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晋朝那些事儿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裕这一路并没有强攻定城,而是按照王镇恶的建议从黄河入渭水,走水路绕过定城,直奔长安。姚赞担心被包围,便弃定城,退守郑城。刘裕故技重施,再以水路带重兵到达姚赞的后方。姚赞又弃郑城,退守灞东。灞东就在长安东门外不远的灞水之东,也就是说刘裕已经来到了长安城下。姚赞退无可退,便在灞东与刘裕的大军决战,从双方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兵力对比可以看出,失败的肯定是后秦。秦军全军覆没,姚赞和姚泓退回长安城。王镇恶追入平朔门长安北门,城内的秦军根本不能抵挡,很快就被击溃。姚泓退守内城,这个时候秦军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毫无战斗力可言,不断有人逃走。姚泓知道大势已去,便在第二天带着妻子儿女和百官出降。姚赞不久也率姚姓宗族向刘裕请降。刘裕把姚泓留下,其他姚氏宗族全部在长安处决。姚泓也不过多活了几天,被送到建康让晋安帝司马德宗参观了一下,便也杀掉了。后秦遂灭。

司马休之父子、司马国璠兄弟、鲁轧、韩延之以及桓氏子孙都逃到了北魏。刘裕本打算在长安屯兵驻守,以此为根据地扫平西北。但在建康坐镇的刘穆之于十一月突然病亡。为了稳定京中形势,刘裕只得带兵回去。他把自己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任命为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雍、东秦二州刺史,成为长安的最高领导,以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沈田子和段宏为中兵参军,傅弘之为雍州治中从事史,五个人共同辅佐刘义真。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裕才放心回师。但他忘了一点,沈田子和王镇恶一直就有私人恩怨,自己把这两个人放到一块儿,又没有一个能够镇得住的人当主帅,那是很危险的。这为后来长安丢失埋下了隐患。

第十六章 南北朝的开端

刘裕称帝

刘裕前脚刚走,后脚赫连勃勃就带大兵来攻长安了。赫连勃勃就是刘勃勃,他称王后改姓“赫连”,“赫连”的意思是上天之子,与天相连。自己的同宗都改姓为“铁伐”,意思是:刚锐如铁,皆堪伐人。赫连勃勃在国力强盛后,于公元413年3月,命令叱干阿利为工程总指挥,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筑城作为临时都城。阿利虽然对搞工程,搞设计很在行,但这个人脾气火暴,性情残忍。他命令筑城工匠用蒸熟的土筑城,筑完后检查,如果用锥子能扎入一寸,就杀掉筑城者,并把尸体也筑到城墙中去。因此,城墙筑得非常坚固,硬得可以磨砺刀剑。城筑好后,赫连勃勃自称“联方统一天下,郡临万邦”,故取名“统万”。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城内台榭高大,飞阁相连。城开四门,东为“招魏”,南为“朝宋”,西为“服凉”,北为“平朔”。如此取名,表明赫连勃勃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统万城并非万年不克之城,在赫连勃勃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元嘉二年425,统万城便被北魏拓跋焘攻占。

赫连勃勃还让叱干阿利监造兵器,结果造兵器的工匠也倒了霉。叱干阿利规定:弓箭射不透铠甲就杀死制弓人,弓箭能射透铠甲则杀死制甲人。等兵器造好后,又死了一大批造兵器的工匠。

后秦和东晋交战的时候,后秦军最终不得不从安定撤兵回援长安,赫连勃勃趁机占据安定,得到了秦岭以北的大片土地。等刘裕带大兵东归之后,他便兵分三路南下进攻长安。一路以太子赫连为前锋都督,率骑兵二万进攻长安,自己亲率八万大军在后。一路由三子赫连昌向东阻住晋兵从潼关西援的路;第三路由王买德向南进攻青泥,阻断晋军从川蜀北援的路。

