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 分节阅读 396

分节阅读 3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去。

在独立混成18旅

之后,伴健雄中将除了向南京地岗村宁次大将和当时咸宁,指挥湘北各师团突围的冈部直三郎大将告上独立混成18旅团一状之外,也只能将在江北的工兵、辎重兵抽调过江,补充武昌守备力量。而此刻在江北唯一剩下的那个步兵联队和20军留下的一些所谓的宪兵、军医院、后勤人员。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在抽调了。

否则此时兵力已经空虚到极点的汉口、汉阳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他同样承担不起。武汉三镇是日军在华中的大本营,这里囤积了无数的粮食弹药。虽然库存地装备和重炮弹药都被大本营抽调一空,但是这里现在依旧集中了大量的弹药和粮食。

特别做为日军对付中队撒手锏武器的化学武器,这里几乎集中了整个中国派遣军整个储备的一半还多。而这些物资则大部分都储备在武昌。丢失武昌,就意味着日军丢掉了几乎相当于目前中国派遣军百分之四十的弹药储备和百分之五十的化学武器。

这个责任他实在承担不起,就连中国派遣军也承担不起。没有想到战斗刚刚开始,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丢掉了外围大部分阵地的伴健雄中将,虽然原计划中,将主要防御力量都放在了巷战中,但是也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外围阵地如此之快的丢失掉。尤其是西南方向的永安寺一线,几乎就是他地指挥部所在地蛇山的门户。要是夺不回来,那里地中队下一步伐的目标恐怕就会直接指向他地师团部。

34师团步兵18队长针谷逸郎大佐在接到伴健雄中将的命令之后,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情愿,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亲自指挥两个中队向永安寺一线起反击。一公斤1kg

针谷逸郎大佐自从34师团组建起,就一直在34师团任职,是34师团土生土长地军官。与眼前这支中队曾经在南昌、北几次交过手,就没有赢过一次,几乎每次都是大败而归。34师团也是几次差点没有被打光,从来没有在这支中队身上占到过丝毫的便宜。而他个人也是几次死里逃生。

被打怕了的针谷逸郎大佐,几乎对眼前这支中队产生了恐惧症。只要一提及这支中队的番号,或是这支中队那个指挥官的名字,针谷逸郎大佐总是内心充满了恐惧感。

与这支中队交手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伤害,对他上的伤害更是他永生难忘。

在第一次与这支中队交手时候,被这支中队一79子弹带走了大半个生殖器,已经丧失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成了太监,现在只能象女人那样蹲着小便,脑袋上更不知道被他那个原本就极强,在他成为太监之后,曾经公开当着他的面与他的勤务兵,现在更不知道给他戴了多少绿帽子的针谷逸郎大佐,只要每次小便或是洗澡的时候就会想起这支中队。

这支中队已经成为他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甚至有时候一听到这支中队的名字,他的浑身就会控制不住地抖。

在武昌县城失守,武昌郊区已经现小股中队身影之后,无法控制住内心的恐惧感的针谷逸郎大佐曾经不止一次的和伴健雄中将提出,放弃武昌,将武昌地部队撤过长江以北,背靠12军全力防守江北的汉口和汉阳。与这支中队多次交手经历的他知道,单单依靠34师团守不被大江分割成三块的武汉的。

尽管他提出的建议也是伴健雄中将现在最想做现在却不能做的,但是却仍然遭受了中将阁下的严厉训斥。如果不是知道那支中队曾经给他带来严重伤害,恐怕等待他的至少就是撤职,

在伴健雄中将地逼迫之下,针谷逸郎大佐勉强打点起精神,指挥两个中队向永安寺侧翼起了反击。这次反击本来并不用他亲自指挥,但是已经对目前每天活在这支军队的阴影中,对自己每天都要活在面对同僚们的暗自耻笑中,对活在一回家就要面对自己那个死活不肯回日本,但是在他成为太监之后,不知道和那个鬼男人生的两个孩子耻辱妻子地轻视中的生活,已经感觉到相当厌烦的他,决心象师团长所说的那样,象真正的武士一样去光荣的战死。

正当针谷逸郎大佐带领两个中队会同永安寺一线溃退下来的守军,象中国人对他们的称呼那样,鬼鬼樂樂的利用民房地掩护,向已经被中队占领阵地接近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他们此刻的行动全部落在攻击部队的眼中。

此刻带领暂1第一梯队率先攻进武昌,此刻正伏在义门附近的一座三层小楼上,用望远镜中仔细观察自己将要进攻方向,早就现沿着街道起反击的日军反击部队的暂1c师参谋长曹刚三见到日军小心翼翼的动作,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在攻下永安寺之后,知道永安寺一线对武昌城整个西南防线重要性,知道日军一定会拼命夺回的曹刚三早就在义门一线,利用日军自己为了防守武昌,在这里清理出地一片开阔地的后边,为日军反击布置下了一道死亡陷阱。

看着望远镜中地日军,曹刚三叹了口气,要不是总座下令在进城之后,除了在面对日军工事时,可以动用直瞄火炮之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之下不允许动用火炮,只要来上一阵炮火覆盖,这些鬼子恐怕会剩不下几个。

在不能使用火炮的情况之下,曹刚三只能将暂1攻击部队中在去年年底,新装备地所有六挺的g42机枪和八挺g34机枪以及两个营属重机枪连地12重机枪全部集中到一线阵地中,用这些射速极快的机枪与班属轻机枪相互配合给起反击的日军部队构成了一道绵长的火力网。

这些机枪都是美国人在现在欧洲战场缴获之后转手过来德国机枪。与那些补充来的,比较受欢迎的德式冲锋枪和步枪相比这些射速极快,子弹消耗量极大的机枪在其他部队并不怎么受欢迎。中队已经算不上现代化的后勤系统实在满足不了这些机枪的极佳的胃口。

现在与两年前相比,选择余地大的多的中队,绝大多数宁愿选择国产的捷克式机枪或是美制勃郎宁机枪,如果可以,当然那些加拿大专门为中国生产的79口径的,性能远远超过国产机枪和美式机枪的英式布伦机枪更好。

如果实在没有,也愿意退而求其次的那些国产的捷克式机枪和美式机枪这些与这种机枪相比,最多只能算的上二流的机枪。不是这种机枪性能不佳,这种既能做轻机枪使用,又能做重机枪使用,精度也是一流的机枪,相当多的部队长一见面就喜。

与笨重的国产和美援来的水冷式重机枪相比,这种机枪也更适合缺乏机动工具,并且身材与欧美人相比,相对矮小的中队使用。但是在看了这种机枪的射击演示之后,对于这种几个小时之内能将一个军的携行弹药打光的机枪,这些人还是选择了敬而远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