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晋朝那些事儿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谧当年从刁逵手中救下刘裕,后来不但一直资助刘裕,还激励他事业上进,刘裕一直记在心里,把王谧当做恩人,所以对这件事睁一眼闭一眼,并没有去加罪王谧。刘裕执掌朝纲后,到处寻求人才,先后重用刘穆之、胡籓、臧熹等人,又整理纲纪,打击豪强,严肃法律,稳定了社会。

不久诸葛长民也回来了。原来,诸葛长民被押到当利口的时候,传来消息,桓玄败出京城。押送诸葛长民的士兵也起义反对桓玄,打开囚车放出诸葛长民等人,诸葛长民又潜回到历阳,发动兵变。刁逵在兵变中失败,弃城而走,后来被其部下擒回,反被诸葛长民用槛车押送到京城。刘裕以前被刁逵欺负过,所以连审都没审,就让人把刁逵杀了。

击败桓玄入京后,按道理应当封赏功臣。但皇帝不在了,封官的事就只好互相推选吧。王谧和大家推举刘裕为扬州刺史。刘裕一再拒绝,最后以王谧为侍中,领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大家又推举刘裕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推选刘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琊内史,孟昶为丹阳尹,刘道规为义昌太守,诸葛长民为宣城内史。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听说刘裕打了胜仗,起义成功,也从南燕回国。毕竟刘裕当年是跟着刘牢之混起来的,看在刘牢之的面子上,刘裕让大家推选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为晋陵太守,又任命司马休之为会稽内史。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的晋军在桑落洲与桓玄的战将何澹之激战,这时桓玄的军队还很多,双方打了很多天不分胜负。何澹之想了个自以为是的计策,他悄悄地移到郭昶之舰中,让自己的旗舰冲向敌阵,以诱晋舰来围攻,这样其他楚舰则可以仗着舰多兵多对晋舰进行反包围。但他担心泄密,并没有把这个事通知到每条船上,而是憋在自己肚子里不说。这就为后来的败仗埋下了伏笔。

晋军很快把这只旗舰攻下。何无忌一马当先,攻入旗舰中,却不见主帅何澹之。何无忌方知上当,这时候楚舰已经从四面八方将晋舰包围,何无忌急中生智,出来喊道:“何澹之已被我生擒了,你们还不投降”

楚军见旗舰被攻下,所以都相信何无忌擒住了他们的主帅,皆无斗志,纷纷撤退。晋军乘势追击,楚军大败。何澹之从郭昶之的舰中急得跳出来大喊:“我在这里”竟然无人注意,楚军大败。何澹之和郭昶之只好弃舰而逃。晋军遂攻克湓口,进据浔阳,又从浔阳继续进兵。

桓玄又派苻宏为前锋,率荆州水军二万阻挡刘毅。刘毅的军队只有一万,听说桓玄船高兵多,便打算回浔阳坚守。刘道规道:“敌众我寡,即使退到浔阳,也难坚守。不如乘胜进攻,一鼓作气,与之死战。两军决战,雄者克不在兵多”何无忌也不同意退兵。

刘毅于是继续进军,在峥嵘洲与桓玄的水军遭遇后,两军混战。由于晋军兵少,又处于下游,开战后处于不利的局面,开始后撤。但这个时候忽然刮起了东风,而且这场风刮得特别猛烈。水军交战,风向特别重要。楚军虽然处于上流但遇到强烈的逆风,船只都被吹得后退。晋军趁势掩杀,并同时射出火箭放起火来。楚船纷纷中箭着火,风助火势,越来越大,楚军登时溃败。桓玄见此情景,再一次指天长叹道:“这是上天亡我啊”桓玄乘小船逃走,殷仲文投降晋军。

