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477

分节阅读 4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员。并且还要求政府明确宣布严惩在金塔事件中被俘的中国人民革命党党员和gc国际人员,无论如何都不能将他们释放。国民政府也在1924年的最后一天相应民意,正式宣布同苏联和波兰绝交,但是却始终没有表明严惩被俘的人民革命党党员和gc国际人员;国民政府宣传部长邵飘萍还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希望新闻界保持冷静,目前政府正通过英国方面同赤俄当局谈判,准备用手中的人民革命党党员和gc国际人员换回波斯战争中的被俘人员。

可是新闻界和国民并不认同政府的回应,反而视政府同苏联谈判的行为为软弱,反苏情绪也更加高涨。随后,属于进步党的报纸民国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暗示,国民政府之所以在对苏问题上稍显软弱,最大原因是中g内部存在相当多的亲苏派,而中国人民革命党的主席任辅成本人,就是中g早期的党员,还一度在缺席党的代表大会的情况下,当选中g中央委员人民革命党的其他骨干分子,也大多是原先的中g党员。如果中g不能彻底消除苏联和gc国际在其内部的影响,将来一旦中苏开战,苏联很有可能透过亲苏派获得国防军的关键情报,情况将变得非常危险

紧接着,更多的关于部分中g高层和苏联之间“亲密往来”的资料被曝光出来,不少中g核心人物都牵涉其中。“发现”这些情况后,国民党、进步党、中国民主促进会等组织向国民政府和中g发出公开信,要求中g清查其内部的亲苏分子,同时对被俘的人民革命党党员和gc国际成员进行公开审判,并且明正典刑。

在申报刊登出蒋介石的文章时,就引起了常瑞青和中g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中g中央政治局连日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对策。中g主席毛泽东也从兰州返回南京参加会议,并且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这是国民党利用中g和gc国际的“特殊关系”在发动政治进攻,中g必须立即反击,否则将有可能殃及今年的选情。但是在如何反击的问题上,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中g高层却众说纷纭。

从海参崴远东共和国新首都返回的周e来提出通过宣传告诉全国人民,中g和联g并不是所谓“兄弟党”,中g内部的亲苏势力也非常弱小。中g目前正在对亲苏党员进行清洗。

李大钊不同意他的意见,认为采取分辨的办法是对国民党、进步党的示弱,会让他们得寸进尺。而且中苏关系已经非常紧张。如果再在金塔事件的俘虏问题上做文章,很可能导致中苏间的彻底决裂,这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

毛泽东却认为现在的民意主要还是反对苏侵略,其次才是对中g的质疑,所以中g应该高举反苏肃托的大旗,可以公开审判人民革命党党员和gc国际人员,通过这样的公开审判。全国人民就会认识到中g绝不是苏联gcd的兄弟党,同时也能搞臭人民革命党和gc国际。至于中苏决裂的风险,毛泽东却一时拿不定主意。有些犹豫地看着常瑞青。

波斯战争后,全世界都把苏联红军的战斗力高看了不止一层,中国国防军虽然在1923年的中日战争中大获全胜,但是有没有力量打败苏联红军的侵略。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心中无底。

常瑞青还没有开口。曾琦就敲门进来,交给他一张抄报纸,这是中国驻德国大使蒋百里的紧急电报,蒋百里在电报中告诉南京,今天德国首都柏林爆发了由纳粹党组织的大规模反苏游行,一方面声援中国人民的反苏斗争;另一方面则是谴责英国对苏妥协的政策。德国总理希特勒还在游行集会结束后召见蒋百里,告诉他德国政府希望进一步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合作,并且邀请常瑞青在方便的时候前往柏林访问。

常瑞青一口一口喝着咖啡。眉头微微拧起,他不像中g政治局的其他同志那么激动。也没有将这次由金塔事件引发的风波完全看成坏事。事实上,国民党这次大打反苏牌是正中了他的下怀,虽然中g在今年的大选中可能因此少得几席议员,但是常瑞青和中g也可以借助被国民党和进步党其实中g自己也在进行反苏宣传煽动起来的反苏民意,在未来的议会里提出增加税收用于扩军备战的议案。而且铺天盖地的反苏舆论,也有利于将苏联妖魔化,将亲苏分子搞臭,这样一来苏联再要想用什么主义、理想为幌子在中国发展内应就非常困难了。

