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晋朝那些事儿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时慕容翰已经投奔到了宇文部,但在宇文部不得志。宇文氏首领宇文逸豆归不但不用慕容翰,还派人监视他,生怕慕容翰对自己不利。慕容翰只好装疯,以期找机会逃回燕国。这时燕王慕容皝对当年慕容仁和段辽联手攻败自己时,慕容翰劝段兰退兵的事念念不忘,十分感激,也派人打听慕容翰的下落。

燕王的舍人王车化装成货郎在宇文部终于寻访到了装疯的慕容翰,王车要带慕容翰回去,但慕容翰称自己仍受监视,若出城必被追回。王车只好先回龙城报告燕王慕容皝。慕容皝派王车带兵悄悄潜入,接应慕容翰。慕容翰则和两个儿子偷了三匹好马出逃。宇文逸豆归得知后派两百骑兵去追,半路遇到王车的军队,反被杀散。慕容翰遂回到燕国。

慕容翰回去主动请缨说,自己熟悉宇文部道路,并且宇文逸豆归是个平庸之人,无才无德,他愿意领兵灭掉宇文部。

但慕容皝担心宇文部的盟友高句丽抄自己的后路。慕容翰建议说,那就先把高句丽灭了,再灭宇文部。宇文部自守尚可,一定没有能力来攻,而且宇文逸豆归也只是一个但求自保的庸才。

慕容皝命弟弟慕容评、儿子慕容恪与世子慕容俊守城,派长史王寓率一万五千兵为偏师,从北路进击;自己亲率精兵五万的主力偃旗息鼓,从南道进攻。慕容翰为南路军的前锋。

高句丽王高钊与其弟高武见慕容皝两路进兵,也分两路来抵挡。不过由于慕容皝北道比较大张旗鼓,南边比较低调,而高句丽的军事情报也不准确,所以他们派的兵力完全给反了。北路由高武带五万重兵驻守在马山城;而南路由高钊只带一万人驻守木底城。

木底城本来是个险关,如果守好了,一万兵马足够使用。但慕容翰先带两千人马来到木底城,高钊还以为这就是南路的所有军队,所以并不担心,派大将阿佛出战。打了一仗未分胜负。高钊又派大将度加出城增援,这时慕容翰的侄子慕容霸也领两千人马来到。双方又打了一仗。慕容翰看对方占着险关,担心如果对方输了闭关不出就不好办了,遂与慕容霸诈败。

高钊和阿佛、度加领兵追击,一直追了有百里路,正碰上慕容皝的主力军,高句丽军大败,燕军趁势杀入木底城,阿佛、度加战死,高钊弃城逃回丸都,关起城门,再不敢出战。

慕容皝连攻丸城十五日,终于攻破城池。高钊带着几名亲兵逃入山中,母亲和妻子都被燕军俘虏。慕容皝本来还想带兵搜山,这时北路传来消息,长史王寓率一万五千兵马全军覆没。高武率五万军队朝丸都来了,燕王本想依托丸城与之决战。左长史韩寿道:“高句丽这个地方不可戍守。因为民心还是向着他们的旧主,我们如与高武不能速战,这里的流民散军将重新聚集,很可能会把我们的后路断掉。”

慕容皝于是把丸都的城墙毁坏,把高句丽王高钊父亲高乙弗利的尸体挖出来,又带着高钊的生母和妻子一起回去。

高武率大军回到朝丸城,高钊也从山里跑出来,两个人重修城池之后,想要回父亲的尸体,并迎回母亲。但打肯定是打不过,只好向燕国称臣,并送去重金。慕容皝遂把他们父亲的尸体送回,并送还其妻室。不过,仍将高丽王的母亲周氏扣作人质,防他反叛。又封高钊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至此,高丽成为燕国的属国。

燕王降服高句丽国之后,又杀向宇文部。大败安晋守将莫浅浑,攻克安晋。宇文逸豆归见莫浅浑大败,就要带着人口一齐北逃,但南罗城城主涉夜干道:“虽然莫浅浑败了,可我们国中还有数万将士,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您何必要逃呢”

逸豆归道:“慕容皝、慕容翰、慕容恪和慕容霸这几个人都是当今天下的英杰,我怎么能打得过他们呢”

涉夜干冷笑:“您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就您说的这几个人,根本就不被我放在眼中。我愿意带兵一战,把四个人的首级取来。”逸豆归听他说得这么肯定,就把所有的军队都交给涉夜干,涉夜干带着这四万兵马回到南罗城拒敌。

前锋慕容翰带兵进攻南罗城。涉夜干并不守城,带兵杀出。涉夜干实在是勇猛,双方交战不久,慕容翰军大败。涉夜干带着弓弩手,一边追一边射,一直追到慕容皝的主力军来到,涉夜干才从容退去。刘佩、高诩被射死,慕容翰被射伤。

慕容皝带兵与涉夜干打了几仗,并没有什么进展。慕容皝有些着急,慕容翰道:“要想速战速决,可以杀死对方主帅。涉夜干不守城而出战,而且每次都身先士卒,亲赴敌阵。要杀他并不是很难,只要杀了他就可以取胜。”遂带慕容恪、慕容霸、鲜于亮共率敢死队三百名埋伏。

第二天涉夜干又带兵来战,双方杀在一处。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和鲜于亮率三百敢死队不计损失,只往涉夜干处杀来。涉夜干最终被这四个人围在当中,刀剑齐下,斩杀于马下。涉夜干被杀后,宇文部兵立刻败溃,燕兵乘胜攻克南罗城。逸豆归逃往漠北,死于路上。宇文部也被燕国灭亡。从此辽东一统于燕国。慕容翰在燕国后期战争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竟因此被慕容皝所嫉,担心他在自己身后作乱,最后赐死。

第九章 中原之乱

东晋西征

咸康八年342六月,晋成帝病亡,年仅二十二岁。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弈都还是襁褓婴儿。庾冰于是立成帝的同母弟司马岳为帝,是为晋康帝,改元为建元。哪知道两年之后,建元二年344九月,晋康帝又病死,年仅二十三岁。经大臣朝议,遂立晋康帝的儿子司马聃为帝,是为晋穆帝。

自司马睿开创东晋以来,除了晋元帝司马睿自己活了四十七岁,后来的东晋皇帝很少有活过二十七岁的。晋明帝司马绍死时二十七岁,晋成帝司马衍死时二十二岁,晋康帝司马岳死时二十三岁。晋穆帝司马聃死时十九岁,晋哀帝司马丕死时二十五岁,其后晋废帝司马奕虽然寿命达到四十五岁,但他是四十岁登的基。再后晋简文帝破纪录地活了五十三岁,但在位仅一年后就身死。直到晋孝武帝司马曜二十岁继位后,才得以破除这个或寿不过二十七岁,或在位不过五年的魔障。不过新的魔障又开始了,其后东晋所有皇帝都是被害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是妃子用被子闷死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是急着当皇帝的刘裕等着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