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383

分节阅读 3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达。”

甄宓心中一喜,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蔡琰心领神会,点了点头,面有喜色。貂婵莫明其妙,问道:“我可不明白,怎么了”

甄宓道:“皇上回到长安,自然要摆宴庆功,文姬在那个时候去”

貂婵连连点头,插口道:“我明白了,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甄宓叹了口气,道:“睿儿尚在襁褓便有了二千户封邑,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貂婵道:“这可是自古以来都没过的殊荣,自然是福了。”

甄宓摇头道:“这倒不是自古未有的殊荣,孝武皇帝时,大将军卫青大破匈奴,居功至伟,武帝封他三子为侯,其时三子均尚在襁褓。卫青所受的恩宠当朝第一,无人敢与之抗礼。可卫氏只兴盛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随着皇后卫子夫的失宠,卫氏的侯爵全部被武帝夺回,其后卫氏之中竟然没有一人为侯,下场十分的凄惨。”

貂婵不以为然,道:“卫青不过是为武帝逐走匈奴,仁禄可是为皇上夺取天下,两人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甄宓摇了摇头,黯然神伤,话锋一转,又谈到营救董祀的问题上。三女又商量了一番,便即出了密室,各自准备。

次日一早,刘备在御林军的拥卫下,回转长安,百官出城郊迎,刘备龙颜大悦,下旨全城放灯三日,金吾不禁,以酒肉赏赐耆老孤儿。此令一下,整个长安城沸腾了,百姓欢声如沸,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当晚刘备于未央前殿大摆筵席,设宴庆功,大小官僚及王公贵妇济济一堂,一时之间未央前殿坐满了人,热闹非凡。鼓乐声中,人人开怀畅饮,传杯送盏,没口子的拍刘备马屁,歌功颂德,好象这一系战役,都是刘备一人之功。

刘备越听越开心,喝了一杯又是一杯,正得意间,忽见一近侍匆匆走进,来到刘备边上悄悄说了几句。

刘备听说蔡琰正在宫外候见,其时他酒喝多了,头昏脑涨,一时之间竟忘了蔡琰的来意,道:“既是文姬求见,快快有请。”

众人听得刘备说话,纷纷停止谈话,向他望来。刘备微微一笑,道:“在座各位应有不少人认得蔡伯喈吧。”

蔡邕原本就是海内名士,博古通今。只因为董卓流了几滴眼泪,便被王允害死了。识得他才能的人,听闻他惨死狱中,无不痛哭流涕,跟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大骂王允不是东西。当晚在座不少年长官员,都认得蔡邕,闻言之后连连点头。

刘备微微一笑,道:“蔡伯喈之女蔡文姬便在宫外候见,不知大家想不想见见”

在场的男性同胞,除了诸葛亮等少数几个正人君子之外,均知蔡琰是世上难得一见的美人,一听她来了,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皆表示愿意一见。刘备便令那近侍请蔡琰进殿。不多时那近侍领着蔡琰走进殿来,众人听得脚步声响,知是蔡琰来了。霎时间无数道目光齐刷刷的向门口望去,只见蔡琰披头散发,赤着双脚,泪流满面,来到殿中跪倒,哽咽道:“皇上明鉴:相公是冤枉的,还请皇上开恩,将他放了吧。”说着泪水扑簌簌的掉了下来。

刘备猛然醒觉,四下一瞧,只见周围黑压压的都是人,不禁暗叫可惜。他原也有心乘蔡琰来求情之时,为非作歹,提些无礼要求,只不济也要卡卡油,吃吃豆腐。可如今这种场合一切都别提了。最糟糕的是孙尚香及刘贵妃还都在座,孙尚香也就罢了。刘贵妃一双秀目正紧紧地盯着自己,柔情似水,娇羞无限。自己要是应对失当,刘贵妃吃起醋来,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说道:“今日之宴乃是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仁禄庆功,只谈风月,不谈国事。董祀之事,还是改日再说吧。”顿了顿,又道:“前些日子,大伙都忙着抵御魏兵,劳心劳力,今天好不容易轻松一下,文姬就不要破坏气氛了。来,加上一席,请文姬与宴”

第426章天下大赦

负责安排席位的近侍,冷眼旁观,知刘备对蔡琰十分看重,忙在最尊贵处安排席次,一面好言好语,请众宾挪动席位。席位安排好后,蔡琰仍是跪着,并不入席。刘备长眉一轩,道:“文姬,今天在座不少人是你爹爹的知交好友,机会难得,你赶快入席同他们叙叙旧情。董祀之事,明日再慢慢商议不迟。”

刘备安得什么心眼,蔡文姬心知肚明,心想明日再商议,董祀或许有救,自己肯定是要入宫为妃的,虽说为了董祀,她甘心含屈受辱,但眼前的机会千载难逢,不好好把握,那就真是傻瓜了。当下仍跪着不动,泣道:“相公此时身陷囹圄,惨遭酷刑,度日如年。我忧心如焚,又如何能安心坐下来和故人叙旧呢”言罢失声痛哭。这几句话说得语带呜咽,伤心欲绝,痛不欲生,令人心为之伤,肠为之断。

在场众宾不少人确是蔡邕好友,听她说得十分伤心,不禁想起蔡邕,忍不住洒下几行热泪。几位德高望重,连刘备都不得不卖帐的遗老重臣,舔着老脸,窜将出来为蔡琰求情。

刘备见他们不顾年纪老迈,兀自犯颜直谏,也知若不给他们面子,这些老家伙发起标来,后果可大大不妙。别看这几个老家伙瘦得皮包骨头,但跺起脚来,长安地面也是要抖三抖的。不禁叹了口气,道:“董祀贪赃枉法之事,铁证如山,廷尉已定其斩决,朕已下旨准了廷尉之议。这圣旨早在万年县时,便已下发了,现在要改怕是不好办。”

蔡琰道:“妾身的父亲,当年也是含冤下狱,惨死狱中。妾身不想相公也遭这样的罪,妾身也再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还请皇上看在妾身冤死的父亲面上,法外施恩,饶了相公一命吧。”说着便连连磕头,磕了十余下之后,一股鲜红的血水从额头上渗了出来。

刘备脸上颇有难色,道:“不是朕不想法外施恩,只是已诏告天下了,就不能再改判了。朕若是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这皇上还怎么当得下去”

诸葛亮道:“如今仁禄大胜司马懿,逐敌寇出境,也算是件天大的喜事。皇上何不乘此时大赦天下,这样即不用改动圣旨,又可救了董祀的性命。”

刘备迟疑道:“这”

原先收了蔡琰贿赂的近侍此时恰好在刘贵妃边上服侍,心想自己收了蔡琰不少好处,不为她消灾,太也说不过去了,便悄声对刘贵妃说了几句,刘贵妃向蔡琰瞧了一眼,又瞧了瞧刘备,心中一凛,悄声道:“你是说皇上对蔡文姬有意思”

那近侍伸嘴在刘贵妃耳边,道:“当是如此。董祀的案子实际上疑窦从生,还有待查察。而皇上却不依不饶,力排众议,一定要斩了董祀,这不很明摆着要杀夫夺妻么若是蔡琰进了宫,娘娘怕就没有现在这么风光了。”

刘贵妃向他瞧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就是你到朝那去传旨捉拿董祀的,现在向着他说话,一定是收了他的好处了吧”

那近侍实话实说,道:“奴才是收了董祀的好处,可奴才刚才所说,的的确确是在为娘娘考虑。若是娘娘觉得奴才说得不对,那么便向皇上告发奴才结交外臣,收受贿赂吧,奴才死也无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