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洋系统实际上的掌控者。这些日子,一直还算是比较顺心的。自从孙中山和常瑞青两方面合伙成立了国民政府,彻底抛弃了民国法统以来,原来许多追随孙中山和北洋政府做对的势力都转投到了北洋麾下虽然不是真心服从,不过在表面上,北洋政府所控制的版图已经大幅增加了,全中国也就是广东、福建两个省还举着反旗。

而且讨伐闽粤的最新计划也已经准备好了,决定动用全部参战军,再加上陆荣廷的滇军会攻广东这样也就不需要额外支出太多军饷了。当然,同英国人的借款谈判还在继续。艾斯顿公使也挺帮忙的,已经说服了麦加利银行的代表,虽然汇丰银行还没有松口,不过上千万的款子总是能下来的这样就能动员三个北洋陆军的师来监视福建方面。心情大好的段祺瑞昨天晚上还邀请了出席督军团会议的代表们搓了一夜的麻将,到了早上才刚刚睡下。现在正是一枕香甜好梦的时候,就被人这么急切的吵醒了

段祺瑞打着哈欠从床上坐了起来,过了几十秒钟才觉得清醒了一些,他揉了揉眼睛,就看见自己的心腹徐树铮还有外交总长曹汝霖站在他的榻前。徐树铮的脸色已经青了,曹汝霖更是站在那里微微在颤抖着。看来是外交上出了什么大事了段祺瑞有点不满的揉了揉太阳穴:“润田啊,现在我是陆军总长,外交上的事情应该去和国务总理王聘卿商量。对了,到底是什么事情”

曹汝霖咬着牙齿艰难地道:“芝老我正是从王聘老的府上赶过来聘老现在已经晕过去了,看来没有办法主持局面了”

段祺瑞一下就从床上站了起来,瞪着眼睛看着曹汝霖:“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曹汝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哭丧着脸道:“新任的俄国公使刚刚跑到外交部抗议,说说今天早上中东路上发生了一起特大劫案中东路牡丹江站附近的一段铁路被炸毁,一列军火列车和一列客车被劫其中军火列车上装了价值数千万元的武器弹药,全部损失,火车也被炸毁客车上有数百名中外旅客,其中有三十几个从西伯利亚撤出来的英、美、法各国的侨民被绑架据俄国公使说,这次做案的,又是赤色旅”

段祺瑞扑通一声就一屁股坐回了床上,声音也颤抖了起来:“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不但劫了军火,还绑架了人质这下列强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他们一定会出兵来中国的,听说欧战已经快打完了,这下中国真的要亡了”

徐树铮在一旁跺了跺脚,劝说道:“芝老这次犯案的可是赤色旅现在全中国都以为赤色旅的左民就是孙中山洋人要出兵也是打广东,说不定咱们可以趁机把这个祸害给消灭了”

段祺瑞横了徐树铮一眼,打断了他的话:“你当洋鬼子都是傻瓜吗赤色旅在东北作乱,他们出兵去打广东再说了,是咱们说孙中山是左民,孙中山和赤色旅可是两头否认的你以为洋鬼子那么好糊弄”说着他又一下站了起来,捏着拳头态度坚决地道:“不行我们不能让中国就这样完蛋,一定要把那帮赤色分子彻底剿灭,要把外国人质给安然无恙救出来又铮,你赶紧去准备出兵东北围剿赤色旅的计划”

徐树铮却没有挪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电报纸,塞给了段祺瑞:“芝老,这是闽粤方面实行国民总动员的消息,他们的国民政府已经下令,要在两个星期内动员二十万青壮年入伍孙中山已经铁了心要和咱们打到底了”

段祺瑞却接过电报就撕得粉碎,又瞪了徐树铮一眼:“人家发什么消息你都相信两个礼拜动员20万兵他孙中山要是有这个本事,我还当什么陆军总长干脆退位让贤得了又铮,你快去给下面的师长发电报,问问他们谁肯出关去打赤色旅对了,赶紧把张雨亭也请来北京,黑龙江可是他的地盘”

s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份国民动员令

公元1918年7月8日,就在震惊中外的中东路大劫案发生的同一天1,。在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孙中山正式签署了中华民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国民动员令根据国民革命军对外宣传的口径,广东、福建的3000多个乡镇,将在2个星期内动员二十万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青年男子入伍

这个国民动员体系对中国而言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早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实行的应该就是类似的体制。所有的青壮年都登记在册,遇到战争就实行“总动员”,当时那些人口不过几百万人的诸侯国都能动员出几十万人的大军用于征战。

可到了后世,这种寓兵于民,全民皆兵的体制,却渐渐被世兵制和募兵制所取代。战争和兵役也就渐渐远离了普通的平民百姓,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也就无法在历次对外战争中体现出来了。到了清末,更是出现了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一遇到战争,可用之兵往往只有几万人的尴尬局面

所以在我们的常大军事家看来,造成近代以来中国在对外战争中每战皆北的直接原因,正是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国民动员和征兵体系1,。而中国想要在二战之前崛起为世界一流列强的捷径,并不是建设多少重工业和兵工厂,更不是利用外国的什么金融危机发上一票横财,而正是重建这个中国战国时期就存在过的国民动员和征兵体系。

实际上,在历史上的民国时代。国民党和gcd都曾经在自己的辖区上面重建过类似的体系。而决定日后国共内战胜败的最直接原因,也正是双方国民动员或者说是更进一步的总体战体制的强弱在这方面,gcd方面无疑是具有极大的优势,他们在苏维埃战争时期,在人口仅二百多万的中央苏区,就动员出了27万青壮年用于第五次反围剿而这种优势的基础,正是他们的土地革命和对农村的掌握。常瑞青在福建所采取的政策。正是借鉴自历史上的中g。他的理想就是要将中国的几万万民众都组织起来,把他们的力量都动员出来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金手指”啊

不过嘛,万事总是开头难的现在国民政府的国民动员体系看来还是不够完备。别看孙中山的动员令上决心很大,可是到了基层的乡镇长和中山小学的校长、老师们那里,却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大概是因为已经有一千多年远离战争和兵役的原因。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中国民众对于当兵吃粮什么的都是非常反感的不是有句尽人皆知的民间谚语叫“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撵钉”吗所以国民政府的第一份动员令在实行的时候,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在拉壮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