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280

分节阅读 2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现在中国钢铁的经营者们操心的不是钢铁生产出来以后的价格和销路,而是钢铁工业所需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哪里去招募所以专门为钢铁工业培养技术人员的专科学校,还有训练熟练工的职业学校。已经由中国钢铁公司和重工业部联合出资,在浦口钢铁厂内开办起来了。大量的白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聘为教师,在未来几年内,预计将有数万人在那两家超大型的学校里面接受培训。

紧挨着浦口钢铁厂二期建设工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第一飞机制造厂。这家飞机制造厂的摊子也铺的极大,不仅有飞机组装分厂、发动机分厂、木材加工分厂、设计研发中心、试飞的机场,还有一个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分厂、一个胶合板厂整个的占地面积比起浦口钢铁厂也小不了多少,而一期投资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居然也高达近一亿元而且还要高薪聘请好几十个原来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和奔驰汽车公司的工程技术专家。很有一些贪大求全的意思,要不是整个投资计划出自那个神秘兮兮的罗耀国之手。常瑞青大概想都不会多想就毫不客气的驳回了也就不会有今天这场重工业建设促进会议的召开了。

从浦口钢铁厂的新建的办公大楼的窗户向外望去,这个被常瑞青催生出来的重工业工厂一目了然的全部尽收眼底。在原来那个时空再平常不过的大型工厂。在此时的常瑞青的眼中,突然有了一种代表工业文明的震撼力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几个大字也浮现在我们常大革命家的脑海里面了。或许罗耀国也想搞个什么托拉斯。把飞机工业、汽车工业和胶合板工业什么的打包在一起发展了吧

“目前国际上面的航空制造业不过是刚刚起步,各项技术都很不成熟,中国虽然起步更晚一些,但由于是一次性成套引进了德国最先进的飞机和飞机发动机制造技术,因此是很有希望后来者居上,成为航空工业的领先国家。而制约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航空发动机的制造与研发;二是专用的航空新材料的制造与研发。而且后者更是前者技术进步的关键,航空工业向来有一代材料。一代发动机,一代新机型的说法。新材料是发动机的关键、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而新材料的关键则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方面的技术进步

所以中国现在应该重点加强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实力,首先应该探明各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在中国的分布和储量,同时制定出科学的采掘加工储备和进出口管理体系。

其次鉴于目前中国基础工业之薄弱,中国应该加强对国际上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最新技术成果的跟踪和学习,同时同本身缺乏有色金属矿床。但相关技术先进的德国展开接触,争取达成以资源换技术的合作协议。

在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同时。中国还应该尽可能的推进航空工业技术的民用化。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内,世界上很可能没有大的战争,所以航空工业不能立足于军用。而是应该大力拓展民用领域。目前航空工业技术的民用领域,主要就是客机和运输机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等两大产业。而眼下的汽车工业起步时间同样较短,各项技术也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也有利于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现在的飞机发动机制造技术同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差距并不太大,许多技术完全可以共用。因此。在短期内两者可以共同发展,目前世界上不少大型汽车公司也都拥有飞机制造部门就是明证。

至于木材加工行业,在未来至少二十年内同航空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金属外壳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木质的飞机外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是飞机外壳的主流,对此的研究也同样不能放松。当然还有包括石油开发和加工,特种钢铁,化学工业,电解铝,玻璃。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许多门类都同航空工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中国如果想在航空工业方面取得领先地位,都必须加以重视,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

神秘人罗耀国皱着眉头娓娓而谈,说的也是头头是道,看来对工业体系的了解,他是远远超过常瑞青的。只是这个看上去有一张中国面孔,也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家伙,总让人感到一种陌生疏远的感觉他对中国现在的复兴和建设并没有一种自豪感。看来也没有一点热血沸腾的意思。

常瑞青也在那里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参加会议的陈独秀倒是听得有些不得要领。看着罗耀国发问:“咱们的飞机厂建成以后究竟有多大的规模一年能生产多少架飞机要是发生战争,能不能依靠空军取得胜利”

陈独秀本来就没有参与军队事务,对于空军这个新兴军种更是一窍不通,以为和陆军一样,数量总归是取胜的关键。

罗耀国淡淡扫了一眼常瑞青,好像是思索了一会儿,才斟酌地道:“陈总理给我们买了的机器设备足够年产3000架各型飞机了。不过我们现在没有足够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所以不可能开足马力,也没有必要那么做。因为现在的飞机淘汰极快。基本上是完成开发就已经落后,投产之时就已经是淘汰产品了所以第一飞机制造厂的产能实在是过剩的厉害,为了使设备不至于闲置,又能锻炼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我认为可以将大部分的产能用于木质家具和汽车的生产。而飞机的年产量,在最近五年,都不宜超过800架。不过各个易损耗的零部件产量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既然淘汰的那样快,800架的产量是不是太多了一些”陈独秀又追问了一句。

“总理先生,这些飞机是用于训练空军人员的。”罗耀国冷冷地道:“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可不是陆军的步兵师,有大炮和炮灰就可以凑合着用一下了。这是高技术的兵种。需要训练大量优秀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各种辅助人员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扩充备战计划,现在还在拟定当中。不过每年消耗淘汰800架左右的飞机还是必须的。”

听到每年要消耗淘汰800架飞机,陈独秀心疼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空军感情就是在烧钱啊现在的财政形势可是严峻的很,光是民九财政年度,就有一个多亿的赤字幸好大海军计划没有通过,要不然民国这个家还真的没有办法当下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