起新一轮进攻了我们师只剩下不足3000人了,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科涅夫同志,第138师快不行了。”担任印军第77集团军司令员的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杜丁放下电话听筒就冲着科涅夫为了方便指挥孟加拉湾集团军群、第76集团军、第77集团军和第78集团军司令部已经合并在了一起嚷了起来:“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一个师填进去要不了48个小时就成了一个营一个连,我们有多少个师可以这样消耗我们这是打得什么仗不是说好了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的吗为什么变成把我们的人顶在那里挨打司令员,请下命令撤退”

科涅夫也是一肚子的火,他瞪了眼瓦杜丁叫道:“瓦杜丁同志,我们是军人,必须服从组织上的命令现在组织上要求我们坚守弗尔达德姆卢格一线,我们就要不惜代价完成任务你告诉米特尔同志,让他坚守到底,援兵马上就到”

“援兵”瓦杜丁跺跺脚道:“你管那些用绳子捆来的才入伍没有几天的新兵叫援兵这些人根本不会打仗,连步枪都不会用上了前线能有什么用司令员同志,我们这是在谋杀,不是在打仗”

“瓦杜丁同志”科涅夫看着这个有点口无遮拦的部下苦苦叹了一声,指着司令部墙壁上挂着的印度伟大领袖的相片道:“现在不是我要这么打,是他非要这么干的,印度人的命他都不珍惜,我们还在乎什么反正只要有印度兵补充过来就往前线填”

在同一时间,在曼尼普尔山脉西麓,在英帕尔的门户农巴镇附近,也进行着一场更加惨烈的攻防战。从8月27日到现在,激战持续了整整四天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只是进攻一方由中国变成了印度,双方的十几万大军围着农巴镇周围的山区密林拼命厮杀。双方的步兵一再展开残酷的丛林血战。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讲,布柳赫尔选择进攻英帕尔并不算最坏的选择,至少比进攻孟加拉湾要好。虽然英帕尔周围都是高山密林,地形极为险要,但是这样的地形却不利于华军的空中优势和装甲部队完全发挥威力。而且部署在密林中的印军大炮也不容易被华军飞机发现,使得印军步兵得以在他们算不得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成群结队的涌向华军据守的坚固阵地。当然这样进攻的代价还是极其高昂的,不过惨重的伤亡也已经被指挥作战的苏联和印度军官们完全忽略了不断有印军部队从后方调集过来,从印度各地刚刚征召来的新兵也向潮水一样流向了英帕尔前线。防守的中国国防军和北韩国防军大概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疯狂的对手。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参加过西伯利亚、中亚和朝鲜半岛的激战,和素称强大的苏联红军和素来以悍不畏死著称的日本军队打过面对面的交手战。但是无论是苏军还是日军,都不会这样牺牲自己的官兵,在敌人的火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转入守势等待增援。可是眼前的印度红军似乎想用自己的鲜血淹没把对手淹死,不惜以最惨重的伤亡维持攻势华军的炮火、炸弹和机枪之下,印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如山。经常是整个建制的步兵营步兵团迎着华军的炮火往上猛冲最后被杀伤殆尽,但是紧接着新的部队又源源不断朝上涌来

充当攻击矛头的印度红军近卫第13集团军是从中东战场调回来的精锐,在中东打败过英军和美军,得到了光荣的近卫番号。但是在这四天的血战中,他们却没能撬开中韩两军固守的农巴防线。他们无数次地发动进攻,又无数次地被火力强大而且同样悍勇顽强的对手赶下来。短短四天当中,近卫13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就补充了超过四万后备兵,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人死伤

1935年9月1日是印度人民共和国建国1周年的日子,全印度35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多人民和伟大领袖鲁易都伸长了脖子在等待近卫13集团军的捷报。上天似乎也有意要帮印度人一把,从8月31日晚上开始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华军强大的空中优势无从发挥。杀红了眼睛的印度人立即在8月31日夜里组织起加倍疯狂的攻势,甚至一次就向华军的农巴防线投入了整整3万步兵,一举攻占了农巴防线上的四个重要山头

坐镇农巴前线的是华军第20军军长司令官汤克勤中将,就是那个“有多少部队就打光多少部队”的汤恩伯。在这个时空他是中央军校一期的毕业生,而且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一个是第五名,一个是第九名并不是退步了,而是福建陆军讲武堂和护法陆军军校合并后学生数量多了一倍。后来又以高分考入陆军大学,毕业时还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所以在国防军内的官运一直不错这个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在常瑞青打造的国防军里面也是存在的,不过战场上面的表现还是最要紧的。所以看到农巴防线岌岌可危,汤克勤也急红了眼,紧急集结了八个炮兵团猛烈轰击,将还没来得及巩固阵地的印军炸得尸横遍野。冒着豪雨,华军第60师和北韩军第8师的四个步兵团就在汤克勤的亲自督促下猛扑了上去。双方的部队就在泥水和血水当中展开白刃战,苦战从8月31日夜一直持续到9月1日下午,国防军第20军和北韩第3军的炮群打光了五万多万炮弹,付出了5000多人的死伤,才夺回了失去的四个山头中的三个,但是也耗尽了攻击的锐气,不得不暂停下来整修工事继续防守。。

第七百六十四章 侵略印度九

“由于苏德战场的战斗日趋白热化和中东战场的战火再次全面引燃,1935年9月的印度战场在当时的世界上,并没有太大的关注。大概除了中印两国的最高层之外,谁也没有意识到印度战场将是决定世界成败的关键战场。包括苏联和日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真是另人遗憾。这个时候的苏联,正在明斯克、维尔纽斯和文尼察还有第聂伯河高原一线同入侵的三个德国集团军群展开连番恶战,同时还在芬兰和巴伦支海沿岸地区全力戒备德国、英国、瑞典、挪威还有流亡的芬兰反动军队一直在策划一场对芬兰还有苏联北方地区的进攻,苏联情报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且开始全力戒备。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场进攻发动的时间并不是在1935年而是在1936年。苏联人整整早了一年开始在巴伦支海沿岸地区布防。而我现在之所以着重提及此事是因为苏联在巴伦支海沿岸的过早布防正是我们在抗华战争初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为托洛茨基将原本要用于支援印度战场的空军部署到了巴伦支海沿岸地区,结果造成我们在抗华战争初期几乎没有空军可用。这可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因为帝国主义的飞机不仅在战场上轰炸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他们还把炸弹投放到了印度的各大主要城市包括我们的首都德里,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平民而对我们和世界打击尤为严重的是,我们连接苏联的交通要道恰好也在部署在波斯格什姆岛的中德两国空军飞机的威胁之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每个月有要80万人和8万多吨军事物资从那里经过”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之前又名世界失败的开始。

1935年9月11日,凌晨4点,夜色已经渐渐褪去,东方的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坐在飞机驾驶舱内,国防军空军第3轰炸航空师第6轰炸航空团的大队长高志航中校的脸色有些焦急,不时伸长脖子向机翼下方望去。

朦朦胧胧的还是看不清。

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印度人的行军队伍要是天色完全方亮,他们多半就会找地方猫起来了所以对驻扎在格什姆岛的中德两国空军飞行员来说,每天黎明时分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能发现地面公路上还没有来得及隐蔽的印军行军队伍或是物资运输车队,那可就能立下大功了

可是今天的印度佬好像非常小心,大概天还没亮就早早躲起来了,所以下面的公路上面一片宁静,只有密密麻麻的车轮痕迹表明在不久之前,这里刚刚有大队人马通过

“德国人还有其他弟兄有发现吗”高志航扭头问导航员兼通讯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