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时代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猎豹部队”,司令:袁福;副司令:刘放;参谋长:赵德勇。猎豹部队编制900人。

原炮兵师更名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一炮兵师”。师长:林沐;副师长:王剑;参谋长:汪建林。第一炮兵师下辖4个炮兵团,1个轻步兵团,1个运输团,全师17200人。

正式组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一坦克师”。师长:鲁东;副师长:欧阳德;参谋长:李翔。第一坦克师下辖4个坦克团,1个辎重运输团,全师编制12800人。

正式组建“华夏民族独立军空军司令部”,空军司令由陈华兼任,副司令:冯如;参谋长:陈飞。空军司令部先行行编练“歼击机大队”和“轰炸机大队”2个作战大队,另编一个直属司令部的“空中侦察中队”。当然,目前因为飞机不够,编制暂时未满。

轰炸机被命名为“空中堡垒-1”型轰炸机,其实是“歼-1”型的变种,对此,陈华的技术储备力量是够的,只是需要加紧定型,然后生产,估计在1913年底能够装备一个大队。之所以采用“空中堡垒”这个名称,一是陈华觉得历史上的“空中堡垒”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二是觉得这个名称也特别拉风,以其让老外用了,还不如自己先用。

原“华夏民族独立军”5个主力师,分别以该师为基础,扩编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x纵队”,每个纵队下辖1个主力师,3个独立旅。譬如原华军第二师,现在升格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二纵队”,下辖:华军第二师,华军第4独立旅,华军第5独立旅,第6独立旅。纵队总编制52200人。除了这种编制的变化外,每个纵队下面还辖有1个坦克团。

与此同时,陈华还颁布了在西南地区组建“警备旅”的命令:

四川,组建成都警备旅、重庆警备旅、川东警备旅,川南警备旅、川西警备旅、川北警备旅、川中警备旅等7个警备旅,每旅10200人,四川地区共71400人。

云南,组建昆明警备旅、丽江警备旅、大理警备旅、个旧警备旅、曲靖警备旅等5个警备旅,编制、装备、人员等同于四川各警备旅。

贵州,组建贵阳警备旅、遵义警备旅、铜仁警备旅、榕江警备旅竺4个警备旅。其每旅的编制、装备、人员也完全等同于四川。

这样,陈华一番命令下来,包括司令部的人员在内,华夏民族独立军的总兵力一下子增长到48万到50万之间。

对于陈华的穷兵黩武,南方的孙文和北方的袁世凯都在媒体上大肆大表反对言论,但这又起什么作用呢。袁世凯的部队早就扩充到80万人以上包括地方部队了,而孙文的总兵力也超过了10万,陈华有个50万的部队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陈华部队扩张并不会给民众带来更重的负担。

但是,陈华扩军的内容却再一次引起了列强的注意。陈华有飞机,而且其飞机在空中的表现似乎不比列强的飞机差,因为他们可以在成都郊外,偶尔看到飞机掠过头顶。但是,他们想进一步打听陈华飞机的研制情况却也十分困难。前世的顶尖特种兵,在反侦察、反间谍的技术上,有着比这个时代更见成效的方式,让列强的真领事假领事们十分恼火。因此,列强只得从字面上来理解陈华的所谓空军部队的价值。

“空中侦察中队”,作用在于敌情侦察。对于这一个作用,列强是很清楚的。他们的飞机也主要用于侦察,侦察敌人的位置、规模、路线等,为己方作战提供情报。

“轰炸机大队”,听名字也好像可以理解,就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对此,列强的看法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还不如一门大炮好用,因此,列强认为,陈华这是出风头,尽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如果说“轰炸机大队”列强还有一定想象力的话,对那个“歼击机大队”,列强驻成都的代表们就有如云山雾海了,“歼击”,展开就是“歼灭,打击”,意思是清楚的,可这不是陆军的事情吗飞机怎么对陆军进行歼灭、打击此时,列强的飞机上还没有加装机枪等重武器,飞行员是一手驾驶着飞机,一手用手枪在进行射击。这样的火力,有可能对陆军进行歼灭、打击吗

飞机,列强驻成都的代表们大多见到过实物,或者听说过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装甲兵司令部”以及陈华主建的“坦克第一师”,驻蓉代表们一听就想笑,这陈华搞什么东东,竟然把古罗马战场的铠甲也拿到战场上来了,那东西,能挡子弹吗如果真的能够达到挡子弹的程度,士兵还可以穿着“装甲”行走吗再说,即便全选大力士能行走能挡子弹,可是能挡150的炮弹吗

此时,英国也许开始研究最原始的坦克“水柜”了,但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根本还没得到体现,而且,作为驻蓉领事,其级别似乎也不足以了解自己国家正在研究“水柜”的秘密,否则,就不会出如此的笑话了。

也因为如此,包括列强在内的各方势力,对陈华此次扩军的看法是:其主力部队的规模和火力配置值得注意,特别是“炮兵师”的组建似乎包含着一定的战略思想。但对于“空军”、“装甲兵”等概念,则一笑置之,有的报告里还说陈华是准备组建一支带有“复古风格”的部队。

s:晚了点哈,周末,出去吃饭去鸟

第182章 双股剑1求推荐收藏

更新时间2011516 0:09:05字数:3187

四川、西南与北洋中央的对抗进入了僵持状态。长江依然冷冷清清,北京、汉口、上海、南京等地依然在抓捕着说四川话的人。稍为高层的人士,感觉到了袁世凯的气愤和调兵遣将,而了解陈华风格的人,则知道这个一惯以来就喜欢“针尖对麦芒”的人,不可能没有动作,此刻清风雅静,极有可能预示着下一刻的惊天动地

西元1913年4月16日,华夏民族独立军第四纵队包惠、龙鸣剑部,以华军第四师特战大队和师侦察营为开路先锋,第四纵队主力第5师、独立第10旅、独立第11旅共计38000人,秘密聚集于川鄂交界处的龙驹镇,随时准备突入鄂西,其战略目的直指鄂西重镇宜昌,此路的作战要决是隐蔽接敌

同日,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五纵队蒋朝阳、周树勋部,以其第五师特战大队和师侦察营为尖兵,以华军第5师、独立第14旅共28000人为主力装甲团及独立旅装甲营装备还未到位,未形成战力,秘密集结在湘黔边境的朱家场镇,准备对湘西重镇怀化进行闪电攻击,然后剑指湘西另一重镇常德。

三国演义中,刘玄德善使双股剑,陈华便将华军的这次行动命名为“双股剑”,更有甚者,陈华恶搞的刘打屁虫刘玄德,原华军警卫团副团长,此役正是第五纵队独立第14旅的旅长,这是否叫冥冥中自有天意

此次战役,除了刘玄德这个战场之雏外,还有一个人也特别值得提起,那就是华军第四纵队独立第11旅的旅长刘明昭,不知道刘明昭是何人不要紧,只要记得他是前世共和国历史上著名的军神就可以了。在此次华军整编中,包惠报上来的名单里,刘明昭是作为主力团团长使用的,陈华大笔一挥,将刘明昭与拟任的旅长来了个对调。对于这位传奇军神,陈华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在历史上那么恶劣的情况下都能打胜仗,陈华不相信刘明昭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火力,更加精锐的士兵还会打不来仗

其实,在历史同期,此时的刘明昭最多还是连长这一个层级,但谁让陈华的部队扩张得太厉害了呢。此次调整,原正团职全部进了纵队司令部担任领导,原副团职等多直接升任成旅长,原正营职干部直接升任为正团职主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