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时代 > 分节阅读 26

分节阅读 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三人并不是传说中的高高在上的神态,而是摆出了一付礼贤下士的亲切。来人的做派让陈华有些迷糊。不过,陪同他们看凯江八景,参观工厂设施,好酒好菜陪吃陪喝,陈华还是能做到的。

“他们是摄政王载沣的人。”五天后,冯贵跑到办公室悄悄说道。

“他们想干吗”哪个的人陈华不感兴趣,重要的是他们来到凯江的目的。

“我探听清楚了,他们是想要我们的华夏1型步枪。购买,全部购买的那种。”担心陈华理解有误,冯贵又解释道。

“他们要全部购买,总督府那儿又怎么说”陈华不想卷入这些无聊的政治斗争,朝廷中央与地方,改革派与守旧派,这些争斗需要无限的政治智慧,陈华自认为自己比较欠缺那些东西。以其去作政治争斗,还不如多办两个实业。

“他们叫我们不理总督府,但我没同意,让他们去协调。”冯贵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摄政王大一些,但现官不如现管,四川的军火生产却是由总督府直接管理的。朝廷背着总督府下来搞事,本身就不合法度。

陈华有所不知,现在全国除了汉阳兵工厂能够仿造出枪弹外,各省均设立了生产枪炮的机器局,可是银子花了一大堆,但造出来的东西却不堪使用。所以,对于凯江这个小地方的机械厂一天竟然能生产50支步枪这个数量,陈华打了一半埋伏,让各方人士都有所心动。

“他们还有什么条件,另外,他们能出到多少价格”

“他们说,价格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定价。至于条件,到没主动承诺过什么,陈公子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冯贵似乎听懂了陈华的话里有话。

“你可以去当绵州知府,另外,我要在凯江镇组建一个500人数的民团。其中道理你该明白。”陈华想到了绵州上坝的铁矿、煤矿和各种资源,如果能把上坝的矿产拿下来,陈华至少在十年内不会为资源短缺而忧虑。

最近,在冯贵小叔冯伟业的运作之下,绵州李彬已经升任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手下标统,手上有2000左右的人枪。对于新军这只怪物,清廷绝对没有想到会为革命党和野心家作了嫁衣裳。当全国一片反正之声响起,除了辫子军张勋外,其他新军很快就站在了新政权一方。对于李彬的这支力量,陈华自然是有想法的。所以才有安排冯贵去担任绵州知府这一步棋。

“陈公子,这行吗”冯贵有些忐忑,该不会是陈华想甩开自己吧。

经过几个月的合作,冯贵及冯家当事人已经完全把自己的利益绑在了陈华身上,虽然其投资不大,但其可预期的收益却是别的地方百万元投资也换不来的。再说,冯家人脉宽消息广,他们已经预感到朝廷不行了,南方的革命党,各地会党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作为朝廷派往各地的府督之类的大员,与朝廷也是阳奉阴违。清廷,已经被包括它的官僚集团在内的大多数人抛弃了。

“你行的。以后,冯大人的官还会越当越大。”陈华知道冯贵在担心什么,便给他吃了一个定心汤圆。

“要不,我给他们说,由你来接任凯江绿营营统”冯贵明白陈华对官场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对于军队似乎很有想法,这一点看他训练的保镖就能明白。

“不要节外生枝,凯江就这样行了。”陈华不想太惹人注目,枪打出头鸟的道理陈华还是懂嘀。

摄政王的威势不可阻挡,一九零九年十一月初,冯贵升任绵州知府的圣旨到达凯江,同时到达的还有一份朝廷公文,为“绥靖地方,保境安民”特准许凯江富商陈华成立“凯江民团”,经费自筹。

新任知县亦是冯贵好友,叫刘原。此前刘原在他地担任知县,在冯贵的运作下被调到凯江。如果说,过去的凯江上不沾天下不着地,除了农业外县上无任何产业,那么,现在的凯江无疑是一块肥肉,且不说民生、教育的改变,近代工业的发展,仅仅是全县的税收,就由过去一年的20万元,上升到了50万元,县城南渡口一带,其热闹程度已经不输给长江沿线的大码头了。

当然,陈华得到朝廷允许组建民团的公文时,前后已经有3000支华夏1型步枪启程运往了北京。

s:哎,今天的显示一直有问题。本章一直上不了首页,太怪了;然后,从目录里又看不到第052章。千殇正在努力调整。

第054章 咱们的队伍才开张

更新时间2011326 8:12:07字数:2370

也是合该有事。就在陈华没日没夜组建操练民团士兵时,凯江县最南面的三个乡镇突然遭到了熊耳山土匪的劫掠。据报,土匪前后共出动了上千人次,三镇的富户一个也没跑脱,全部遭到了洗劫,三镇共有62人死于土匪的杀戮之中,房屋被毁上百间,金银损失高达100万元。

这场凯江有史以来的匪讯迅速传到了四川总督府和摄政王载沣的耳中,载沣命令四川新军派出一个标前往剿匪,一定要将土匪消灭在熊耳山中。

熊耳山并不是华夏那个著名的熊耳山,而是凯江与富乐县相交处的一处大山,说大也不是很大,也就方圆几十公里的样子,但熊耳山与老马山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熊耳山特别的险峻,其险峻程度比老马山更甚。老马山中,即便如磨盘岭也说不上多险,因为有一条路直通岭顶。但熊耳山进山之后,却找不到这样的路。看起来处处可行,但走进去后处处皆不可行。

陈华反复回忆前世的记忆,包括一些书中的知识,但怎么也想不起这凯江历史上还出过这么大的匪讯。该不会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吧,陈华疑惑地想道。

匪讯传来二十天后,又传来了新军进剿的情报。对于新任知县刘原带来的这个消息,陈华依然采取的是冷眼旁观的态度。他要看看,新军的战斗力到底怎样。

新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一九零九年除夕之前,官报上说新军已经撤离熊耳山,这次剿匪,新军共消灭匪徒600余人,而新军自身也伤亡了500余人。“土匪十分凶猛”,这是官报对土匪的评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