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412

分节阅读 4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都等情一一说了。最后道:“没有他,朕也就没有今天,更不可能当上皇帝。你说说,朕这样赏他难道赏错了么”

刘贵妃道:“没想到他竟立了如此多的不世奇功。呵呵,依我看如此赏他还是算是轻的了。”

刘备笑道:“谁说不是呢。他立了许多大功,件件该赏,到如今朕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赏他了。”

刘贵妃目视薛珝,薛珝会意令左右退下,自己也识趣的退了出去。刘备问道:“你有什么话想说”

刘贵妃道:“臣妾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想问问皇上。”

刘备问道:“哦,什么问题”

刘贵妃道:“臣妾自幼颇读史书,发现历史上的大功臣没几个是善终的,当初的韩信、彭越、英布最不必说了。卫青晚年也是深受武帝猜忌,郁郁而终。还有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买了一车当地特产薏苡来治风湿,回程途中马援病死。这时便有小人乘机进馋,说马援南征时,暴敛于民,搜刮了一车珍珠,终饱私囊。光武皇帝勃然大怒,下旨彻查,马援家人不明所以,竟不敢将马援葬入祖坟,而是将他草草埋了。马援夫人为此六次上书,这个冤案方才平反。薏苡和珍珠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光武皇帝如此聪明,竟也会被蒙在鼓里我看他是心知肚明,却不愿明白其事罢了。所以臣妾一直再想,一个人功劳太大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刘备笑道:“一个人功劳大了,对国家的贡献自然也就大,自然是好事。”

刘贵妃道:“嗯,他们辛辛苦苦为国家驱除外侮,安抚百姓,可到头来却不得好死,对国家是件好事,对他们自己来说,却一件大大坏事。”

刘备缓缓地点头,道:“可朕毕竟不是高祖,也不是孝武皇帝,不会像他们那样对待功臣的。”

刘贵妃道:“呵呵,请问皇上的功绩比得上高皇帝、孝武皇帝么”

刘备道:“高皇帝开创江山,孝武皇帝驱逐匈奴,均有大功于后世,朕何德何能,安敢忘其项背”

刘贵妃道:“那我再问皇上,皇上在用人方面及对人信任方面比得上高皇帝和孝武皇帝么”

刘备摇了摇头,道:“万万不及。”

刘贵妃道:“两位皇帝如此能用人,尚且在事成之后诛杀功臣,皇上万万不及,怎么敢事先就把话说满了”

刘备道:“这个”

刘贵妃道:“就算皇上统一天下后,念及他们的大功,不忍诛杀。皇上的子孙呢”

刘备若有所思,一言不发。

刘贵妃道:“昔日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为皇上先祖孝景皇帝所赏识,一路加官进爵,最终官至丞相,富贵无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他最后却饿死在狱中,这饿死的原因说来也好笑。一次景帝宴请群臣时,没给他那席安排筷子。他不明所以,问近侍索要筷子,景帝便说桌上都有菜了,还要筷子,岂不是贪得无厌周亚夫是个武人,认为景帝戏弄他,故意不给他席上安排筷子,一时气愤,拂袖便走。景帝望着他的背影,喃喃地道:此主怏怏非少主臣。周亚夫就是死在这一句话上的。如今皇上年高,太子年幼,辅政人选自当慎重。”

此话若是在刘备兵败白帝城,又或在他窜身西蜀无力扭转乾坤之时听到,自会雷霆大怒,将刘贵妃打入冷宫,永远不在临幸。历史上天下三分,蜀国最弱,是以刘备极需人才为其效忠。他明知诸葛亮不会废了刘禅自己登基,临死之时故意要让帝位于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对他死心踏地,尽自己所能辅佐刘禅,事无巨细都要亲理,最终积劳成疾而死。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三分之中他最强,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顺理成章 ,虽说不上指日可待,但也已为时不远。此时他考虑最多的已不再是如何统一天下,而是如何使这个来之不易的江山长治久安,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可以安安稳稳的享清福。

