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4(2 / 2)
“他们不是如意算盘,这个日本我们真的得援一下”刚才没有说话的王君皓突然开口打断了陈绍宽道:“现在日g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苏联在东西两线主战场连连受挫,已经没有击败我国和德国赢得战争的可能,日本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大量苏援,但从长期来看被苏联抛弃已经在所难免。而美国又联合英国对日本步步紧逼,摆明了要将日本当成参战的垫脚石,即使日g委曲求全,最后也很难避免战争,除非他们对美投降”
“投降”常瑞青摇摇头道:“美国不会允许日g保留执政地位的。”
“是的,正因为如此,日g才会铤而走险选择一战,不过战争是依靠希望进行的,如果他们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投降的可能性还是不能排除的,保不住权利,能保住生命也是好的。而我们的支持,就是日g的希望所在因此我建议我们接受日g提出的议和条件,给他们一点战斗下去的希望。”
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日开战四没有后顾之忧了
日本,东京。
“安田同志,你总算回来了。武田主席刚才还来电话,让您到后立刻去赤坂离宫见他。”等候在机场现任内务人民委员加藤浩一见到从中国返回的安田康夫就把他往轿车上拖。
安田回头看了看自己乘坐的一架中国第一中央飞机制造厂仿造的he111v4型客机,心中暗暗感慨,自己离开中国去莫斯科求学的时候,中国的工业还是那样的落后,没想到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能生产出这样先进的飞机了,日本在这方面已经完全落后了。“是苏联方面察觉到我们和中国的交易了还是因为作战计划的事情”收回目光后,他才问起武田急于召见自己的原因。
“都有一些,但主要还是因为山本五十六代表海军提出的z计划在党内和军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山本以夺取战争资源为借口,想要对英荷的南洋殖民地下手,还想同苏联会师印度。这几天武田主席连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不过迟迟拿不定主意,而山本又以辞职相威胁,逼迫政治局在12月之前采纳z计划”加藤浩的唇角露出一丝苦笑。自从武藤信义去世后,日g对日本红军的旧军官阶层的掌握有所放松,也没有一个如武藤这样在海陆两军和日g内部都有极高威信的将领可以出任军方领袖。所以那帮旧军官的尾巴又翘了起来,特别是海军的几个大佬。居然提出了一个同武田亨的“联华和英抗美”大战略相悖的z计划,而且还用辞职来要挟党中央
如果是陆军将领这么做,武田大概早就下令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拿人了。可是换成海军就不大好动手了。海军是专业性极高的军种,可不能用一批速成班出来的革命军人凑合着指挥的,要不然联合舰队别说去跟美国打仗,能不能开出港口都成问题再说海军不比陆军,对日g政权几乎谈不上威胁,而且这一次海军提出的z计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他们的理由主要是日本缺乏维持长期战争的资源,特别是缺少石油没有足够的石油。联合舰队就是一堆窝在港口里面的铁疙瘩,根本没有办法作战。所以日本必须夺取荷属东印度和婆罗洲的油田才能维持战争,这样就必然会同英国发生冲突。因此“和英”的战略是没有可行性的
“夺取南洋殖民地恐怕是必须要实行的”安田康夫似乎对海军所提出的观点并不感到惊讶,还淡淡地提出了支持的意见。然后就将话题转到z计划上,在南京的时候,他就知道日本同英国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了。因为中国无法提供石油给日本。而且中国也不会免费向日本提供其他战争资源,以日本现在的黄金、外汇存底,根本买不到多少东西,想要维持战争就只能去抢。所以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山本五十六准备怎么抢劫两个明显比日本强大的对手。
说起z计划,加藤浩就长叹了口气,满脸都是忧色:“山本打算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联合舰队的10艘航空母舰倾巢出动,最晚11月下旬就要出发。11月底抵达夏威夷海域,然后用舰载机突袭。力争将太平洋舰队留在母港里面的主力舰、航空母舰统统炸瘫。与此同时,全部的主力舰也统统出动,去夺取菲律宾、关岛、婆罗洲和马来亚,可能还要同英国远东舰队打一场舰队决战。”
“真是豁出去了可是我们的伊18能对付美军的战斗机么”
“根据苏联提供的情报是能对付的,美国的工业实力虽强,但是战争准备很不充分,他们现在最新式的海军舰载机是f2a水牛式,最新式的陆军战斗机是26玩具枪。从这两款战斗机的数据分析,它们的性能应该和德国的福克d21不相上下,比起我们的伊18已经落后了不少。”
“那就太好了有了先进的战斗机就能保证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这样z计划的成功就有保障了”安田嘴上虽然信心满满,不过心里面却不大相信苏联战斗机能打败美国战斗机。根据他在苏联多年所得出的经验,苏联武器的纸上数据和实战效果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要不然t28怎么会打不过追猎者
“能夺取制空权也是暂时的,我们手里拢共就900多架伊18,仿造工作才刚刚开始,最早要到明年6月才能有国产的伊18下线。靠900架飞机能支撑6个月的太平洋战争安田君,在出口武器的问题上,中国人真的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加藤浩的话让安田康夫皱起了眉头,在向日本出口先进武器的问题上,中国的确是非常为难,毕竟他们也不希望美国向苏联提供先进的武器和技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做得太过火。
不过现在正是日美开战前的关键时刻,最好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且日本也暂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