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526

分节阅读 5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僚瓜分他的家产。

第555章三省六部

这边刘备还不知道马超已经脱险,仍在河西村附近乱走瞎找,犹如没头苍蝇一般。这牛超、羊超就找到不少,马超却说什么也没瞧见。这日一早,刘备在高虿的屋中召集众将议事,命御林军马扩大搜索范围,上自洹水上游莽莽丛林,下至祁山脚下各座村落,铺上一张大网,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将人给找出来。

正发号司令间,忽有流星探马来报,说汉军攻下邺城,曹丕出逃,汉家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又重归大汉所有,邺城留守诸将也已扫除宫室请刘备莅临指导,发表重要讲话。

刘备一听之下,心花怒放,乐得险些从椅子上蹦将起来。邺城城高池深,精兵云集,谋臣猛将多得不可胜数,又有曹丕亲自坐镇,实可说是固若金汤。没想到这根天下间最难啃的骨头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生生的给贾仁禄这只老狗啃下来了。而且汉军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围而不打,没有敌人交过几次锋,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以这样小的损失,拿下一国之都,这样漂亮的战役在历史上可不多见。刘备欢喜之余,心中的震骇更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同上次决水灌晋阳相比,这次贾仁禄攻打邺城即不波澜壮阔,也不惊心动魄,可不知怎地,刘备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怦怦乱跳。原先他攻打洛阳也好,汉中也罢,城中守将甚是平庸,和他不是一个档次,他可以胜,换了别人也一样可以,没什么牛好吹的。而晋阳、邺城都由名将守把,原本毫无空子可钻,可他偏偏无中生有,硬是找出了空子,克成大功。刘备心里总算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什么城池是他打不下来的。”这个结论实在太可怕了,孙子曾曰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按孙子的话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说白了就是能不打最好不打,实在逼得没有办法这才硬着头皮上,由此可见古时要攻一座城有多难。可如今攻城到了贾仁禄手里竟成了一门艺术,刘备当然不知道贾仁禄心里装着古今中外不少攻城案例,见他攻城时花样繁多,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不禁吓得心惊胆颤,屁流尿流。古代君王费尽心神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就是为了抵御外敌,而城墙对贾仁禄来说,就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摆设,白白浪费大量民脂民膏,却一点屁用也没有。

刘备这些年来花了不少力气整饬长安城防,现在长安和李傕郭汜作乱那会已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长安破败不堪,人口稀少,市井萧条,不像是座城,倒像是个驻军的堡垒。而如今的长安城池坚固,人口绸密,商旅云集,好不兴旺,昔日的辉煌虽未尽复,却也已差相仿佛。可是凭这样城防能不能挡得住无孔不入的贾仁禄,刘备心里也是没底。他越想越怕,欢喜之情转瞬间便荡然无存。自从贾仁禄屡屡活用史记,克敌制胜之后,这本书已不知被刘备翻了多少遍了。每当他读到韩信、彭越等人的列传,都是扼腕叹息,心想高皇帝以渺渺之身,起兵诛暴秦,灭项羽,一统天下,古往今来的帝王,怕是少有其匹,可他晚年却大杀功臣,给自己倾尽一生所绘的杰作上添上了大大一道败笔。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英才,当真让人痛心疾首。

此时他总算是明白高皇帝当年的心情了,这一个人要是太过厉害也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既可以帮你打下锦绣江山,同样也能将它毁去。当年韩信为刘邦打下尽三分之二的天下,功劳赫赫,连刘邦也不得不说他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都别说他,当时除诸侯王外战功最多的要属曹参,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他之所以能立如此多的战功,就是因为他总跟在韩信屁屁后面混,捞到了不少好处。连司马迁也不得不在史记里这样写道:“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淮阴侯就是韩信,连跟在韩信屁屁后面混的曹参都有如此功劳,韩信的功劳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怎能不遭刘邦之忌。天下一统时,刘邦春秋已高,行将就木,自然要为他的儿子打算,像韩信这样的人除了刘邦谁也降不住,倘若刘邦哪一天中道崩殂,韩信不满他的接班人,造起反来,哪还有人能顶得住这样的眼中钉自然要在有生之年除去。