桓玄逃回江陵后,苻宏、冯该等将请桓玄整兵再战。但楚军上下,大多将士充满悲观情绪,就是桓玄也认为上天站在刘裕的那一边而再无斗志,打算去汉中投奔梁州刺史桓希。但桓玄出逃的消息被人走漏,他出发的前一夜,有人趁机发起暴乱,哄抢国家的府库和沿街商店。桓玄也顾不得整兵镇压了,只想快跑,于是带了三四百亲信士兵,连夜从城西出逃。因为走得着急,竟把晋安帝和司马德文给忘在城中。荆州别驾王康产、太守王腾之两个人急忙带着几百侍卫保护住两个人。

桓玄船到江陵西南三十里处的枚回洲时,正遇上宁州刺史毛璠刚刚病死,毛璠的哥哥益州刺史毛璩派孙子毛祐之带着参军费恬、督护冯迁率八百士兵,护送灵柩归葬江陵。毛修之是当年陶侃手下名将毛宝的曾孙,是毛璠和毛璩的侄子,此时正在桓玄的亲信士兵中做屯骑校尉。毛修之早就有捉拿桓玄的心思,所以一路跟随桓玄,并不离开。这时看到毛家的船只,便和船上人打招呼。毛祐之、费恬、冯迁见是毛修之,便问毛修之要去哪里。毛修之站在船头大喊道:“逆贼桓玄正在船上,你们快过来杀贼”

桓玄大惊失色,立刻命人去杀毛修之。毛祐之即命手下的几个神箭手,射倒七八个去砍毛修之的士兵。又有箭手去射桓玄,桓玄手下的丁仙期、万盖用身子护住他,这两个人都被射死。

很快毛祐之的船靠了上来,众士兵纷纷跃上船只,杀败桓玄手下人。冯迁将桓玄杀死。时为晋元兴三年404五月壬午日,桓玄称帝不足半年,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卞范之、桓昇等人都被生擒,押送到江陵后斩杀。

毛璩首先得到桓玄被杀的消息,他赶紧率兵进入汉中,假称护送桓玄到了,请桓希出城迎接。桓希出城后被毛璩斩杀。这时,刘毅也率兵进入江陵,以江陵为根据地出兵剿灭桓玄的余党,在涢川击败桓振,在石城击败冯该,在湘中击败苻宏,并把三人杀死。桓谦、何澹之等人逃到后秦。这时已经是第二年正月,晋安帝回到了建康。皇帝回来后,论功封赏: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大司马;刘裕为侍中,车骑大将军,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八州诸军事,并前时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合称十六州都督,领青、徐、兖三州刺史,豫章郡公,统领北府,镇守京口。这一连串的职务,意味着刘裕掌握了东晋全国的兵权。

刘裕的亲信也都身居要职。刘毅为左将军、豫州刺史,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右将军、江州刺史,安城郡公;刘道规为辅国将军、荆州刺史;毛璩为征西将军;毛修之为骁骑将军,冯迁为汉嘉太守。

这时卢循趁着刘裕和桓玄打仗,攻下广州,自称平南将军,又派姐夫徐道覆攻下始兴今广东省北部,几乎占领了相当于今天广东省的全境。刘裕正打算派兵去征讨,这时益州又有一个叫谯纵的也造反了。

毛璩杀桓希占领巴蜀之地后,派他的弟弟毛瑾、毛瑗与参军谯纵、侯晖、阳昧等率三万巴蜀士兵沿江东而下剿灭桓玄的余党。蜀兵都不愿意出蜀东征,因此对毛璩很有怨言。侯晖、阳昧遂打算造反并据险占据巴蜀。但两个人的威信不如谯纵,这两个人便找谯纵商量。谯纵坚决不同意,并且逃走。侯晖、阳昧带兵追上谯纵,把谯纵绑架回来。谯纵宁死不从,甚至趴在地上给两个人磕头,肯求辞去这个造反首领职位。侯晖、阳昧干脆把他绑在车上,然后打着“谯”字旗号,西攻涪城。毛瑾不敌二人,城破被杀。侯晖、阳昧遂推举谯纵为梁、秦二州刺史。谯纵一看,反也反了,胜也胜了,是死是活,都得往前走了,只好答应作这批造反者的领导。谯纵带兵进攻成都,营户世代服兵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