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时代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华,除了对自己的同志能够洋洋洒洒说出一番话来,面对敌人,他的话真的不多,他不喜欢打理论仗,更喜欢真刀真枪地干

四川表面上一片平静,并没有大战来临的感觉。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一师陈百胜、罗子舟部,第二师张毅、何文兵部根本就是一兵一卒也没调动。华军第四师包惠、龙鸣剑部只是接到了“二级战备”命令。

但是,表面上的平静并不等于真的平静,事实上,在云南、贵州开始舆论造势之时,陈华就将第三师、第五师的师、团一级主官全部招回成都开会,作出了部署。根据历史的经验,华军第三师防守的重点在泸纳地区,而华军第五师防御重点则在綦江地区。

与此同时,陈华责令重庆市政府及市长张培爵,川南行署及行署主任吴国学及相应各县县长配合当地驻军,对滇军、黔军可能肆掠区域给予坚壁清野。

四川都督府命令中说:凡配合政府及时坚壁清野的民众,其房屋等不动资产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由省政府赔偿,凡不配合政府工作的,在战争中无论人身或财产受到伤害与损失,由受害者自行负责,政府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个命令,看起来很强势,很不负责,但陈华不这么看。他认为,民众的行为,也是民众自我选择的结果,当政府提出某种主张而民众据不采纳时,其责任自然应该由民众负担,如果有民众投敌,那就是政府的敌人,在战场上,枪炮并不长眼睛。

譬如,敌人占据了某处民房,但居民已经“坚壁清野”,没留下粮食等资敌物资,那么,这幢民房如果在战争中毁损了的话,将由政府赔偿。反之,如果这民房内有大量的资财被敌人占去,房屋损毁政府则不负责任。

看似霸道的条款,其实也是陈华的一片苦心。想当年,日本入侵上海、南京,民众的表现就清楚了。必须让民众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为了整体利益要做出一定牺牲,否则,因为自私而造成再大的牺牲都与政府无关。

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三师驻防叙府宜宾、嘉州乐山、泸州三地,其中三师一团驻防叙府,二团驻防嘉州,三团就驻防泸州。要不,也不会让去李古剿匪了。

李古率队回到泸州城时,媒体已经吵闹起来,陈华担心李古这样的低级军官抗不住媒体的言论,所以特别指示朱山和张荣光,要给李古等人说清楚这是敌人的阴谋,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1月5日下午5时,陈华在成都发表媒体谈话时,华军第三师师长朱山、副师长李彬以及一团团长彭光烈,二团团长邓孝可,三团团长张荣光正汇聚在张荣光的团指挥所里。

“司令发表讲话,表明我们可以开始行动了”李彬也很兴奋,希望一展身手。李彬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当副师长,是总司令陈华念记旧情的结果,按他的资历,其实也就一个副团长或团长得了。不过,李彬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他一定要通过战场来证明总司令选择自己是正确的,同时报答总司令的知遇之恩。

“各部队是否已经进入指定位置”朱山看了三位团长一眼,问道。

“报告师长,一团二团、三团已经百入指定位置。”三个团长同声答道。

“坐下说。”此时,朱山已经与凯江的朱山有所不同了。在凯江时,朱山是民团副团长,管几百人,脾气等与一个低级军官差不多。但自从部队进军成都,特别是被陈华任命为第三师师长后,朱山思考了很多,过去陈华说什么,他都是坚决执行,而现在,除了坚决执行外,开始学会思考总司令为什么要下这个命令就这样慢慢地,培养出了上位者的气质。上位者,除了霸王之气外,最重要的是上位者的胸怀。

此次西南战役泸纳战场,朱山等人奉行的战术是“守泸纳而不战于泸纳”什么意思就是华军第三师绝不依托城市的城防来守卫泸州,因为那是四川的坛坛罐罐,打烂了总是可惜。所以,第三师定下的计划是前出迎敌

具体部署是三团前出纳溪城外丰乐、渠坝等镇,汇同师直炮兵团一营105榴弹炮12门、二营75山炮36门、工兵营正面拒敌。

一团前出合江、佛荫等地,防止滇军突然向泸州攻击;二团则布置在上马、江门一线,防止滇军向长宁、江安方向偷袭前进。同时,一团和二团随时作好包围滇军之准备。

整个战场,呈半圆形包围态势。以其说华军是在防守,还不如说华军布置了一个口袋等着滇军向里面钻。

师直属部队警卫营、侦察营、宪兵营等作总预备队。师属特战大队已经前出九支、五通等地,随时监督着滇军动向,如有机会,便准备突击滇军指挥部,执行斩首行动。

至于三师原驻防地区,全部由正在编练中的警备旅和各部新兵进行驻防。这也是陈华军事思想的一部分,各主力师战员编制18000人,而且是任何时候都要求保持18000人的战力,这样,各师、各团自然会训练一部分新兵,以备战损。新兵的数量,一般在全师人员的20左右,所以,陈华提出编练警备旅,只是对外拥有了更多的番号,当然,要编警备旅,只得继续编练新兵了。新兵各部的长官,由各团、营、连、排、班派副职担任,半年轮换。像这次战役,一团下属的各副职干部均不能上战场,而必须驻守各地。

打阵地战而不拘泥于阵地战,打运动战更不只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华军每个师的特战大队只有120人的编制,与猎豹自然不能相比,但比各师的侦察营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战争从来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桌盛宴。不管斩首行不行,能不能成功,指挥官一定要有这个意思。

在华军第三师开会布置检查防御时,滇军唐继尧部也在赤水附近的复兴镇不太熟悉的地方全部用今名,古名实在不好查召开战前动员会。赤水,距离纳溪只有40公里。如果是华军的部队,急行军4个小时就到了,但是滇军要从赤水到达纳溪,至少需要一天。

唐继尧是借道贵州,不惜绕行上百里路,其目的就是达成进攻的突然性。

“对面的部队现在怎么样了”在会议室,唐继尧问道。也不知为什么,这几天唐继尧总是感觉到心神不灵,在遵义时,唐继尧曾去遵义著名的寺庙湘山寺问此行凶吉,湘山寺住持一看就知道唐继尧是个大人物,但他却不敢说出他看出的结果,便指了指寺庙的牌匾,说了一句云山雾罩的话,“湘乃水,山为石,寺否是。”

老和尚说得太玄了,唐继尧包括他手下的人,都不懂这几句是什么意思。而这样想着想着,他就感觉到有些不妙,但此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敌人主力应该在纳溪城,另外据斥候回来报告说,在合江、江门方向也有少量敌军,与平时侦察到的敌情差不多。”刘存厚汇报道。明天,唐继尧将坐阵赤水,由刘存厚率军进攻纳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