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了。

说句实在,现在的刘家辉也没有时间去操心这些他眼中的闲事了,正在扩编的部队涉及到的事情千头万绪。人员的补充装备的调整以及大量的人事调整让刘家辉忙的不可开交。

他已经当了近一个月的甩手掌柜,现在既然回来了于情于理也不应该将事情在全部推给许洪亮。看着许洪亮因为劳累,弄的象豆芽菜一样的身体,刘家辉咬咬牙给许洪亮一个星期的假期,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好好修养好身体。并让王大春先将军哦现在应该叫集团军直属医院了的事情暂时移交给其他人,从现在开始兼任许洪亮的保健医生,一定要全力将许洪亮有些要累垮的身体调整过来。

许洪亮这一休假,刘家辉立即感觉压力倍增。好在身边的几个帮手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周俊杰在负责了几年招兵的工作后,已经成为招兵的一把好手。这一方面的事情刘家辉暂时不用操心,刘家辉只是给他一个需要自己招兵的数量后,就对招兵一事彻底放权了。至于新提拔上来的副参谋长梁波虽然战区还没有下任职命令,但是手头实在缺少人材的刘家辉只能先以借调的名义,将其调到集总,也算先熟悉工作吧,这个人的水平还是有的。

而其他人的任命,刘家辉还没有正式的公布,只是先任命这几个人为代职。什么时候公布,还要等战区司令长官也就是崭新的28集团军那位名义上的正职批复后再说。不过他这么一弄,几个师长和两个军长位置的人选,基本上大家心里有底子了。

忙忙碌碌了足足半个月后,新组建的集团军总算有些成型了。战区下拨的武器弹药和陈部长答应补充的新兵以及军校毕业生也基本到位。最让刘家辉高兴的是陈部长居然真的给他从六战区抽调了三千多老兵,这下子刘家辉不用太担心自己部队中新兵比例过高使战斗力下滑过大了。

随着医院中的伤员陆续归队,老兵在部队中的比例还将继续的提高。原来11军的战场救护能力,在刘家辉高度的重视下,虽说还无法达到西方列强的标准,但是在国内各部队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战场救护器材和按照美军二战时期标准配备的救护兵的大量使用以及刘家辉想尽办法采购的大量中西急救药品,特别是盘尼西林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刘家辉制定执行的极为严格的不准抛弃伤员的制度,使得伤员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到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地步。

刘家辉这么做也为部队保留下大量身经百战的老兵。随着这些老兵的陆续伤愈出院,加上陈部长想尽办法调过来的这些老兵总算制止住了战斗力下滑的趋势。

不过一支部队新成立的时候缺少的不仅仅是老兵,装备器材什么都缺少。现在已经相当衰弱的国民政府不要说重武器,就是最基本的武器步枪都无法保证充足的供应,只能保持最基本的需要。按照战区新下拨下来的这些武器,在补充完其他几个师的损耗后,新成立暂编第10师只剩下了二千多支步枪,轻重机枪加一起也不过六十多挺和十二门82毫米迫击炮。这个暂编第10师按照刘家辉心里的打算是准备与其他几个师一样标准。也就是说这个师组建完毕后,总兵力要达到一万三千人左右。而按照战区下拨来的武器,这个师还将有近一万人赤手空拳。这还没有将刘家辉准备组建的四个补充团所需要的装备都算在内。

无奈之下,刘家辉只能从自己部队储备中拿出来大量的武器装备填补这个缺口。看着少了近一半的储备刘家辉的心头简直是在流血。倒不是他小气,这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手中储备就下去了三分之一。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滇缅生命线被切断,外援运不进来。手头的储备在消耗余尽,中央又无法补充拿什么去维持部队的战斗力。

这还是最基本的武器弹药,至于其他的钢盔特别防毒面具之类装备,刘家辉手头的不多的储备已经消耗余尽。防毒面具倒还好说,11军这次出击湘北缴获了大量的防毒面具,基本上够用。而钢盔就短缺的厉害,军委会这次从已经见底的储备中下拨了一千顶国内仿制的德式35钢盔。这些下拨的钢盔加上刘家辉手头的储备只能先装备一个团。而大量缴获的日式钢盔,刘家辉却不敢用。这个国军本身配合协调作战能力就差,夜视能力更是基本没有。要是将这些日式钢盔拿来凑数的话,在战场想不挨自己人的炮弹都不可能。而且这些日式钢盔的喷漆质量也不过关,这些缴获的日式钢盔,使用不了多长时间,钢盔表面的喷漆就出现大面积剥落,弄的钢盔在太阳底下,象一个闪闪发光的大灯泡,这在战场上不是明摆着告诉日军自己的方位吗。

至于作为原11军标准的团级火力支援装备12、7毫米高射机枪的装备数量因为部队扩编和战场上的损耗,装备数量也由原来的每个团一个连12挺,下降到一个连8挺。12、7毫米弹药储备量也降到危险线上下。

这还仅仅是战区下拨的补充装备到位后出现的缺口,补充过来的装备上的毛病还没有算在内。在战区补充的装备中,重机枪到还可以,一水的国造二四式水冷重机枪。这种重机枪是国军标准的重机枪,除了略微有些重以外,无论是性能还是火力都让人比较满意。

迫击炮也对付,都是国内仿制的82迫击炮,也是国军标准的装备。但是这轻机枪上,就有些让刘家辉不太满意了。按照国军装备的机枪种类或是国内生产品种来说,应该下拨的是国内仿制的捷克式或瑞士启拉利式轻机枪,这两种轻机枪虽然有点挑食,但是性能却是这个时代轻机枪中数一数二的,相对来说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结果下拨的轻机枪中只有一半是国内仿造的捷克式轻机枪,剩下的却都是刚进口不久的芬兰造20轻机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