“既然民意强烈要求反苏,我们还是要顺应一下的。”常瑞青轻轻放下手中的咖啡杯,语气缓慢,却有些沉重地道:“不过,苏联的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我们在实行反苏政策的同时,也要充分向国民说明这一点苏联是远远比日本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死大敌,必须提前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

常瑞青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的大部分人都神色凝重,毛泽东和周e来却听出了常瑞青话里的一些深意,有些诧异地望着他。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苏联的强大呢”常瑞青分析道:“首先,苏联的确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他们的陆军力量和重工业实力,都比我们要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强调苏联的强大,只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其次,中苏未来必有一战,这在我党高层已经成为共识,看来用不了多久,全国人民都会接受中苏必有一战的观点这一会,国民党和进步党算是给我们当了一回义务宣传员了。再次,既然中苏一战不可避免,那我们就必须要打赢这是一场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失败的一方必将亡国灭种而为了打赢这一仗,我们就要将未来的10年,变成准备战争的10年,我们要用10年时间发展我们的重工业和军备工业,同时加强国防军的建设,紧跟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潮流,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和我们一起艰苦奋斗,而一个强大的,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的苏联,正式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的动力”

正说着,曾琦又一次推门进来,给常瑞青送来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的电报,这封电报是报告正在伦敦秘密举行的中苏谈判的进展。苏联方面提出了用十名在波斯战场上俘获的意大利战俘,交换一名中国人民革命党骨干或gc国际人员的提议,同时苏方代表还暗示。苏联不会再次支持中国人民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也希望中国方面不要妄图通过支持苏联境内的宗教极端分子来破坏已经非常脆弱的中苏和平局面。

常瑞青将电报的内容告知了与会的中g领袖,然后面无表情的建议道:“看来我们只能拒绝苏联方面的条件了。告诉顾维钧让他立即停止同苏联的谈判。同时我还打算接受希特勒先生的邀请,在大选开始之前访问德国。”

“这样会不会造成中苏之战提前爆发”宋庆龄蹙着秀眉问道。

“肯定不会,托洛茨基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战略家,他知道下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哪里。”常瑞青的脸上浮现出嘲讽的笑容。“希特勒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邀请我去德国访问。”

毛泽东点了点头,“有德国在西面牵制,托洛茨基不敢和我们撕破脸的这个世界第一的战略家最失策的事情大概就是同时和中德两国交恶了。”

周e来也点了点头。然后道:“我也同意委员长的建议,我们不必对苏联示弱。现在苏联有500万吨钢,而中德两国相加有1500万吨钢。占到压倒性优势,我不相信托洛茨基敢于在这个时候同我们开战。苏联接下去的任务应该和我们一样,都是全力以赴建设重工业。”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凝重了起来。“现在英法德意中五国对苏封锁已经因为英国的妥协而名存实亡了。美国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苏联。而苏联的举国体制又有利于重工业建设,看来我们想要赢得这场重工业竞争,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无妨。”常瑞青摇摇头道:“翔宇同志,现在全国人民已经意识到了中苏一战难免,我们只要将中苏之间的实力差距如实地告诉国民,相信国民会团结起来同我们一起奋斗的我们国家的资源不比苏联少到哪里,如果五万万国民能和我们一起艰苦奋斗,再加上法德友邦在技术上的援助。相信能很快追敢上苏联的”

一声冷哼从克里姆林宫里那间属于革命先知的办公室里发了出来。在先知的办公桌上,正放着苏联驻英国大使馆发了的急电。电报的内容正是中国方面拒绝苏联和谈条件并且中止谈判的消息。

而托洛茨基对此的反应,也就是一声冷笑。

“这些不自量力的亚洲人,他们以为自己是谁要不是德国牵制着苏联大部分的力量,工农红军早就将坦克开到南京的街头了”

劳动国防人民委员瓦采季斯也在这间办公室里,他笑着对托洛茨基道:“只要我们能有10年的发展建设,工农红军就能同时击败德国和中国的入侵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