刘备想到这里背上汗水滚滚而下,衣衫尽湿,如今他的情况比刘邦还糟,刘邦年事已高时,好歹有子成人。而自己今年已五十有二,离嗝屁的日子不远了,自己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一统还在未定之天。而太子刘禅年方七岁。一旦自己驾鹤西游,贾仁禄还有谁能降得住当然自己待他恩重如山,他说什么也不会造反的。可是刘禅将来会对他如何,谁也不知道。若是很好,还则罢了。若是稍有得罪,那可就捅了个大篓子了。最可怕的事,他官爵已没法再升,刘禅就算想对他好,也无从谈起。可要得罪他,那却容易的很。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说什么也不能让心爱的儿子总是生活在无限恐惧之中。可是现在就除了他,说句难听的叫“卸磨杀驴”。既对统一大业不利,又会引起大臣不满,须当想一个妥善的法子,既不损害自己的名声,又能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世上本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他在厅中转了一圈又是一圈,头也大了圈又是一圈,还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其实两全其美的法子不是没有,只不过不是他这智商能想得出来的。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堪称皇帝的典范,他亲手打下锦绣江山,又开创贞观之治,就连对待功臣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他晚年时,跟随他打天下的老将已死得七七八八,不过却有一个最厉害的角色还活着,那便是李绩。李绩便是隋唐演义里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与诸葛亮相比的军师徐懋功,这样的人造起反来能量有多大,李世民心里当然清楚的很。他也怕自己的儿子降不住他,到时捅出篓子来,局面不好收拾,但杀害功臣的事他却说什么也做不出来。于是他费尽心神想出了一个天下绝伦的主意来。他在自己快不行的时候,突然传下一道旨,胡乱罗列了几条罪过,将李绩贬到偏远山区去做一个芝麻绿豆般大的小官。满朝文武都以为李世民生命垂危,病入膏肓,脑袋烧糊涂了,这才下此乱命,无不长吁短叹。只有李绩一人明白他的心思,屁颠屁颠的卷起包袱到山区上任了。过不多久,李世民驾崩,新皇李治即位,他觉得李绩无端被贬,甚是可怜,不但将他重新调回中央,还给他加官进爵。李绩蒙受不白之冤而被李治平反昭雪,自然对他死心踏地的钦服,又如何会造反退一万步来说,既便李绩包藏祸心,起兵造反,老百姓见新皇帝对他这样好,而他还敢造反,自然不会支持他,这反又如何造得成这就是李世民想出来的妙计,这样对待功臣,既保全了功臣的令名,又消除了隐患,岂不是两全其美,只可惜刘备是个木鱼脑袋,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样的主意来。

他正厅中已来来回回走了不知多少圈了,正烦躁间,忽听内侍一叠连声道:“皇上,皇上。”

刘备回过神来,道:“什么事”

那内侍道:“邺城诸将已备好法驾,请皇上驾幸邺城,指示机宜。”

刘备点了点头,转身向厅外走去。

邺城太极殿中,刘备自内而出,在御椅上坐下,百官跪地磕头,三呼万岁,礼毕,刘备问道:“仁禄呢,怎么进城的时候就没看到他”

郭淮道:“启禀皇上,骠骑将军听说程昱向南逃了,大为着急,亲自领军追了上去。”

刘备挠了挠头,笑道:“这个仁禄,做事总是稀奇古怪。程昱又不是曹丕,要他亲自去追么”

郭淮道:“臣也是这么问骠骑将军的,骠骑将军说,程仲德诡计多端,用兵很有一套,这样一个人才,可不能白白便宜曹丕那王”当时贾仁禄的原话是:“不能白白便宜曹丕那王八蛋。”可这三个字根本不是在朝堂这种庄重的场合上说的,郭淮顺嘴说出了一个“王”字,立觉不妥,忙将下面两个字吞进肚里,接着道:“说什么也要将人给皇上拉来。他还说汉初萧何月下追韩信,引为佳话。他也要来一出贾福拍马追程昱,让世人传为美谈。”

刘备若有所思,自言自语:“仁禄念念不忘为朕招揽人才,好的很。”

忽听殿外一个暴雷也似的声音叫道:“大哥,你可算来了。俺老张有一件要紧物事,要当面交给你。”说话间那人一阵风似的卷进殿来,正是张飞。

刘备笑了笑道:“你又干什么去了”

张飞叫道:“军师叫俺去抓曹丕来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