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 分节阅读 205

分节阅读 2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五六的报应,他冲的虽然很猛,但是不幸的是他冲击的方向却是所有攻击部队中也是新77师各团中老兵最多的一个营。虽然摘下了军衔抛弃了指挥刀,但是他身上的军装衣料还是暴露了他的身份。几个老兵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被其他日军士兵有意识的挡在身后的家伙绝对是一个大家伙。便利用老兵枪法好的特点,将高桥身边的日军士兵一个一个的敲掉,没有多长时间,高桥身边除了他自己一个人都没有剩下。高桥达吉端着38式步枪看着慢慢向他围上来的中国士兵,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候到了。不想做俘虏的高桥丢掉手中的38式步枪,从裤兜内掏出他的那支南部14式手枪以最快的速度对准了自己脑袋开了一枪,8毫米子弹在他的颅骨上开了一不小的天窗。动作快的让几个认为大鱼已经到手而有些松懈的老兵不禁扼腕长叹。要知道按照28集团军规定抓到一个大佐可是有一百现大洋的赏钱。这个价格照去年有些下降,本来在去年抓住日军大佐级别的军官还在二百大洋,可自从去年年从长沙会战开始这日军大佐级军官的身价就开始下跌,从二百大洋一路跌到现在的一百。不过日军将一级的军官身价倒是有些上涨了,少将从五百涨到了现在的六百,中将从原来的八百涨到了现在的一千。一百大洋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出身贫苦的这些士兵来说还是廖胜于无。

高桥大佐自杀的成功归功于他的手枪保养的不错,没有让这种娇气的手枪在关键的时候罢工。实际上不止他一个人现在在上战场前将自己的手枪精细的保养一遍,自从稻叶四郎中将因为手枪在关键时候出现故障当了中国军队的战俘后,几乎每一个日军高级军官在上战场前总是把自己的南部14式配枪好好的保养一番,免得落的一个和那位现在在中国军队战俘营长住的稻叶四郎中将一样的下场。

在高桥大佐自杀的同时,潦河南岸的枪声逐渐沉寂了下来。战场上只剩下零零星星响起的枪声,那是新77师的官兵们在处理无法行动的日军重伤员。在河南岸枪声落下来一个小时后,河北岸张恩华指挥的对218联队第二三大队的围歼也进行到了最后时候。手中有着两个步兵大队的松下五六中佐表现的要比他的上司好的多,在面对中国军队犀利的攻击时,甚至还打出了一两次漂亮的局部反击,将攻上阵地的暂10师部队压了回去。气的张恩华差点没有掏出手枪一枪将那个主攻团长给毙了。

看着攻击部队被压下来这个团长也同样感觉大丢面子,在听到张副军长有些讽刺的话后,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团长,将团属迫击炮连高射机枪连全部提前,自己则拿起一支冲锋枪没有等火力支援结束边便带领全团冒着还在不停炸响的自己人的炮弹全线压上,并命令副团长带领一个连在后面督战,连他在内只要有一个人在后退格杀无论。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再战南昌4

俗话说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主攻团这一拼命,松下五六还真的有些抵挡不住了。一个不太穷的人见到一个现在即比他富裕又比他不要命的人,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一见形势不妙知道自己在坚持下去手头上的这两个大队眼看就要在一次被中国军队分割开来的松下五六中佐,在留下两个中队拼命抵挡攻击部队的攻势后,自己带着主力玩命的向北面安义方向突围。他知道只要剩下的这点兵力在被分割一次,自己和手下的部队就离为天皇尽忠的时候不远了,所以他很明智的马上调整部署,留下一部分兵力和全部伤员阻击中国军队的潮水般的攻势。自己带着主力调头突围。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突围行动刚一开始,便被包围他的暂10师部队发现了他的企图。在一顿猛烈的迫击炮弹过后,先头发起冲锋的一个中队端着上了刺刀的38式步枪刚一跳出临时修建的战壕,就被集体炸的成了神。如果不是中国军队怕大射程的高射机枪的穿透力太大伤了正在后边猛打猛冲的友军不敢开火,恐怕跟在这个中队的主力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218联队的那成为了重点照顾目标的四门92式步兵炮早在第一论炮击中就连同操作这四门火炮的炮兵一起被还原成零件了,被捎带着成了零件的还有两个步兵大队16挺重机枪中的11挺。除了留给担任阻击的两个中队2挺外,整个担任突围掩护所有火力就只有可怜巴巴的3挺92式重机枪。掷弹筒到是还剩下不少,但是这种口径仅有50毫米的武器所能提供的火力支援在中国军队大量82、60毫米迫击炮和密集的轻重机枪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薄弱,最关键的是操作手在中国军队狙击手的阻击下死伤惨重,很快便被压制了。那些大射程穿透力极佳的12、7毫米高射机枪不敢打连发怕伤了友军,但是使用精确的点射杀伤日军的重机枪手和掷弹筒手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越冲松下五六身边的士兵越少,等到松下五六不惜一切代价与阻击他突围的中国军队搅在一起的时候,还能够站起来进行肉搏战的人数已经凑不足一个中队。这一点点兵力很快便被一拥而上的一个营的中国军队所吞噬,连朵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打到这个时候,这场战斗已经毫无悬念了。日军218联队最后一点兵力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等到南岸的枪声彻底的沉寂下来的时候,潦河北岸的枪声也逐渐的低落下来。

被刘家辉再三勒令不准上亲自上战场此刻只能站在隐蔽部中用望远镜中观察战场态势的张恩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作战参谋道:“告诉部队尽快打扫战场,然后全军渡过潦河与新77师汇合,咱们一起去找荒木支队的麻烦去。”

在张恩华解决了北岸的敌人正在抓紧时间打扫战场后送伤员的时候,在河南岸的刘家辉同时接到了两封足以让他改变了整个作战部署的电报。一封是此刻正指挥暂54师在永修正在阻击由九江南下增援南昌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4、18旅团部队的齐家正发来的请求增援的电报。一封是在湾里一线统一指挥202师和新77师一个团正在准备迂回包抄荒木支队的许洪亮发过来的荒木支队在发现迂回部队后,已经调头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南昌的电报。

这两封刘家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接到内容却迥然不同的电报,在加上不久前接到的高海宽的接连发过来的几封电报,让刘家辉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时候第一次犹豫了。齐家正那里虽然日军只出动了四个大队只相当与暂54师人数一半的兵力,但是却集中了大量的坦克和重炮,日军驻扎在华中的航空兵也几乎倾巢出动。装备极差只是在战前才补充了一部分28集团军缴获的日式装备没有任何火炮只有少量几门迫击炮的暂54师打的很苦。只能依草草修建起来的简单工事节节抗击。伤亡极大,仅仅一天的战斗就已经有一个团丧失了战斗力,另外的两个团的伤亡也达到了三分之一,如果得不到增援的话,暂54师还能坚持的时间也许不会太多了。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因数不是人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真的依人多就能消灭敌人,国民政府也就不会丢掉了半壁河山。一加一不见得就大于一,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因素还是综合实力,而不单单是依人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