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女重生手札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赔礼道歉,然后惩罚武官们到文臣满意为止这样的事情南王是绝对不会做的。

盛怒之下的南王直接就下达了命令,将领事的文臣提进刑司,同样送上五十大板并且关押起来,如此以儆效尤。这下子南王境内所有的文臣心都凉了,不过更让他们心凉的还在后面。

那些被提进刑司的文臣们,全部都一命呜呼了。

南王的惩罚文臣觉得太轻了,而武官却是觉得太狠了。受伤倒是其次,那样在部下面前被责打的屈辱感却是十分的让人愤怒,而这些愤怒武官们全部都记在了文臣身上。南王不信任不喜欢文臣,所以刑司是由武官掌管的,这回南王将领事的文臣送入刑司,那不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情吗

五十个板子几乎已经去掉了文臣半条命了,之后连多余的事情都不用做,丢到又黑又脏又臭的牢里面几天屁股的伤口就开始化脓,再过几天人绝对就去了。

那些能够领事的文臣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人,即便是南王也不过就是打算给一个教训而已,完全没有想过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听到他们病逝的消息都完全傻眼掉。

南王也不是傻瓜,如果是傻瓜他也不可能做到南王这样的位置上来。他并不是不知道文臣的重要,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大儒名士的重要,也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人病逝的后果。

南王手下大儒名士被责打入狱后病逝的消息飞速的流传出去,外面闹的沸沸扬扬的。要知道这些大儒名士往往都是某一个学派的领军人士再不济也是一个高级成员,他们过世的消息可不像是之前一样只是惹到仁学一处,南王这回非常干脆的把整个文人界都得罪干净了。

只是外面再沸沸扬扬,南王的领地却是平静的异常。之前罢工的文臣们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做事,因为那些大儒名士离世而加重的工作量他们也毫无怨言的分摊掉。南王地界一如从前平稳的运行着,只是南王偶尔看着自己部下那些忽然变得温顺的文臣,心里面隐隐泛着寒气。

这个消息传到陆宁华手中的时候,陆宁华忍不住咂舌起来。这位南王完全是一个人才啊,这是向全天下演示怎么样自己害死自己吗不过这样倒也是更和陆宁华的意。

魏氏那边平稳发展,有岑钰王韶成贺三人在现在并不需要陆宁华多做关心,只要吩咐人做好后勤方面还有情报方面的事情就好了。

当初攻打相礼那种势如破竹的情况是不可能再一次出现的,而且魏氏并不好啃。当初王韶和成贺于陆宁华详细讨论过,如果是他们强势出击的话,占领五到六座城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在将魏氏俘虏的士兵还有土地百姓消化掉之前,再占领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如今即便是有和郑铭合作,两头夹击也不过就是在这一个数字上加一点而已。这个数量对于魏氏的领地百来座城池来说,并不算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前世郑铭到最后也没有把魏氏完全打下来,而是魏氏自己为了保存实力和郑铭投降了。虽说当时郑铭已经将魏氏打得只剩下一个州府了,可是那是魏氏最为核心的州府,郑铭若是真的攻打下来,没有个几个月十几个月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魏氏的权威和对这个州府的影响力,要完全统治估计要五年甚至于更久。

对付魏氏陆宁华并不着急,前世也是乱了二十余年才一统,这一世也不过是才开始而已。比人数的话,他们除了祖军匪军还有郑氏之外,其他的都差的不止一截。陆宁华他们的优势在于一个精字,最好不过稳扎稳打。

嘱咐了一声小心谨慎,陆宁华开始谋算起自己能在南王这一次的祸乱中获得什么样的好处。现在有陈氏的人在打头阵,浑水摸鱼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只不过还没有等陆宁华和童望师廉等人商量,在锦山上悠闲养老的荀佑就给陆宁华送了一封信过来,让她上山小叙。

荀佑对政事并没有什么兴趣,这一生除了最开始存过做官益民的心思之外,后面被大燕打击就在没有起过着念头。如今老了,就更是有些恹恹,几乎都是潜心在锦山上做学问教导人而已。

只是这一回南王闹的实在是太过分了,而且这一次死在刑司中的人还有一个还是荀佑的老友。

于是理所当然的,荀佑怒了。

作者有话要说:ghayy扔了一个地雷

斯蒂芬妮扔了一个地雷

感谢地雷

、95

荀佑并不是单纯某一学派的人,而是在很多的学派中都学习过,本来像是荀佑这样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的是蛮不讨人喜欢,可是在文化界里面,有才华才学品德的人是十分受人尊重喜爱的,所以实际上荀佑和一些学派的领导高层关系都很好。这一回南王处发生的事情陆宁华虽然没有告诉荀佑,可是荀佑的那些往来的朋友们却是给了他寄了书信。

对于陆宁华没有告诉他南王的事,荀佑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他们和岑钰师廉甚至于陆父陈或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单纯的钻研诗书典籍,若是和平时期参与朝政兼济天下并没有什么,不过这乱世他们这些大儒都是不会直接参与世事的。主要还是立场的问题,且不说效忠的主公是否品行端正,就说乱世必须的阴谋阳谋的手段,还有对臣民所必要的强征敛税都十分的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哪怕自己心里头很清楚是必须的也一样。

还有他们的学生也是一个问题,做到大儒这个位置上的,手里都有几十号几百号的学生,或许因为各自的理念或者家族的问题,在不同的主公下做事,他们这些做老师的如果是在别的主公下做事,那他们的学生到时候面对面又应该如何自处更何况年龄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像是年轻人一样有精力了。所以大多数的名士大儒都只是在自己所在的势力中挂一个号,不问世事而已。

南王手下倒是因为他王爷的身份有些例外,因为在他自立门户之前手中就有了固定的臣属,而那些大儒也已经在他手下做事了,再说挂号不参与就不切实际了,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这档子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