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392

分节阅读 3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从来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乌孙国力有些衰落,但这个国家依然是雄霸西域的独立国家,而且还是葱岭以东的休循国、捐毒国、尉头国、无雷国和莎车国的宗主国。

经暗影队员侦察,如今的乌苏国内,至少可以抽调出八万至十万人的骑兵部队。如果乌孙人暗中与他们西北和西边的康居国以及大宛国暗中勾结,从这两国借来援军,则兵力有可能突破十五万之巨。

由此看来,关羽他们这次西征乌孙,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伊塞克湖的南岸,有一座被当地牧民称之为“红色山谷”的城池,它就是乌孙人的王都赤谷城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什提克城。

乌孙人的王,大昆弥,正一脸威严地坐在王宫之中最高的那张镶满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和紫水晶的王座之上。在他脚下延伸向王宫正门的红毯之上,最前面站着一位老者,他便是掌管乌孙国行政和兵权的相大禄类似于汉丞相,在他的身后紧接着是左、右大将类似于汉大将军和左、右都尉类似于卫尉、廷尉四人,然后是三位掌管乌孙地方军政的翕侯,接下来还有掌管律法的大监二人,管理官员事务的大吏一人,精通大汉形势,会说汉话的译长一人。

加上大昆弥,一共是十三人,这便是统治和管理乌孙国近六十万人口的核心。

大禄一脸严肃地向大昆弥报告说道:“吾王,近日从温宿、姑墨、尉头和疏勒等地相继传来急报,发现了汉人的步兵大军。他们沿着葱岭河一路向西,在吾族通往大山之南的道路上布下重兵,意图以武力威逼原本附属于我们的休循、捐毒、尉头、无雷和莎车转投汉人的怀抱”

大昆弥点头,示意自己已经获悉了汉军来袭的事情,然后将问询的目光转向负责全国兵事的左大将乌孙以左为尊。

左大将似乎早已经过思考,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自汉家皇室衰落以来,西域长史府名存实亡已经多年。吾王英明远虑,趁势而起,已经逐渐掌控了葱岭河以北至秦海大半个西域的疆土,如今兵强马壮、士气如虹。西域之地,本就属于我们这些游牧民族,汉人如今却要来夺,我们若是不狠狠地进行还击,则今后又将重蹈任人欺凌的覆辙”

右大将跟着说道:“如今吾族内可征调精锐骑兵十万,还可以从康居和大宛等国借兵一用。他们绝对不愿意与贪婪狡诈的汉人为邻,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借来五至六万援军。以十六万虎狼大军,足以将这群不知道死活的汉狗杀个片甲不留”

s:今天的第一更,比以往来得晚了些。南道昨夜失眠了,眼睛通红,像个怪兽。今天这一章,光是查阅资料、组织语言就用了两个钟头,后面会好一些吧。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七三章 老关布置有问题

围绕着汉人再次兵发西域,乌孙国主大昆弥与手下最为核心的文武臣属进行了一场决定乌孙命运的讨论。

毫无疑问的是,这个被汉人史学家形容为“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的域外之国,从来就没有想过向汉人臣服。桀骜不驯的乌孙人,在被匈奴人威胁的时候没有想过臣服、英勇盖世的汉武帝大败匈奴时没有想过臣服,美丽善良的解忧公主嫁过来时没有想过臣服。

时至今日,当平西王的十万大军兵发天山时,上至国主,下到青壮,他们一致选择了用马刀来作为回应。

两位负责乌孙全国战事的左右大将坚定了决战到底的基调之后,三位分别控制着乌孙国东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地方行政头领,也就是翕侯,他们一致表态,将不惜一切人力和财力,支持两位大将的用兵行动。

大昆弥于是委任左右大将各自统领四万大军,东路大军从哈尔克山与萨阿尔明山之间穿过,目标为温宿;西路大军绕道天山余脉以西,目标为尉头。大昆弥又委派左右两位大监立即起程前往康居和大宛,向这两国求援,乌孙人愿意今后将全国收入的两成拿出来送给大宛和康居,只为求得六万援军。

相大禄是个老谋神算的智者,他熟悉天山南北的沟沟壑壑,更知道如何发挥出乌孙骑兵神出鬼没的机动优势。他向大昆弥建议说:“我知道一条隐蔽的通道,是在萨阿尔明山的阴面,那里有一条河流从山谷中向东南流淌,最后注入了焉耆国境内的秦海。如果我们能够借来大宛和康居的援军,则不妨让他们替换左大将统率的四万士兵,然后让左大将率队绕到萨阿尔明山的北面,顺着河谷直捣焉耆国,摧毁汉军的后勤供给老巢。”

掌管翻译事务的乌孙译长,在相大禄说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对大昆弥说:“藏在焉耆国内的龟兹奸细近日发来消息,他们发现有一支人数超过五万的骑兵大军,没有随沿葱岭河向西进发的汉军同行,居然是背道而驰,向着东方而去。汉军这次既然兴师动众而来,没有理由放着自己的主力骑兵不用,而只是依靠数万步兵进行战斗,所以这五万骑兵的动向十分可疑”

相大禄听完译长的话之后,翻出用整张羊皮绘制的西域地图,仔细端详了一阵之后,脸上变了颜色。他有些激动地说道:“汉军果然狡猾,故意派出步兵前往吸引我们的注意,竟然意图让这五万骑兵从前后车师国中间的交河关隘北出天上,包抄我们的后背”

大昆弥有些吃惊地问:“如此一来,我们的兵力明显不够用,在康居大宛援军尚未到达之前,该如何排兵布阵”

相大禄凝神思索片刻之后,回答说:“我们的大后方自然是不能让汉人进入,所以首先要集结大军应付这五万骑兵。我建议由左大将率领六万骑兵立即前往伊犁河上游天山隘口设伏,无论如何不能让这支汉军骑兵闯进我们的后方。右大将率领两万骑兵外加两万临时凑数的族人,堵在哈尔克山与萨阿尔明山之中,并不急于前出救援温宿与尉头等地,我断定占领西进的这一路汉军步兵,一定不会贸然翻越天山前来与我们决战”

右大将皱眉问相大禄说:“你怎么就可以肯定汉军步兵不会全力攻打萨哈尔克山与阿尔明山之间的通道万一这才是他们的主力,赤谷城岂不是危险了”

“汉军战线拉得这么长,不过六万人的部队,竟然摆出左中右三路的阵型,分明就是故意露出破绽,意图吸引我们的主力南下出山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