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驻马太行侧 > 分节阅读 350

分节阅读 35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国士兵面对死亡时并不勇敢的表现,却格外地打动了所有美国人的心,镜头中牺牲的中国士兵是如此的留恋生命,是如此的惧怕死亡,可当美国“友军”需要帮助时,他们却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友谊

仰光机场,最后一架盟军运输机缓缓降落在了跑道上。

舱门打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身影出现了舷梯上,尽管拯救行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尽管麦克阿瑟以及两万多美军官兵早已经安全抵达澳洲,可当广场上的民众看到麦克阿瑟走出舱门,走下舷梯时,仍然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

旋即又一道英挺的身影出现在了镜头前,他就是岳维汉。

“欢迎你回来,老兵麦克阿瑟”岳维汉向麦克阿瑟啪地敬礼。

麦克阿瑟也郑重地向岳维汉回了军礼,然后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岳维汉的双手,又使劲地摇了摇,这一刻,老兵麦克阿瑟并没有多说什么感谢的言语,可他脸上的表情还有略显激动的肢体语言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他心中的感激。

镜头猛然一转,银幕上突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美军官兵。

这些美军官兵全都衣衫不整,胡子拉茬,显然是从巴丹半岛上刚被营救出来不久,不过,美军官兵们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对着镜头,上千美军官兵齐刷刷地立正敬礼,旋即同声呐喊:“向英勇的中国兄弟,致敬”

镜头再转,出现了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在中美两国的国乐声中,红白星条旗和青天白日旗缓缓升空。

旋即升旗的画面化为了背景色,岳维汉将军英挺的身姿再次出现在了镜头前,岳维汉对着镜头灿然一笑,朗声说道:“美利坚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却仍然是个伟大的国度,也拥有伟大的文明,我们中国愿意做美国永远的朋友”

顿时间,广场上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以及掌声。

白宫,总统办公室。

国务卿赫尔正向罗斯福总统报告最新的民意动向:“总统先生,自从路透社战地记者艾薇尔拍摄的记录片在各大城市公映之后,整个美国再次掀起了中国热,可以说,中国远征军的事迹已经感动了整个美国。”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罗斯福点了点头,道,“这次中国人的确帮了我们大忙”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赫尔深以为然道,“中国远征军深入巴丹半岛,不仅救出了美国陆军的旗帜麦克阿瑟,更救出了两万九千余名美军官兵,这不仅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美国的军事力量,更极大地提振了美国民众赢得战争的信心,这点尤其重要。”

“按说我们应该顺应民众的呼声,可是”罗斯福摊了摊手,说道,“对缅甸实施大规模的工业援建非同小可,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不能不慎重啊。”说此一顿,罗斯福总统又道,“史迪威将军还没到吗”

“应该快到了吧”赫尔耸了耸肩。

罗斯福总统双手抚案,像是对赫尔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史迪威将军在中国生活多年,本身又是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想必对岳维汉还有整个中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做出决策之前先听听他的意见,我想还是很有必要的。”

话音方落,漂亮的女秘书就进来报告道:“总统先生,史迪威将军到了。”

“太好了,请他在会客室里稍坐片刻,我这就过去。”罗斯福总统说罢起身,先顺了顺头发,又扯了扯身上的西装,这才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仰光,远征军司令部。

拯救老兵麦克阿瑟行动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来,东南亚基本没有大的战事,南造云子倒是在几天前传回消息,缅甸日军终于走出了掸邦高原,不过,十万大军上高原,最终能够活着走到暹罗清迈的却只有不到五千人,缅甸军团的十万日军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灭了。

不过,岳维汉现在最关心的显然还是美国政府的态度。

算算时间,史迪威差不多也该到华盛顿了,罗斯福在召见史迪威之后,估计就要做出决定了吧他究竟会不会答应呢岳维汉自诩镇定如山岳,此时此刻,心里也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没别的,因为罗斯福的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岳维汉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援助计划可是不得了啊,这不仅仅只是几座钢铁厂、发电厂或者几条武器生产线这么简单,岳维汉提出的在缅甸兴建后勤基地的整个计划中,包含了大规模的一揽子援助设想

按照岳维汉的要求,美国政府不仅要向中国远征军的缅甸基地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更需要无偿提供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再派谴大量的美国专家和技工来缅甸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帮助中国方面培训大量的专家和技工人才

历史上,苏联只对新中国实施了短短七年的工业援助,就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拥有了良好的重工业基础,而美国的工业能力、技术力量相比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中国能够得到美国的全力援助,绝对可以在五年之内实现工业化

当然,实现工业化的并不是仍在日寇统治下的沿海本土,也不是蒋委员长治下的西南大后方,而是中国远征军治下的缅甸不过,只要缅甸实现了工业化,等到抗战结束,中国很快也会跟着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有了基础之后,衔生和扩展是很快的。

至于缅甸的主权,根本就不是问题,随着中国远征军与美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随着岳维汉在美国的声望越来越高,英国政府已经抛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整天念叼着要拿回缅甸的统治权了,史密斯总统也已经高高兴兴地去南非履新了。

美国政府最终能否向缅甸实施大规模的工业援助,关键还在于罗斯福总统,而现在能够影响到罗斯福总统态度的,除了美国民众的呼声,那就只有史迪威了

华盛顿,白宫会客厅。

面对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史迪威正在侃侃而对:“关于国民政府,我就不再多做评论了,此前向国防部提交的两份报告里,我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一切,现在我要重点说明的是岳维汉这个人。”

“很显然,岳维汉是个典型的东方人,他忠于东方的儒家文明,但是他对西方的文明也颇为认同,至少他绝不排斥文明,他尤其赞赏美国式的民主制”

罗斯福忍不住打断史迪威道:“很抱歉,史迪威将军,您是说,岳维汉很欣赏我们美利坚的民主制度也就是说,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有一天岳维汉取代蒋成了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国民政府就有可能实施美国式的民主制度”

“哦不,总统先生,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史迪威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