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560

分节阅读 5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仁禄来,就是有几件大事想要和他商量,见他如此,摇头苦笑,道:“仁禄,朕每次在朝堂上见到你,总觉得你像是怎么睡不够似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贾仁禄心道:“老子在现代养成了一个习惯,没到深夜一两点,说什么也睡不着。来到三国后,就算晚上实在没什么事可做,也要找些事情来干到三四更天方才睡觉。睡得晚自然就起得晚,哪像你们戌时就熄灯睡觉,卯时自然起得来。”道:“嘿嘿,这个这个那个哪个臣晚上都顾着这个那个了,没怎么睡觉了,所以这时候就有些想睡。”

刘备沉吟半晌,总算明白“这个那个”是什么意思了,一脸坏笑,道:“你小子这身子早已不是自己的了,你肩上可是挑着中兴汉室的万钧重担,可要多多保重啊”

贾仁禄老脸一红,道:“一定,一定。微臣下次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刘备笑道:“狗改不了吃屎,要你小子早点睡觉,估计甚难,朕也不强求。今天朕可有几件大事要和你商量,你可得给朕打起精神。”

贾仁禄嘿嘿一笑,不再说话。刘备道:“乡试照惯例当在三年前举行,可那时仁禄正在对邺城用兵,为了确保此役必胜,举朝上下全力以赴,转运粮草,调拨军队,增补官吏,忙得是焦头烂额,实在没有精力再处理这当子事了。再者其时兵荒马乱,疆界变迁,也对生员应试造成很大困难,是以朕下旨暂停科举,具体恢复日期,朕再另行通知。经过两年休整,大汉国力蒸蒸日上,基业日益稳固,加之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粮食比年大熟,国库充盈,粮积如山,百姓安居乐业,军中士气高昂。新归顺地域的所有官吏也均已重新委派,当地老百姓也渐渐适应大汉的体制。凭此国力,一统天下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了,可打天下易而治天下难,孔明曾对朕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朕每每思及桓灵乱世,未尝不痛心疾首。要想治理好国家,贤臣显得犹为重要。这事不能再拖了,朕打算恢复科举,兹定于下个月于各州举行乡试,朕希望这次多选几个贤才出来,希望有司用心办事,不要让朕失望。”

群臣齐声应道:“臣等一定努力为国选才,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备捋了捋胡须道:“嗯。仁禄,这制度是你提出来的,你这个司空也不能给朕闲着,躲在一旁看笑话。这几日早朝后你便到中书省议事堂,就此事和孔明、元常等人好好合计合计。朝中文武就属你鬼点子多,你要有什么建议想法,也别给朕憋在肚子里,都提出来,好的咱就用,不好的咱也可以改进。”

贾仁禄一脸郁应道:“是。”心想:“本来早朝后,回去还可以继续睡懒觉。现在可倒好,出了朝堂还得进议事堂,咱还有啥时间睡懒觉”

刘备象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不再理他,道:“这事就这么着了。还有一件事,要和诸位商议一下。适才朕说了如今国库充盈,粮积如山,军中士气高昂。一统江山此其时也,当然江南险远,又有长江天堑,孙氏赖以抗衡中国,不服王化,至今以历三世,一时倒也难以平定,可以先放一放。曹丕篡汉自立,其罪莫大,不可不讨。如今他窜身青徐,若任由他坐大,后患无穷。朕打算先平魏国,再徐图灭吴。日前朕与和孔明、元常等人合计过了,他们也都认为该当如此,这事不用再议了。当初魏国将豫州淮南之地割给吴国,表面上是着大笨旗,丧权辱国,可现在看来却是一着妙着,当时出这个主意的也不知道是谁,当真聪明的紧。豫州淮南之地,既割给东吴,如何防守,便由东吴去操心了,而原选防守两地的近二十万魏兵,则被曹丕用来重点防守下邳及历城二城,扼我进兵之路。这该如何灭魏尚费踌躇,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底下群臣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刘备道:“仁禄,你怎么看”

贾仁禄道:“青州之险可以说尽在历城,历城北有济水,南有泰山,一夫当之,万夫莫开。而下邳是徐州冲要,皇上曾任徐州牧,对那里自是十分熟悉,不用臣在浪费口水了。如今曹丕集中优势兵力守此二城,可谓万无一失,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备道:“嗯,朕也知此事甚难,所以才来问你。不过要你马上就想出破解之道,也是强人所难。嗯,朕给你三天时间好好想想。”

贾仁禄嗫嚅道:“三天”

刘备笑道:“怎么,你嫌三天太多,那就一天好了。”

贾仁禄一脸郁闷,道:“不多,不多,还是三天好了。不过这事臣要集中精神,这中书省议事堂”

刘备笑道:“就你滑头。中书省议事堂你暂时不用去了,等想到主意再说。”

贾仁禄跪倒磕头,道:“臣遵旨,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备哈哈大笑,道:“还有一件事,也得由你来拿主意。”

贾仁禄脸上愁云惨淡,眉着紧锁,暗骂:“他妈的,今天的屁事怎么这么多”说道:“哦,是什么事呢”

刘备道:“是这样的。原先强大的鲜卑早已无昔日辉煌,内部分裂,大起内讧。其他部落也就罢了,轲比能和步度根这两个部族各不相下,相互间大小战事不断。”

“轲比能出身低贱,本来不配做首领,不过他为人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深得部众爱戴,部众共同推举他为大人。他所领部落原先也不甚强大,只因邻近幽州,袁曹争锋时,不少中原百姓为避战祸逃往轲比能所部,带去冶铁锻造等先进技术及文化知识,轲比能所部学会如何制造兵器铠盾,如何用旌旗鼓节等物步署军队,发号司令,战斗力大大提高。所向皆捷,接连吞并附近不少小部落,逐渐成为鲜卑诸部中最强大的一支。”

“而檀石槐后人,鲜卑名义上的首领步度根为人懦弱,御下无方,阿护亲党,断法不平,部落日渐衰微。他麾下诸部大人不满他所作所为,纷纷背叛,率部众归属轲比能。轲比能得了这些部落,实力大增。他雄心勃勃,想要像檀石槐那样统一鲜卑诸部,于是主动出击,攻打步度根。几场大战打下来,步度根屡战屡败,众叛亲离,领地丢失大半。如今他率残部退保阴山南麓盛乐,并遣使进京,纳贡称臣,希望大汉能够派兵助他消灭轲比能。就在步度根表上称臣的同时,轲比能也上表称臣,提出的要求和步度根差不太多,他希望大汉派兵助他们打败步度根。两部使臣同一天到达,所提要求又是如出一辙,朕心里好生为难,不知是否该插手异族纷争,又不知到底该帮谁仁禄,你替朕拿个主意吧。”

贾仁禄不假思索,道:“肯定不能帮轲比能。”

刘备道:“哦,那就帮步度根”

贾仁禄道:“皇上好像和大臣们商量过了吧,不知他们是如何看的”

刘备摇头苦笑,道:“那日朕就此事和众文武商议。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到散朝时兀自没个结果。那些话朕不想再重复了,你们自己说说吧。”

钟繇道:“鲜卑强盛之时,常与匈奴狼狈为奸,兴师入寇,抢夺财物,杀掠人民。边境狼烟四起,殆无宁岁。今天幸鲜卑分裂,轲比能、步度根自相攻杀,此大汉之幸,万民之幸。臣以为不救为当。”

钟繇话刚出口,底下便有不少大臣,低声附和。刘备缓缓点了点头。

诸葛亮道:“倘若步度根为轲比能所并,轲比能内无祸患,必向外扩张,入侵中原,这对大汉来说又何幸之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