刘贵妃平时冷眼旁观,已揣摩到他这番心思,便乘机进言。刘备果然想到贾仁禄的攻击力实在太可怕,天下间最坚硬的城墙在他面前也不过就是一个摆设,轻轻一推便倒了。虽说他现在对自己十分忠诚,但人总是会变的,自己也不敢保证,他日后不会受外界蛊惑而兴兵造反。这别人起兵造反,他还应付得过来,一旦他起兵造反,自己怕是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言念及此不自禁打了一个寒噤,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嗯,你说的确有几分道理,那如今该当如何呢”

第456章杯酒释兵

刘贵妃道:“昔日韩信为高皇帝征战四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打下的地域几已占天下的三分之二。他所立的功劳并世无双,高皇帝对其十分宠幸,封其为王,并有传说言道当时的每把刀上都刻着誓不杀韩字样。可统一之后,说他造反的谣言也是甚嚣尘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高皇帝起初不信,后来也不得不信了,于是将他贬为淮阴侯,最后吕后听从萧何建议将他杀害。如今骠骑将军之功不在韩信之下,抵毁他的人自然也是多如牛毛。这人才难得而易失,若不好生保护。我怕到时皇上盛怒之下,不暇细想,一失足,可就成千古恨了。”

刘备连连点头,道:“小人进馋,自古有之,无数功臣因此含冤横死,令人防不胜防。若是仁禄也遭此横祸,朕必将报撼终生。那依你之言,该如何保护他”

刘贵妃道:“如今他的功劳已经高到皇上都不知如何赏他的地步了,这便是一个危险信号。历史上一旦某个将领功劳大到无以复加,人主实在不知该如赏他,那便只有杀了他,已免后患。此时摆在将领面前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称兵造反,自己坐皇帝,第二便是等着人主来砍他的脑袋。而这两种情况,都是皇上不愿看到的。皇上以其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不如先收了他的兵权,将他安置于长安城中,享受富贵荣华,君臣同乐。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他可以安享太平,好好休息,再无征战之苦。他不是老把泡妞挂在嘴边上,抱怨皇上不给他时间么,这下可不就有时间了么呵呵。其二,他不再征战,无功可加,皇上也就不用再为怎么赏他而烦心了。其三,这统一天下的功劳也不能都让一个人抢了去,也该让别的将领建建功,以免个别将领心中不忿而造谣生事。”

刘备沉吟良久,点头道:“嗯,你说的对。仁禄劳苦功高,一直不得休息,如今也是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了。”

二人又聊了一阵,刘备离去。过不多时薛珝走了进来,刘贵妃笑道:“你可都听到了”

薛珝道:“娘娘和皇上私语,微臣哪敢偷听”

刘贵妃笑道:“我自幼习武,可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躲在墙跟那里偷听,呼吸之声虽然细微,可还是逃不过我的耳朵。”

薛珝嘿嘿一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娘娘。”

刘贵妃道:“你胆子可够大的,居然敢偷听我和皇上谈话。”

薛珝道:“娘娘在贾福最得宠的时候,劝皇上卸了他的兵权,这才叫胆大呢微臣这点胆量,又及得上娘娘的万分之一。”

刘贵妃笑道:“呵呵,这事你怎么看”

薛珝道:“贾禄除了带兵打战,其余的事一窍不通,若他手里没了兵权,十分容易对付。到时他就好比娘娘手中的一个面团,娘娘想捏怎么捏,就怎么捏,哈哈”

刘贵妃微微冷笑道:“等着瞧吧,好戏这才刚刚开始。”

次日早朝,刘备将贾仁禄攻下晋阳的捷报当朝宣布,玉阶下群情耸动,人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跟着便又开始歌功颂德,好似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是刘备想出来的,而贾仁禄不过是剽窃他的而已,刘备没向他要盗版费已是皇恩浩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