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崔幼伯有些意动。

萧南又添了一把火,“郎君,只要咱们心里惦记着大伯母,尽自己所能为她调理身体,也就是尽了孝心。”

崔幼伯终于被说动了,缓缓的点头,“娘子说得有理,以后就按你说的办。

萧南又似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哦,至于杨家小娘子那儿,我会请大堂嫂和四妹妹多看顾,郎君无需担心。”更不要亲自去探望了,栖梧院也是荣康堂的一部分呀。

后头的话,萧南没有明说,但崔幼伯听得出来,他忙点头表示同意。

暂时解决了大夫人这个麻烦,萧南开始全力准备行囊,安排留守人员以及诸多事务。

腊月初三,宜出行,崔幼伯夫妇身着生麻丧服,双双去正堂老夫人的灵牌前行了礼,又去荣康堂与老相公、相公辞了行,便带着儿女、仆妇和甲卫,浩浩荡荡的乘牛车出了崔曲。

与崔幼伯夫妇同行的还有七郎君崔雅伯一家三口,他们是去洛阳照顾崔鸿的。

几个月前,崔鸿为了迁坟、修缮祖坟、修建祠堂等事务,早早的去了洛阳,只在老夫人丧礼的时候,匆匆回来了一次,丧礼一结束,他又赶了回去,准备赶在老夫人的灵柩抵达洛阳前,将祖坟修缮完毕。

除了崔七,王佑安的同母弟弟王承平也带着王家的几个掌柜、小厮,以及一车的银钱,加入了崔家的车队中。

车夫挥舞鞭子,牛车车轮滚滚,十几辆牛车和两百多匹马,缓缓出了京城的城门,去家庙迎了老夫人的灵柩后,萧南一家便踏上了去洛阳的路

s:嘿嘿,谢谢亲们的小粉红,那啥,还有没,都丢给某萨吧on一nko谢谢

第124章在路上二

“阿娘,马,小马,小黑马。”

灵犀趴在窗边,小胖手指着窗外路过的驴欢快的喊道。

萧南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笑着更正道:“这不是马,是驴,你看它是不是比马小许多”

灵犀嗯了一声,点点头,继续转着大眼四处看着。

自从出了京城上了官道,灵犀就想个放出笼的小鸟,小小的身子挂在车窗上,两只滚圆的大眼滴溜溜看着四周,见到什么都好奇,叽叽咕咕的叫着与萧南分享她的快乐。

灵犀稚嫩的童声,给枯燥的行程添加了些许趣味。

说实话,冬日赶路真不怎么舒服,一路上寒风凛冽,土路上结冰,使得那些车辙印非常坚硬,牛车经过的时候,坑坑洼洼很是难走。有时还会陷进去,需要人卖力推拉才能出来,生生拖慢了前行的速度。

路况不好,天气恶劣,路边的行人都少了许多。偶有经过的,也是匆匆忙忙往家赶,或者进城贩运货物的。

一路上,只能听到咯吱咯吱车轮碾压薄冰的声响,以及马蹄的踏踏声。

最初的一两天,长生和灵犀还能饶有兴趣的看着窗外的景致,遇到什么没见过的东西,他们还叽叽喳喳的问萧南。

时间久了,两个孩子都没了兴致,窝在牛车里,蔫蔫的玩着玩具。

对此,萧南也没办法,古代就是这样,信息不同、娱乐也少,根本不可能像后世那般带个笔记本出门,再漫长的路途也不会觉得无聊。

这个年代,别说在路途上添加什么娱乐活动了,就是吃食、木炭等东西,都要从家里准备好。绝对不像后世,拿着张全球通用的银行卡就能畅游天下。

幸好萧南早有准备,各种吃食甚至蔬菜都带了不少上好的银丝炭也装了一牛车。

萧南的牛车车厢是重新定做的,空间很大,车厢的顶部和四周的车壁上全都糊了夹棉的素色棉布,地板上则铺着厚厚的地衣。

车厢两边、以及靠近前端都是宽阔的长座每条座位足足有三尺多宽约一米,座位上铺着厚厚的毡毯、毡毯上又盖了层素色棉被,每条座位两端都各放置着一个胖胖的隐囊,当然隐囊的布料也是素面棉布。

左右两边的座位中间是一条宽约两尺的走道,中间的位置摆了一张小食床即小方桌,食床两边则放了两个熏笼,熏笼下铜炉里的炭火很旺把车厢里熏得暖烘烘的,只要关上门窗,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寒冷。

萧南坐在车厢西侧的长条座位上,怀里搂着灵犀,母女两个正在玩七巧板,。

而长生则躺在车厢前端的长条座位上呼呼大睡,一旁坐着他的乳母秦氏,正细心的守着。

车厢尾部还隔出了个独立的小空间,面积不大只能坐下两个人,以及一个小铜炉。

玉簪和灵犀的乳娘方氏正坐在里面,一边小声的聊天一边看着铜炉上的茶汤。

这天中午,车队停了下来,因找不到房舍或者茶水摊铺,便在距离官道不远的地方找了个宽敞的空地,阿大阿三领着几个崔家部曲支帷帐,铺毡毯,架火堆玉莲则带着几个厨娘洗菜做饭。

萧南隔着窗子看了看外头,扭头对车尾唤道:“玉簪,告诉郎君一声,我们在牛车里用昼食就不下去了。”

外头寒风阵阵,即便围着帐幔也够冷的,为了两个孩子的健康,萧南觉得还是在牛车里比较好。

想了想,萧南又道:“对了,你遣人去问问七娘子看她愿不愿意来我这里一起用昼食。”

玉簪等了等,确定萧南没有其它吩咐后,便下牛车去办差了。

不多会儿,武氏一身素色裘衣走了过来,她怀里抱着个小奶娃,身后还跟着两个奴婢。

“弟妹,我又来叨扰你了”

经过几天的相处,武氏跟萧南的关系也亲近了几分,说起话来也不似最初那般客气。

萧南起身做了个相迎的动作,将灵犀交给方氏,笑着说道:“七嫂太客气了,呵呵,都是一家人,哪儿说得上叨扰来来,快坐下,别把咱们的小大郎冻坏了”

武氏也没有客套,直接坐在萧南对边的座位上,解开裘衣,将怀里的儿子抱出来放在身侧,小大郎的乳母也忙凑上前将隐囊挪过来,把小襁褓围拢在座位上。

顺手将裘衣交给丫鬟,武氏搓了搓手,道:“弟妹这里真暖和说起来,还是弟妹你想得周到,我只想着马车脚程快,却忘了马车颠簸,车厢也小,呵呵,还是牛车舒服呀”

萧南递给她一盏滚滚的茶汤,接口道:“七嫂若是不嫌弃,不如下午就在我这里吧,郎君要在前面探路、指挥,车厢里也只有我们娘儿仨,嫂子和大郎也正好来给我们做个伴。”

作为一家之主,崔幼伯理所当然的成为整个车队的领头人,他身边虽有管家、小厮跑腿,但该有的姿态,他还是要有的。所以,白天赶路的时候,崔幼伯都在车队前方的马车里坐镇,到了晚间才会回牛车跟妻子儿女说说话,然后一起就寝。

“嗯,我家郎君也常与大郎一起,并不时时陪伴我们母子,弟妹既然不嫌我叨扰,那我就赖在你的牛车里咯”

武氏轻啜了一口茶汤,只觉得一股暖意从喉间流入心肺,异常舒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