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武安国是个驴脾气的人,被人摸黑从大营里绑走,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直到被人绑回了卧虎城,这才知道遭了并州的算计。他原以为自己会被赵兴杀了头,挂在壶关上吓唬青徐军,结果后来听说整支青徐军都被人拐进了壶关之内,一时之间竟然没了主意。
李进思为了让武安国相信,特意与武安国约法三章,亲自带着武安国暗中去了一趟潞县,正巧看到成队的青徐士卒前往募兵处报名,这下武安国无话可说,只得郁闷地返回了卧虎城。
为了进一步刺激武安国,李进思又带着他暗中观看了太史慈教授赵振邦武艺,糜竺跟赵府的大管家刘继礼和秦谊禄商量事情,王修站在讲台上为太行书院的学生讲学,曹豹和孙观在卧虎讲武堂与里面的并州将领演武等一出更比一出让武安国难以相信的事实。
最后李进思跟武安国摊牌,说已经放出风去了,武安国是并州军藏在青徐军中的内应,如今任务完成,顺利返回了卧虎城。
武安国虽然脾气倔,可不代表脑子傻,他也明白李进思所言并非吓唬人,而是如今形势所迫,暗投并州的黑锅已经背在了自己身上,根本无法洗脱,所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李进思,从此投效并州。李进思也拍着胸脯保证,会安排人手暗中将武安国的家人接到并州来,以免遭人陷害。
至于曹豹和孙观二人,赵兴特意交待李进思不要对其发动群众攻势,只安排这俩人去卧虎讲武堂培训一段时间,提高一些本领,以后返回徐州继续在陶谦帐下听用。赵兴这么做,也是考虑的长远,他怕手下本来就没有多少将领可用的陶谦,会被曹操快速吞并,所以想暗中帮一把陶谦,也算今后给曹黑子使个绊子。
王修本来就是个文士,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事情,以前跟在孔融身后,也就处理一些来往公文和民事,这次跟着队伍北上并州,实在是因为青州军中没有军师,被孔融好语相劝之下这才答应的。自从安全地抵达潞县之后,王修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禁不住糜竺的一番鼓动,早早地便前往太行书院游学,结果一去之后竟然遇到了病院和管宁这样的贤达之人,一番交谈下来,相见恨晚之情顿生,便自愿留在书院里开心地当起了客座教授。
实际上,自从李进思顺利招揽了最难办的武安国之后,参加讨赵行动的青徐军中高层将领已经全部被“赤化”。无论是已经死命投效并州的太史慈和糜竺,还是对并州怀有好感的曹豹和孙观,以及埋头教书的王修,他们在内心深处,对于并州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从个人情感上同情并州的遭遇,今后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势力拉拢过去。
唯一例外的是谋士陈登,此人乃徐州世家大族,父亲陈珪也是有远见卓识的智谋之人。他曾专门告诉过陈登,不可交恶并州,但同样也告诫陈登不要投靠并州,对于朝廷和并州的战事,陈家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即可。牢记父亲告诫的陈登,看着青徐兵报名参加并州保卫战,也未加阻拦,但对于镇北将军府向他伸出的橄榄枝也婉言谢绝,他只是每天都前往醉仙楼点几个小菜,美滋滋地喝上几盅小酒,至于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问。
并州招揽将领,一直是收心为上,对于有智谋的文士,向来不会采取下三滥的手段威逼,所以赵兴也就随陈登在上党晃悠。相信以他的智慧,绝对不会做出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事情。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四三章 防暗算箕关换将
虽然被“赤化”的青徐军连将领带士卒,也就一万三千人,对于兵力稀少的镇北军团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赵兴却不这么看待。
按照田忌赛马的理论,这一万三千人虽然不会出现在对阵卢植和皇甫嵩大军的正面战场之上,但他们可以替换下两万不善于把守城池的黄轩和南匈奴人,而这两万人在骑马作战的时候,战斗力却是不输给董卓的西凉骑兵。这两万人如果被用得好,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甚至是决定成败的作用。
实际上,并州大战结束许多年以后,人们总结和回顾这场战役的转折点在哪里时,竟然发现正是赵兴用一万三千名志愿军战士,替换了两万黄轩和南匈奴的骑兵南下并州,随后才惊险地实现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先来看看赵兴是如何部署和安置一万三千名青徐志愿军的吧。
作为卧虎城新兵训练团团长,兼职卧虎城“警备司令”的高顺,一直游离于人们的视野之外,踏踏实实地做着分内之事,将镇北军团的正规军操练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到了回来,发现无兵可练的高顺,竟然将分布在并州各地的五万预备役人员也轮训了一遍。
对于驻守卧虎城这项任务,高顺并未过于操心,有李进思和贾穆两个奸猾似鬼的年轻人忙碌着,就算是从卧虎城外面飞进来的一只麻雀,也会被认真地检查一下是公还是母。
正在高顺觉得日子枯燥无味时,忽然接到了赵兴的密信,顿时一扫慵懒之气,来了十二分的精神。为何只因为赵兴给高顺下了新任务,让他负责对即将北上的“青徐志愿军”,进行秘密的为期半个月的强化训练。训练的最终要求是,这些“青徐志愿军”要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大型防守器械,包括轰天雷在内的热兵器。有射艺基础的士卒,还要能够熟练使用防守用的英格兰长弓。
对于如何练兵,已经吃透了赵兴练兵五字诀精髓的高顺,自然有其独到的一面,他才不会在乎进入训练团的士卒是什么来路。当年兵痞习气严重的太原兵,一团散沙的黄巾兵,苍狼军中不服管理的南匈奴骑兵,都被高顺收拾得服服帖帖,等到出训练团时,都成了嗷嗷叫的精锐。尽管只是一万三千青徐客军,可高顺照样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提高这些士兵的战斗能力,而且因为这些士兵有一定的基础,说不定还能给赵兴带来一些惊喜。
日益紧张的西线大本营,对于兵力的渴望,高顺心知肚明。所以一接到赵兴的密信之后,他立即前往潞县拜会太史慈,将赵兴的意思转告了包括武安国、曹豹和孙观在内的诸位将领。
几人听说高顺要帮着训练青徐兵,自然大加欢迎,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高顺的工作。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孙观、陈登和糜竺负责留守,看管住七千不愿参加志愿军的散兵;武安国和曹豹则带领一万三千青徐志愿军立即进入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