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564

分节阅读 5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因如此,它和匈奴大为不同。匈奴历经千百年的演变,相互兼并,弱肉强食,已成为一个大帝国,有正式的首领单于,相当于咱大汉的皇帝,有权杀人脑袋,打人屁股。其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什么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等官职来管制诸部,达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之效,这些官职当然都是由单于任命的。而鲜卑则不然,它是所有居住在鲜卑山部落的统称,没有正式首领,以其说鲜卑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一个族群联盟。鲜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诸部林立,无所统属,各不相下,相互间内讧不断,战乱频仍,这也就是鲜卑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屈于匈奴之下,受其役属,怎么也抬不起头来的原因。”

“先汉时期鲜卑几乎名不见经传,只是个屈膝于强大统一的匈奴帝国下的小部族。鲜卑登上历史舞台还要从后汉说起。后汉初,鲜卑族从属于匈奴,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一年,大汉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收其地,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部落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光武皇帝,光武皇帝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

“其时大汉在北方的主要敌人还是匈奴,匈奴自恃强盛,不服王化,屡侵中国,举朝上下都对其十分重视。可正因如此,朝中官员只顾对付匈奴,忽视其他部族,给其他部族以可趁之机,乘机坐大。鲜卑就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不过事关大汉对外政策,臣不敢妄加评论。和帝永元年间,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乘机离开自己原先住的那块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烂地,迁徙到水草肥美的匈奴故地。当时匈奴并没有全部逃散,留在故地的尚有十余万部众,因单于逃亡,无所从属,见鲜卑人来了,便自号鲜卑,跟在他们屁屁后面混,这些部落和鲜卑人通婚,逐渐被鲜卑人同化。鲜卑一下子得了十余万人,由此强盛,开始侵扰中原。臣刚才说到,鲜卑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族群,它虽然离开了鲜卑山,到了匈奴故地,但诸部林立的局面仍没有改变,自己部落内部甚是团结,亲如兄弟。可部落与部落之间却视为仇敌,一见面就打打杀杀,是以当时鲜卑虽然进犯中国,为害倒也不大。”

“桓灵之世鲜卑出了一个不世出的英雄檀石槐,他凭借以生俱来的武勇智谋,打平鲜卑诸部。哪个部落不服他管制,他就拿着西瓜刀,打到那个部落不敢再放声音为止。由于檀石槐部众骁勇善斗,而且他为人廉直,对诸部一视同仁,无所阿护,诸部畏服,共同推举他为鲜卑诸部大人。一度混乱不堪,内战不止鲜卑终于出现了一个强大而统一政权,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后,设王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啜仇水上,立法教民,兴利除蔽,鲜卑东西部大人尽皆隶属于他,兵马甚盛,控弦二三十万骑,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占匈奴故地,领土面积东西长一万二千余里,南北宽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那时桓帝在位,听说檀石槐他老人家混得有模有样,人五人六,渐渐威胁到他的统治,不由的心里害怕,派遣使匈奴中郎将张奂领军攻打,结果吃了个大败仗。桓帝见打他不过,无法用武力压服,便退而求其次,派使者带着玉制大印到鲜卑王庭,封檀石槐为王,并打算和他和亲,将宗女嫁给他。”

刘备听到这里,眉头一皱,伸手在案上轻轻一拍,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桓帝仅因区区一场败仗就畏敌如虎,竟不故后人议论及祖宗基业,封藩邦蛮夷为王,还要同他和亲,示弱之极,简直就是丧权辱国,丧权辱国无怪乎近年来鲜卑人妄自尊大,目无汉人,寇略边境,致使边境狼烟四起,殆无宁岁,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定了定神,怒气稍解,笑道:“你说的这些,朕有些知道,有此竟一无所知,看来你也不是整天都在这个那个,还是有读些书的,很好,很好。你接着说吧。”

贾仁禄嘿嘿一笑,接着道:“檀石槐这人果然不同凡响,比匈奴那些流氓单于要来的有见识的多。他看出了桓帝外强中干,没几天蹦头了。既不接受汉朝封号,也不同意和亲,继续和汉朝为敌,派遣人马化整为零,寇掠边境。皇上,您可别为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鲜卑在檀石槐的领导下,真正实现统一,内部铁板一块,毫无空隙。”

刘备沉吟道:“难道不是这样吗”

贾仁禄道:“不是的。檀石槐建立的政权,和周朝分封制政权也差不多少,周初确立分封制,将一整块好好的地盘,分成百八十块,和狗啃似的,由各个诸侯王治理。周王是天下共主,有权调动诸侯军队,却一般不插手诸侯内部事务。檀石槐也是如此,他只是鲜卑各部名义上的首领,权力可以说有限的紧,他仅仅只能调动各部人马,至于各部官吏任命及内部事务处理,都是由各部大人说得算,他是插不上手的,这一点比起匈奴单于来可就差得远了。正因如此,他为了均衡各部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让他们为了点营头小利,自己人先和自己人掐起来,于是将领地一分为三,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为东部,居住弥加、阙机、素利、槐头、宇文、段等等二十几个部族。从右北平往西至上谷为中部,居住柯最、阙居、慕容等十几个部落,从上谷往西至敦煌,为西部居住置什么落罗、日什么推演,宴什么游等部落。唉,这些什么狗屁部落的名字真难记,老子前后记了八百遍,还是没记住。”

