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689

分节阅读 6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微臣不敢,皇上英明睿智,什么事都瞒不过他老人家,一旦皇上知道了,微臣可要满门抄斩。”

刘禅没了主意,直叫:“这该如何是好”

那内侍道:“规矩如此,殿下着急也没有,香烧了不少了,殿下还是赶紧答答”说到这里突然脸上肌肉扭曲,两眼翻白,四肢不住的抽搐。

刘禅吓了一跳,叫道:“你怎么了”

那内侍口里流出白沫,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刘禅大急,叫道:“快来人,快来人。”

众人慌里慌张的抢了进来,见那人如此,知道抽风了,忙七手八脚的将他搭了下去。

监考拉下去急救了,这考场可就自由多了。刘禅指着一位匆匆的赶来的老师父,道:“这卷子上写得什么,我根本看不懂,你替我答吧。”

那老师倍感荣幸,将卷子恭恭敬敬的请到一边,看了看上面的题目,略一凝神,提笔在一张空白帛书上刷刷作答,过了良久良久,这老头总算将题目一一答完,其他几位老师凑在边上观看,捋须微笑,满意的点了点头。答题的老头将卷子和自己的答案都拿到刘禅跟前,道:“请太子殿子照着臣的答案在卷子上抄写一遍。”

刘禅大为纳闷,道:“你答都答了,还要我照抄一遍做什么”

那老师道:“是这样的,臣的笔迹和太子殿下的大不相同,皇上可是十分精明的,给他瞧出破绽就不太好了。”

刘禅缓缓的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很对,那我就照抄一遍。”提起笔来慢条斯理的抄着,那个机灵的内侍此时也在边上,见那卷子引经据典,答得头头是道,皱起眉头,道:“不妥,不妥。”

那老师颇为自付,听他这话,胡子翘得老高,道:“我这可是依据经典作答,有何不妥”

那内侍道:“正是如此,才显得不妥。”

那老师道:“这有什么不妥的难道是圣人的经典错了不成”

那内侍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想想太子不大聪明,这皇上是知道的,若是这份面面俱道、毫无破绽的卷子呈将上去,一定会引起皇上怀疑的。”

那老师道:“那依你之意呢”

那内侍道:“小的粗通文墨,不如就由小的来答。皇上一看答案文理粗浅,半通半不通,就不会怀疑了。”

那老师听他把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答案贬的一文不值,又听他说让他来答,还道他要抢替刘禅答题的风头,气得胡子直翘,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安得是什么心这里不需要你服侍了,赶紧给我滚”

那内侍向刘禅使了使眼色,盼他能明白自己的用心。

刘禅只要有答案抄就成,管他是深是浅,当下埋头苦抄,根本就没有注意他的眼神。不过这个小内侍从小到大都跟随他,形影不离,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他赶走,说道:“师父是皇上钦点的,他就知道皇上的心思,他的答案准错不了,你不可再多嘴多舌,否则我可要把你赶去了。”这句话即斥责了内侍,又留下了他,这个稀泥和的当真很有水平。

那内侍见刘禅根本没想到其中的危害,就一个劲的瞎抄,暗暗叫苦,可刘禅放话了,他倒也不好多说什么。过了良久良久,刘禅抄得手腕酸软,总算是把卷子给涂满了,累得满头大汗,道:“总算抄好了。”向那小内侍招手道:“走,咱们到御花园玩去。”站身起来,大摇大摆的走了。

几位老师哪里敢拦,低头看了看那份被歪七扭八的狗爬字填满的卷子,唯有苦笑。这不管怎么说,这场可怕的考试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混过去了,他们不用再抹脖子上吊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里。

这边刘禅和小内侍出来,在宫中东游西逛,一会在池塘边上喂鱼,一会在小院里偷窥宫女沐浴,倒也无忧无虑,甚是快活,总好过在宫殿里读那些一看就爱睡觉的劳什子书籍。逛着逛着,两人在靠近御花园的一处假山旁和一名新进宫的宫女不期而遇,那宫女一看他的服侍,就知道他是太子,有心飞上枝头做凤凰,赶忙跑上去献殷勤。

刘禅年纪即小,脑子又笨,不知道什么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喜欢玩乐,人越多他越开心,见一个宫女主动跑上来套近乎,还道自己魅力无穷,心中大乐,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聊着。刘禅脑子笨又不爱读书,阅历也是甚浅,讲起话来颇为无趣。可他是太子,既便他的话多么枯躁无味,听起来让人多想睡觉,别人也会装着十分爱听的样子,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是发出嗡嗡啧啧之声,以表示他讲的好极了。那宫女一丝不苟的执行拍马屁所须遵循的一切步骤,没两下就把刘禅给捋直了,哄得他十分高兴,哈哈大笑。

古时人君年十五而生子,历史上的刘禅在十五岁上就娶了张飞的闺女,这时他已接近娶妻生子的年龄,对男女之事也就在似懂非懂之间,只觉那宫女清纯可人,比自己宫里那些对自己唯唯诺诺,脸也不敢抬,话也不敢说的陈年宿货要好一百倍,想将她要到身边服侍自己,当下询问姓名。

那宫女心中大喜,上赶着将名字说了。刘禅点点头,道:“你现在谁的手下当差”

那宫女道:“奴婢才刚进宫不久,被分在御花园,负责修减花草。”

刘禅道:“这叫什么活啊改明儿我跟你们的首领说说,把你要到我身边。”

那宫女乐得几欲晕去,道:“多谢殿下。”

刘禅道:“你可有什么要紧事要做”

那宫女道:“今天的活奴婢都做完了,也没什么事。”这会别说没事,就算是有十万火急的事,也得先放放再说。

刘禅道:“那好,陪我四下走走。”

那宫女大喜道:“好啊。”

刘禅在前,宫女在后,两人一前一后的上了一道回廊,刘禅想和她说话,还得回头,觉得甚为别扭,叫他到自己边上来。那宫女能和刘禅一道压马路,已出望外,哪敢再奢望其他说什么不敢和他并肩而行,再三推托。

刘禅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为人和善,虽以太子之尊,却没有半分架子。这脾气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可说甚好,可对统治者来说,就显得无益而有害了。统治者最要紧的就是要保持着威严,让别人觉得君主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若是太过和蔼可亲,下面的人猖狂起来就容易蹬鼻子上脸。虽然这个脾气对招降纳叛来说,可谓甚好,可是管起人来,那就差劲之至了,来来嘛,一个又笨又没人会怕的皇帝可不就只有任人欺负么由于他为人随和,是以不喜宫中的繁文缛节,在东宫时就三令五申,让宫女内侍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不必拘礼,见那宫女对自己执礼甚恭,不高兴了。那宫女觉察到他不痛快了,这才硬着头皮走上前来。

刘禅转嗔为喜,和那宫女并肩走着,有说有笑。就这么着,三人两前一后,从东逛到西,从南溜到北,渐渐的逛到柏梁台,远远的望见有几个人站在台下议论者什么,其中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老子刘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