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时代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季节正是秋收前后的好时光,野外能食之物很多,然后就是漫长的冬季,冬季的野生动物,除了兔子外一般都藏着不出窝,到时就很难打了。所以,陈华想通过交易换一些盐及日用品回来,或者换一些大米也不错。乞丐出门去讨要,很少要到大米或挂面等细粮的,要得最多的就是一些红薯、南瓜。

“老大,有啊。你要卖”蔡智能不知陈华打的是什么主意。

“是的。除了留下耗子和两条蛇外,其他的野物,我们拿去卖了换点盐巴或大米回来也行。”陈华口中说道,但内心里早就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各路神佛骂了个遍“要不是老子刚好当过特种兵,懂点野外生存之道,岂不是让老子一穿越过来就饿死”

大经在下午五点左右申时末,陈华终于回到了破庙,放下自己食用的东西,三人便向垭口店走去。当然,他们在过河时,陈华没忘记叫两个兄弟在河边把手、脸洗干净一点。

这一洗,还真是让陈华有些惊喜,蔡智能有些浓眉大眼,而李石则是典型的小生模样,自己呢陈华也蹬蹬几步跳到河边,把脸洗了个净,待河水平静下来,对着河水一看,半大小子还不错,剑眉星目,楞廓分明,不敢说万人迷,至少也与前世不相上下。

到了镇上,三人提着野鸡和野兔,“买野味啦大伯,你们家要不要野味”陈华主动吆喝起来。这种吆喝,前世是听得太多了,再加上前世的陈华,也是隐居在这个名叫垭口店的镇上,算是本乡本土,熟悉。

第005章 文秀才

更新时间201136 0:03:00字数:2159

“小娃娃,你要咋个卖”那大伯回了话。

“大伯,你老要是喜欢,给几个子儿就行了。你看,我们三个就是住在河对面破庙里的乞丐,上山去顺便打来的野味,想换点大米和油盐。”陈华说道。

对着那位大伯吆喝,是陈华察颜观色后的决定。虽说,陈华对这个时代的人一点也不了解,但有一些人,却不分时代,都是那个模样,譬如说先生、秀才之类的。只要你认真观察,一定看得出他们骨子里透出的那一股“文气”。

这位大伯姓文,是垭口店三乡十八里闻名的秀才,家中略有田产,大小也算一个“乡绅”。

文秀才一听,这小乞丐可是话中有话啊表面上这乞丐不在乎几个子儿,但乞丐把话挑明了,我们是乞丐,你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至于坑我们几个穷乞丐吧。文秀才再定睛一看,呀,不得了如果说另两名乞丐的眼神里只有童真,而这个说话的乞丐眼中却闪现着智慧的精芒想到这里,文秀才便说道,“我这儿有一本书,如果你们能认上五十个字,我就把你们这些野味全部买了如果你们不认识字,那么,你们就送我一只野兔,如何”

周围的人一听,这文秀才打的好主意啊原来想不花分文就要别人一只兔子。这兔子又肥又大,再加上一张兔皮,至少也值个三十个大子吧。

大子就是铜钱,三十个大子就是三十文钱,这个时代,折合成银子就是二分左右,即十只兔子可卖银二钱,百只兔子可卖银二两。如果放在前世21世纪,也就六七块钱的样子,算是便宜的了。

“文秀才,你这不摆明了欺负人吗”终于有人忍不住说了一句。

但文秀才依然不为所动,依然笑迷迷地看着陈华等三人。

陈华一听,有了当前上前两步说:“既然是秀才伯伯,那我就送一只兔子给你老人家。这字,我不认也罢。”说完,陈华从手中分出一只最为肥大的兔子,双手递到了文秀才的面前。

“小子,你不认识字”文秀才并不伸手接兔子,而是再次问道。

“秀才伯伯,小子就一个乞丐,这识不识字又有什么关系呢。”陈华双手捧着野兔,微笑着说道。

“咚”文秀才心里格登了一下,“天,这是一个乞丐说的话吗”熟知历史的文秀才突然想到了历史上那些巨擘枭雄,他们在落难时候的表现,也不过如此吧。

“那你可有名字”文秀才又问道。

“小子叫陈华,耳东陈,华夏之华”

“好一个华夏之华好,陈华,这兔子老夫收下了,不过,我可不能白收你的兔子。俗话说礼尚往来,我就把你的这些野味全部买了。如何”

“但凭秀才伯伯安排。”

“张屠户,你来估估,这些野味一共值多少钱”秀才向着远处一喊,原来那张屠户就是不满文秀才的那人。

“我来估价”张屠户手拿着个旱烟袋,紧三步慢三步地走了过来。

“对,你来估价。”文秀才见到陈华言语不凡,有心想帮一把,再说自己也不是消费不起这几样野味,便叫上张屠户来估价,更是堵住了这些闲人们的闲话。

张屠户用手摸了摸几个野物,“咦,奇了,怎么没枪眼呢”张屠户看了看三个乞丐一眼,未发现什么异常,想了想,就报了个价,“文秀才,150个大子。”

猜猜张屠户为什么会吃惊这些野物身上没枪眼这张屠户虽然只是个杀猪卖肉的,可他还有一个秘密身份,那就是垭口店的“袍哥”龙头老大。

四川的袍哥组织,是洪门的一个分支“哥老会”演变而来,因其反清,故称汉留或汉流。传说郑成功占据台湾反清,创“金台明远堂”,写金台山实录,由军师陈近南携人内地,目的在组织汉族同胞反清排满。路遇清兵检查,陈怕暴露,将金台山实录丢在海内。后被渔人捞得,川人郭永泰以重金购取,并据此书内容在永宁创立荩忠山,有会员四千多人,称哥论弟,仿天地会形式是为哥老会。后来仿金台山实录另定规章、切口、仪注,成书为海底海中捞出,又称江湖海底,因参与者多为散兵、游勇、矿工、船夫,便用诗经“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改称袍哥,同于川军相互之间称袍泽,这样更显亲密。而“汉留”这种别名,则来源于三国演义里关羽在曹营留旧袍的故事,寓意入会者反清奉汉之心。

“张屠户,你这个估价法,还真的以为老夫想占便宜这样吧,总价250文,小兄弟,你可愿出售”文秀才给的这个价,到是个实打实的价格,谁也不吃亏,还算帮了陈华一个小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