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建议是对的,自己貌似有些过于托大了。想到这里阿南中将的情绪不禁有些焦躁起来。如果第6师团再出什么事情,东京大本营恐怕饶恕不了自己。在上次损失惨重的赣西北及南昌作战之中,因为损失巨大却没有取得丝毫战果,阿南惟几已经受到了东京大本营的严厉训斥。如果不是后台过硬,要是换了别人,就单凭借他丢掉的那一万多驻华侨民,恐怕他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连象园部合一郎那样混个退休都不可能。

虽说日军在形式吃紧兵力吃紧的时候,就地征集侨民参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早在凇沪会战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但那也只不过是少量征集,而且征集的对象大多是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浪人或者压根就是退役的老兵。就算是征集起来也是主要作为辅助部队使用,以便腾出正规兵力用于主要战场上。但是象阿南中将这样直接将主力抽走,将这一万多大多毫无军事经验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侨民直接扔到战场之上担任主力,只留下小股正规部队担任掩护指导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日军此时虽然因为战线过长兵力略微有些不足,甚至征集了不少朝鲜人和台湾人补充近部队,但是还没有混到就地抓兵的境地。阿南惟几中将算是开了一个大头。

这一万多本来是抱着借着大日本皇军赫赫战功的光发财致富的梦想远涉外重洋来拖家带口到中国的侨民,那知道财还没有发起来,先把命丢了。一万多被征集来的侨民活着跑回武汉的不足二分之一。剩下的不是当了俘虏就是光荣战死沙场。当然这些没有回来地人其中真正战死沙场的并不多,绝大多数还是当了俘虏。但是大部分没能回来还是事实。此战过后,武汉日本人聚居区简直是哭声震天。

东京大本营那些官老爷们虽说对于死上万把个平民虽然不是太在意,但是阿南惟几这次做的实在是有些太过了。这些侨民总有些人有些七大姑八大姨在日本政界或是军界高层任职或是有联系,特别是阿南惟几将一些日本大公司驻华中代表都抓了壮丁,将这些大公司得罪了一个遍。被人家以漠视国民生命为由一状告到了陆军部,陆军上层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此事压制下去。

大本营在战后给阿南惟几一个严重警告,如果在出现类似事件,就送他就去陆军监狱中养老。而且这次会战开打之前,大本营明确告诉他,如果这场会战打不好或是失败就给他老帐新帐一起算。有了这个警告让阿南惟几的胆子多少有些变的小。如果这次被他点名从已经编入南方军序列,拿到南下船票正准备参加南下作战硬生生拉回来的第6师团在倒霉的中了头彩受到重创或是被支那军全歼,除非他能将功赎罪地拿下赣西北占领长沙。否则大本营是绝对不会再饶恕他的。恐怕他回国之后连岗村宁次那样的冷板凳都没的座,甚至连园部合一郎那样做一个平民百姓都不行。

不过转念一想竹原支队现在被他编成关内日军已经极为少见的步骑炮战车混编支队,就算是无法突破支那军的包围圈将被合围在孝感城内,一天三封求援电报的45联队救出来,但是如果有什么异常,在空中掩护之下,安全地跑回来还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刘家辉能让阿南惟几如意吗。恐怕很难。竹原支队在刚一出动就被刘家辉盯上了。只不过有大量战车和骑兵掩护,又距离武汉过近刘家辉才没有动手。只是出动小股部队沿途利用湖泊河流纵横的地形对竹原支队进行骚扰,降低竹原支队地行军速度。给主力完成部署争取时间。而主力则埋伏在东山头与汉水之间刘家辉早就选择好的预设战地上。这里虽然直线距离武汉不足七十公里,但是湖泊众多河道纵横极大的限制了日军战车骑兵的机动优势。特别是限制了这些机动性较强的部队施展其日军擅长地迂回战术的使用。

当然这里的地形不仅限制了日军的战术也同样限制了28集团军战术地发挥。虽然这里的地形对刘家辉的计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样一来日军进攻可以利用的正面也极为狭窄,有利于28集团军火力的发挥。

整个伏击阵地都是由刘家辉亲手布置的,由于竹原支队中不仅有三个骑兵中队的编制还有两个战车中队。28集团军虽然与日军的战车部队有过不止一次地接触。但是那都是在限制地这些战车机动能力发挥的山区。这次可以说是28集团军自从成立地时候起,第一次在最有利于发挥机械化部队威力的平原地区对付日军战车骑兵混编部队,刘家辉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

虽然赵永刚给刘家辉弄回来了最佳单兵反坦克武器火箭筒,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关系。这些相对来说轻便的多的火箭筒和步话机一样还没有来得及下发部队。只是少量的装备了手枪团和特务团试用。而绝大多数部队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还是以刘家辉通过各种手段弄来的相对笨重一些的战防炮为主。

为了增加单兵反坦克能力,刘家辉亲自示范了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怎么对付日军坦克。在后世解放军的假象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着世界上最强大装甲突击力量的苏联,所以解放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怎么对付坦克。虽然到刘家辉当兵的时候,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部队的训练大纲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反坦克训练依然是解放军的主要训练科目之一。再加上刘家辉原来的老部队的性质,和这个家伙地好学精神。对后世解放军在六七十年代因为国力所限制所想象出来的各种反坦克手段,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多少了解个七七八八。现在的条件和可以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虽然无法与后世全民皆兵的那个时候相比较,但是此时日军的89式、9式、95式这些薄皮坦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也无法与后世苏军上万辆t54、55、62、64和t72坦克相比较。即便是最新型的9式坦克也装甲厚度上也没有比8式坦克强太多。

除了临时想尽办法加强了单兵反坦克手段和战术演练之外。刘家辉又对各部队中现在使用的可以用来对付日军坦克地武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大口径机枪专门对付日军94式、95式这样的轻型坦克。用各种反坦克火炮对付这两个战车中队中数量并不太多但是却是对28集团军威胁最大的97、89式坦克。并制定了一套专门的战术来对付这两个战车中队。

好在28集团军部队本身就很重视反坦克训练,加之在历次作战之中也没有少和这些日军坦克打交道。全军上下除了在河南召的新兵之外。其他人特别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对这些日军坦克更不陌生。所以刘家辉新拟订地这些战术虽然比较新颖但还是在短时间之内便快速普及了下去,各部队只经过几次演练便熟悉了。在28集团军参加过的历次会战之中,日军战车部队并没有在28集团军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反到是亏没有少吃。虽说在平原地区还是第一接触,但是基于之前的历次战果,全军上下除了刘家辉有些担心之外。其他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害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