长安虽以刘义真为名义上的主公,其实权力掌握在王修和王镇恶手里。两个人派沈田子、傅弘之北上拒敌。沈田子认为胡夏兵多将广,其野战能力也很强,不能在外决战,便退守刘回堡。王镇恶得到这个消息后大骂沈田子是胆小鬼,并亲自带了一百名亲兵,去刘回堡催战。沈田子本来就对王镇恶很有看法,又听说王镇恶大骂自己胆小怯战,并要带人来监督自己,非常生气,便有了杀王镇恶之心。王镇恶刚来到刘回堡,便被沈田子派族弟沈敬仁埋下的伏兵杀死。沈田子这一疯狂的举动把傅弘之惊讶坏了,他问沈田子:“你怎么把总司令给杀了”沈田子毫不在乎地说:“王镇恶要谋反,我奉太尉指刘裕密令杀之。”傅弘之和沈田子在一起共事很久了,他知道沈田子是个愣头青,而且与王镇恶一直相处不睦,他怀疑是沈田子报私仇,于是道:“既然王镇恶谋反,那他是死有余辜。但毕竟杀死王镇恶不是一件小事,我和你一起回长安解释一下这件事,这样比较好。”

沈田子一口答应,让沈敬仁守城,自己和傅弘之赶回长安。傅弘之先派亲信赶到长安把这件事报告给王修。王修急忙派兵等候在城内,等沈田子一入城,就把他捉了起来。沈田子强辩自己是奉了刘裕的密令杀死王镇恶。王修说:“你把密令拿出来给我看。”沈田子当然拿不出来,于是被王修斩首。傅弘之持刘义真的命令回到刘回堡,很轻松地就夺了军权,斩了沈敬仁,然后率众迎战胡夏太子赫连的军队。两军在池阳进行了一场大战,赫连大败后撤,逃至寡妇渡又被傅弘之追上,又一次大败。赫连两万人马折去了一半,只好退兵。

晋军前线大捷的时候,长安城内发生了内乱。因为王修对十二岁的刘义真管教很严,喜欢玩耍的刘义真对王修一直很不满。出了王镇恶这档子事后,刘义真手下那帮陪他玩耍的宠臣又说王修要谋反。刘义真也不管真假,反正他很讨厌王修,便以这个理由把王修给杀了。杀死王修后,军政大事就都得由刘义真一个人来定夺了。刘义真于是把所有的军队全部调到长安城中,他以为兵力集中在长安城内,这样就非常保险了。但结果是正准备撤退的胡夏军队又卷土重来,把长安围得如铁桶一般。围好之后并不攻城,而是分兵守住险要,断去长安的粮道和援军。刘义真的十多万大军和老百姓在长安城内待了半年之后,就吃光了所有的粮食。刘义真也不敢出战,便派人向父亲刘裕求救。

刘裕回到建康后,被封为相国、宋公,加九锡礼,仪服礼仪和皇帝一样,就差穿龙袍坐皇位了。但刘裕仍然没有打算马上当皇帝。不久,他接到长安的情报,王镇恶、沈田子、王修皆死于内乱,而十几万晋军全被围困在长安城中,粮食也吃光了。刘裕大惊失色,急忙派辅国将军蒯恩赶往长安,接应刘义真东归;又任命相国右司马朱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也一同前去,代守长安。

朱龄石和蒯恩赶到长安,催促刘义真出城。刘义真在他手下那帮宠臣的劝说下,离开长安前在城内大肆抢劫,虽然名义上是不给胡夏留下东西,但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刘义真带着抢来的东西,出城缓缓东行。

胡夏知道晋军毕竟拥有十多万兵力,并没有敢正面与晋军发生冲突,而是以三万骑兵在后袭扰。傅弘之劝说刘义真放弃这些抢来的东西,轻装而行,但刘义真舍不得。于是晋军只能且战且退,还要保护财物,十分疲惫。退到青泥北的时候,胡夏的王买德率两万骑兵杀到,赫连昌又率三万骑兵从潼关赶来。胡夏的军队三路夹击,其中两路又是生力军。而晋兵早已疲惫不堪,明显处于劣势。傅弘之和蒯恩与胡夏军队苦战了七八天,最终兵败被俘。刘义真这一次倒是很坚定地放弃了一切财物,什么也没敢要,带着亲兵拼命逃窜,竟然逃了出去,连身边的亲兵也都被他甩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不久,中兵参军段宏带着十几骑找到刘义真。一行人翻山越岭总算逃回东晋。

赫连勃勃劝降傅弘之不成,把他剥光衣服绑在屋外,称什么时候他愿意降了,再把他放回来。时值农历十一月,外面正下着雪,傅弘之在外大骂不止,一直到被冻死。其他被俘的晋军全部被赫连勃勃下令杀死,晋军士兵的人头堆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