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分节阅读 381

分节阅读 3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升他的官,封他为关内侯。想到此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罪大恶极,像只斗败的公鸡,垂下头来,一言不发。

刘备一挥手道:“推出去斩了”

御林军将冯翊太守推出,须臾献头帐下。众守令看着血淋淋的人头摆在案上,无不股栗。

刘备微微一笑,道:“冯翊太守罪大恶极,故朕斩了他以正国法。诸位不过一时不查,受了司马懿蛊惑。如今既已认识到错误,便该痛改前非,尽心朕办事,朕自然不会薄待你们。不过话说回来了,倘若你们再三心二意,朕要斩你们,这尺寸之刃总还是寻得到的。”

众守令吓得打了一个寒噤,齐声道:“不敢,臣等自当竭心尽力为皇上办事。”

刘备一挥手道:“没事了,你们退下吧。”

众守令如闻大赦,谢恩之后,飞奔而出,如鸟兽散。

刘备微微一笑,道:“这冯翊太守的空缺嘛”望着帐外,出了一会神,又道:“对了,朕曾答应子敬,不论他在哪,这太守的位置朕都给他留着。这匹夫尚且不失信于人,何况是天子。嗯,就让子敬来做冯翊太守吧,孔明速替朕拟旨一道,前往仁禄军中传旨,封孟子敬为冯翊太守。”

诸葛亮答应一声,自命有关官员下去办理。原来刘琦死后,荆州的大小官吏皆愿归附刘备,刘备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孟达这棵大墙头草,自然也在其中。刘备虽曾说过这太守之位要给他留着。不过他来时太也不巧,各郡太守都已有人,未有空缺。刘备当然不可能无端赶走一个太守,将其换上。于是便暂封其为偏将军,留在帐下听用。此次抵御司马懿来犯,他这个偏将军便自各奋勇,跟着骠骑将军贾仁禄屁屁后面混,对他大献殷勤,乱拍马屁。贾仁禄一见到他就头疼,自然不会多和他多所朝向。好在其时贾仁禄官位显赫,中军帐中禁卫森严,像孟达这样的小官想见他一面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贾仁禄手下的将领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孟达的光辉事迹,十分鄙薄其为人,也不愿和他交往,是以孟达在军中人缘极差,十分孤立。唯一和他说的来的便是刘封,孟达知他是刘备义子,自然也是加意巴结,常常到他营中闲聊。正好刘封失恋之后,心中郁闷,想找个人排解。两人一拍即合,聊得甚是投机,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交情日渐亲密,渐渐的无话不谈。

刘备封孟达作了冯翊太守,对现了昔日之诺,心情舒畅,正要和诸葛亮商议军国重事,忽地想起一事,眉头一皱,问道:“附近郡县的守令都来了么”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他刚才接见郡县守令时,没有看到蔡文姬的丈夫、朝那县令董祀。

诸葛亮道:“有一人没来。”

刘备明知故问:“是谁”

诸葛亮道:“朝那县令董祀。”

刘备面色一沉道:“朕此次巡幸万年,虽说不想侵扰地方,没有令各官前来迎接。但所有守令都来了,董祀为何没来”

诸葛亮道:“司马懿兵临渭水之时,渭河北岸的冯翊、新平、安定三郡皆降,只有朝那未降。董祀唯恐魏兵杀到,昼夜上城巡视。其妻蔡琰夜间为其送夜宵时,不慎染了寒疾,卧病在床,董祀要照顾妻子,是以告假未来接驾,还请皇上恕罪。”

刘备长眉一轩,道:“哦,原来如此。董祀拒不降贼,又日夜巡城,忠节可嘉,如今不来见朕也是有情可原。这有功当赏,孔明”

便在这时,一名近侍走了进来禀道:“启禀皇上,安定太守有急事求见。”

刘备道:“宣他进来。”

过不多时安定太守进帐,双手捧着一份奏折,恭敬呈上。一名近侍取过奏折,递给刘备。安定太守道:“臣刚收到郡中急报,朝那百姓状告董祀在任期间收受贿赂,强占民田,多行不法,罪大恶极,还请皇上治罪。”

刘备接过看了,不置可否,问道:“这些可都属实”

安定太守道:“臣未来接驾时便已有所风闻,命人查察,这是刚查到的结果,证据确凿,臣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不敢隐瞒,便直接奏明皇上,请皇上定夺。”原来董祀在任期间,只知安抚百姓,劝课农桑,不知贿赂上官,巴结逢迎,是以虽得百姓爱戴,却不为上官所喜。而且司马懿来后,三郡皆降,只有朝那未降。安定太守怕刘备怪罪下来,将自己这个太守给捋了,换董祀来当,便即令人栽赃陷害,以免他夺了自己的位子。

这太守平素为人阴毒,表面功夫做的极好,陷害起人来自然也是一套一套的。他在奏折上的所列的董祀罪状,都有证据可寻,并非凭空捏造,而且这些证据都是他精心布置,不知悉内情的人,一时难辩真伪。初时安定太守便不满董祀在朝那,治政有方,抢了他的风头,早想着设计除掉他。他先假意提出几项便民措施,让董祀在朝那施行。董祀认作好意,便按太守之意办理。太守收买董祀属吏,从中上下其手,结果便民措施不便民不说,还害得百姓苦不堪言,民愤极大。由于太守做得十分委宛,百姓不明就里,认为董祀从中使坏,太为忿怒,纷纷到太守那去控告,太守便借此大做文章 ,在刘备面前狠狠地参了他一本。

刘备道:“董祀在任期间多行不法之事,朕也有所耳闻。不过司马懿来后他拒不投降,对朕十分忠诚,便有些小罪衍,也都抵消了。这样吧,董祀功过相抵,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仍当他的朝那县令吧。”

第424章董祀遇难

安定太守眼珠一转,道:“启禀皇上,董祀不是不想投降魏国,只因他原先为曹氏手下屯田校尉,骠骑将军攻陈留,他弃暗投明,归我大汉。如今司马懿攻打关中,他担心司马懿和他算旧账,便不敢立即出降,而是秘密差人和司马懿联系,言道除非司马懿答应既往不咎,他才投降,否则便凭城坚守,顽抗到底。臣那时在魏军营中,颇闻其事。除臣之外,还有不少守令也都闻知此事,皇上若是不信,可召他们前来,一问便知。”

刘备听了颇为生气,道:“哦竟有此事”当即便令近侍召其余守令进来,亲自询问。那些守令既往肯投降魏国,自然就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他们本就不满董祀洁身自好,鹤立鸡群,心想所有人都投降了,就他一个不降,皇上一定对他十分看重,若不整整他,将来这小子一定会爬到自己头上拉屎撒尿,这还了得于是便乘机落井下石,纷纷附和安定太守,言道确有其事,更有甚者竟还说司马懿已答应封董祀为安定太守,董祀决意出降,正密议间,贾仁禄便大败司马懿,司马懿逃过黄河,董祀无机可乘,降贼之议便即作罢,不过他做贼心虚,怕皇上发现他的悖逆举动,便假托妻子生病,不敢前来见驾。

众官众口一词,不由的刘备不信,他越听越怒道:“竖子安敢如此”

安定太守道:“皇上明鉴:董祀差人同司马懿密谋在前,假托妻子生病,不肯前来见驾在后,如此做为,实是藐视皇上,大逆不道,还请皇上将其正罪。”

诸葛亮道:“臣觉得此事尚有待查实,还请皇上三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