诸葛亮笑道:“那三个部落是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

贾仁禄笑道:“对的,对的,就是这三个部落。”

刘备道:“好家伙,这是什么名字啊如此拗口,反正朕是记不住,哈哈”

贾仁禄接着道:“灵帝时,檀石槐见大汉日益衰弱,更加猖狂,遣大队骑兵寇略幽并二州。边境诸郡,每年都要遭受他们的侵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备就出生在幽州涿郡,听他说到这里,登时想起小时候鲜卑骑兵攻打涿郡杀掠人民的往事,他亲眼见到一个鲜卑骑兵将一个小孩杀死,并残忍的将他的肠子挑了出来。想到这里不由双眼冒火,伸手在案上重重一拍,却不说话。

贾仁禄接着道:“熹平六年,灵帝遣护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和匈奴南单于出雁门塞,三道并进,攻打檀石槐。檀石槐率部众迎战,大败我军,数万兵马,只回来了十分之一,惨啊经过这两场大的败仗,汉朝不再对鲜卑用兵。鲜卑屡胜则骄,整日鼓捣生孩子,部众越来越多,光靠打猎放牧,已不能满足他们要求。于是檀石槐便开始为部落的生计考虑,努力发展生产,也无心在大规模寇略汉境了。檀石槐死后,他的儿子和连接位。虎父有时也能生出犬子来,和连和他的父亲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和连又贪财又好色,断法不平,有西部鲜卑不满和连统治,集体叛离,自立门户,刚刚统一起来的鲜卑诸部,又走回大起内讧的老路上去了,檀石槐看来还真的是死不得。和连在灵帝末年攻打我大汉的北地郡,被北地郡一农民当成偷马贼给射死了。和连死后,他的儿子骞曼还小,他老哥的儿子魁头接位。后来骞曼长大,和魁头争位,两方谈判破裂,便拿起西瓜刀大打出手,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这一仗最终导致鲜卑内部彻底分裂,所有部落都脱立魁头控制,自行其事。魁头死后,接位的就是那个已成刀下之鬼的步度根。步度根只是名义上的鲜卑共主,其实谁也管不了。这就和东周列国的情景十分相似,东周时,周王只能管理洛阳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出了这个地方,他的政令就如同废纸一张。齐、楚、晋、秦、鲁、郑、陈、蔡、卫、曹、宋等等诸侯国各行其是,相互兼并,战乱一直沿续到秦灭六国为止。鲜卑也是一般,刚才我念到的部落就已经有十几个,还有一堆是我没念到的。轲比能灭了步度根,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小步,真正的战斗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皇上暂时不必担心他会成第二个檀石槐。”

刘备沉吟道:“哦,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贾仁禄道:“嗯,刚刚开始。”

刘备道:“步度根虽然懦弱,好歹是鲜卑名义上的共主。轲比能杀了步度根足以震慑诸部,还有哪个部落敢不服他”

贾仁禄道:“鲜卑大小部落近百,要想统一这些部落,谈何容易,据臣所知,鲜卑诸部中,不服他的大有人在。檀石槐死后,西部鲜卑叛离,这些部落地广兵强,既不服步度根,也不服柯比能。更主要的是柯比能没有他们强大,也拿他们没有办法。西部鲜卑叛离后也发生了分裂,其中一支远窜到凉州北面大沙漠中,称河西鲜卑。这片地方大都是不毛之地,柯比能肯定不感兴趣,不会对他们下手的。另一支则跑到阴山以北的匈奴故地居住,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拓跋鲜卑,这支鲜卑可是有百神呵护,前途不可限量,命自然硬的很。轲比能想要灭他简直就是痴心枉想,不自量力。所以北面这一路,轲比能无论如何啃不动,而且还不敢惹他们不高兴。剩下就只有东面这一路了,其实这一路也一样不好啃,只不过足以改变历史,震惊天下的几个部落,势力都还不大,山中没有老虎,还是有可乘之机的。现阶段东部鲜卑中势力最大的就是素利部。轲比能在右北平上谷一带混的时候就和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轲比能将王庭迁往弹汗山就可以看出他要对素利用兵。上次皇上既没听孔明建议出兵帮助步度根,也没采纳微臣的建议用匈奴来制衡鲜卑内乱,致使轲比能坐大,使他有了同大汉一拼的实力。如今他和素利之间的争斗,皇上不能再坐视了。若再坐视,轲比能灭了东部鲜卑,就有实力和拓跋河西鲜卑一较高下了。一旦他统一了鲜卑各部,这个势力可不知要比檀石槐时要强大多少倍,我大汉正在对吴魏用兵紧要关头,可无法同这样强大的势力抗衡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