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583

分节阅读 5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商量此事。谁不希望长生不老说在心里话,朕春秋已高,而太子年幼,现在朕最怕的事情就是有朝一日撒手人寰,皇太子年轻识浅,不知治国,误了朕的大事。朕想多活几年,用心教导皇太子为君之道。待皇太子长大成人,朕再传位给他。这样江山有了接班人,朕也可以放心去了。出于这个想法,朕派人前往东海求仙,这也人之常情。元常,朕也知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五次求仙死了不少人朕也很难过,可是朕现在就这么一个心愿,你就让朕胡作非为一次,别把进谏了。”

钟繇道:“可是”

刘备道:“没什么可是的。朕意已决,今后再有敢言此事者斩”

钟繇吓了一跳,接下去想要说的话不待他忘记,十分自觉的跑到了爪哇国去了。他向诸葛亮使了个眼色,希望他和自己一起上,拼着一死,也要让刘备打消此念,这人说什么也不能再死了。

也不知诸葛亮是没看见他的眼色,还是慑于刘备的淫威不敢乱放声音,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钟繇知道满朝文武之中,能影响刘备决定的就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便是贾仁禄。既然诸葛亮不发表个人意见,他只好去求贾仁禄。其实他也不想想贾仁禄最怕死,又怎会和他穿一条裤子

当下他向贾仁禄望去,只见他正低头打着磕睡,显然连刘备的话都没听到,自己求他帮忙,明显是问道于盲了,暗暗叹了一口气,心底有一声音响起:“汉室将亡矣”

刘备向工部尚书糜竺瞧了一眼,冷冷地道:“对于这事,你就不想说些什么”

糜竺吓了一跳,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刘备道:“朕可听说吴国所造的大海船能乘风破浪,远涉重洋,航行到我们根本无法想像的地方,如朱崖、夷州、高句丽,扶南、林邑等地。海上什么时候没有大风,为什么他们的海船遇风不沉,而我们的海船在海上遇到一点点风浪就船毁人亡。你身为工部尚书,主管船只建造,对于这事,难道就不想和朕解释解释。”

糜竺对造船也是个门外汉,刘备想要求仙,要他造大海船。他因为糜芳之事愧对刘备,虽然糜芳在邺城之役后又回到了汉朝的怀抱,但他每念及此事,心里都和吃了只苍蝇似的。他总想着做一两件大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如今总算是逮到了个机会,接了圣旨之后。他立马去请当时全国最好的工匠连夜赶工。可是北人乘马,南人乘船,这是上天给当时中国人定下的铁律。北方人终日都和马打交道,见过大海船的人都是凤毛鳞角,想要找到精擅造船的工匠也和走蜀道一样,难于上青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可能是上天被糜竺的执着所打动,给了他一些狗屎运。他费了一番心血,还真找了几个。这大海船在工匠的努力下也如期完工,在小湖泊里试航了几次,下水后没有立即散架,看来质量上没有问题。糜竺什么也不懂,见船只在水面上运行如飞,很是高兴,下令重赏工匠。工匠收了钱,施施然跑路,从此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刘备见海船造好,也很高兴,重赏糜竺,跟着令人乘船出海求仙。哪知这种豆腐船在小湖泊里行驶的似模似样,一到海上,可就没那么听话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在风浪不大的情况下,倒还能将就。可一遇到大风,该裂的地方裂,该漏的地方漏。船上的方士水手还来不及逃命,水便哗哗的涌了进来,众人逃命不迭,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栽进水里喂了鲨鱼。失败一次之后,糜竺吸取了教训,再次挑选工匠时就认真不少。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工匠想要骗倒他这个门外汉,总是会有办法的。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闹到后来,连他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海上有什么水鬼海妖在作怪了。刘备要他解释,可他也是受害者,心里憋着一肚子委屈,藏着一肚子疑问,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有一言不发,给他来个闷声大发财。

刘备道:“你拿着朝廷大把俸禄,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养你何用”糜竺也是从一开始就追随刘备出生入死的几个老人之一,按理刘备不该办他,可是为了自己求仙,已经死了五千多人,这黑锅要是没人来背的话,他的名声可就全搞臭了。贪心的人为了钱可以出卖老婆孩子。他为了清白名声同样也可以,为了名声,老婆孩子也可以不要,何况区区一糜竺呢

糜竺吓得浑身发抖,牙齿打架,一个劲的磕头,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刘备向他瞧了两眼,一咬牙,道:“来人”

贾仁禄突然睁开双眼,叫道:“且慢”

刘备道:“不打瞌睡了”

贾仁禄嘿嘿一笑,道:“这事不能怪糜大人。北方人连乘船水战都不擅长,如何擅长造船造出来的船在海上遇风失事也是很正常的事。皇上要因此事定糜大人的罪,怕是难安众心。”

刘备缓缓的点了点头,道:“子仲,朕本想罢了你的官,交有司议罪。可仁禄说的也有些道理,看在你往对朕忠心耿耿的份上,就饶过你这一次。不过为这事已死了五千余人,不处分你,难塞悠悠众口。这样吧,朕将你连降三级,仍主工部之事,倘若再有纰漏,你小心则是”

糜竺接连磕头道:“多谢皇上不杀之恩。多谢皇上不杀之恩。”他也知道交有司议罪意味者什么。这案子可关系到五千条人命,不管由那个衙门来审,都是个死。心想要是没有贾仁禄求情,自己肯定是死定了,看来散朝之后得备上一份厚礼,好好的谢谢人家。这礼要是不送,今后再有这种事,他可就不一定再为自己开脱,自己可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备不再理他,对贾仁禄道:“仁禄,尊夫人是个商人,路子广,这事你来替朕想想办法。如有什么需要,只管向朕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给朕请到能造海船高人。”

贾仁禄心想:“凡是替人擦屁股的事情,最终总会落在老子头上,看来老子还真成草纸了。”道:“臣遵旨。”

刘备摸了摸额头,道:“昨天喝了不少酒,今天还有些头痛,今天的早朝就到这”

突然间,一名内侍踉跄进殿,道:“启禀皇上,出出出大事了”

刘备心中一凛道:“你先别慌,有什么话慢慢说,出什么大事了”

那内侍定了定神,道:“燕王曹植特使荀攸大人,到了新安附近,突然染病身亡。”

刘备吓了一跳,险些坐到椅子下面,道:“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内侍道:“荀攸大人奉命出使大汉,到了新安附近,突然染病身亡。”

刘备泣道:“公达可是一代人杰,怎么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走了”

诸葛亮道:“公达年事已高,受不了长途跋涉,就此辞世,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唉,世上又少了一位经世大才,怎么让人痛心疾首。”说着也掉了几滴痛泪。

刘备道:“公达出使我国,在半道上辞世,这事可大可小,万万马虎不得。新安县令可有表章 送来”

那内侍道:“有。”

刘备道:“快拿与朕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