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见过京城的繁华,姚氏只觉得有百亩田,买上几个昆仑奴,不用自己下田干粗活,这样的日子就足够了。

但自打被三戟崔家接进京城,自从见识了世家豪门的富贵生活,姚氏心底满是恨意这些原本也属于她们的,都是那个死老婆子作祟,平白让他们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姚氏却忘了,如果崔清是崔家的四郎君,以她一介农户女的身份,怎么可能嫁给他做娘子

姚氏只记住一件事,双相崔家亏待了他们,崔泽等人更是抢了属于她郎君的富贵。

“阿娘说的没错,”

崔萱日日被阿娘灌输崔家亏待了他们的思想,现在也满心里都是对崔家的怨恨,对于隔壁住着的崔幼伯,她更看不上眼,“根本就比不上大兄。”

和姚氏一样,崔萱初入崔家的时候,也被眼前的亭台楼阁惊呆了。

随后搬进合浦院之后,崔萱更是兴奋不已,她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她也有服侍丫鬟了,她也有金银簪环、锦帛衣服了

兴奋了没有两天,某日回家路过辰光院的时候,崔萱一时好奇,便悄悄溜进去瞧了瞧。

不瞧不知道,这一瞧,崔萱才发现,跟隔壁相比,她们这合浦院根本就不堪一提。不管是庭院的面积、还是格局,以及摆设,合浦院连辰光院的一个小偏院都不如。

用姚氏的话说,堂堂崔家嫡四子,竟然连崔八的姬妾都不如。

欺人太甚

于是,姚氏和崔萱整天抱怨房舍不够华美,地龙不热、火墙不通,每日送来的吃食也都是冷的,三不五时的喊肚子疼要看大夫。

而崔清呢,虽然明白娘子和女儿都是在无理取闹,但他对崔家也是满心的怨恨,幼时的突变,阿娘的惨死,阿耶的无情,老虔婆的残酷都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在崔清看来,崔家怎么补偿他都不为过,娘子和女儿吵闹的也不过是些琐事,根本不值一提。

反倒是儿子的前途,崔家必须给个说法。

可惜前些日子三戟崔家逼双相崔家太狠,有些话说得太绝,惹急了崔三娘和崔守仁,也使得崔清并不敢急着逼崔守仁给儿子推荐差事。

不过,他是一家之主,不能明着力逼。娘子和女儿都是妇人,见识浅薄,为了些针头线脑的事儿吵闹几句,却不是什么大事。

没准儿,这话若是传出去,外头的人还会说崔家主母克扣家主幼弟,欺软怕硬,气度狭小,不堪担任宗妇呢。

所以,姚氏和崔萱吵得越凶,崔清越高兴。有时,他还会说一些含糊的话,故意误导娘子女儿,让她们更加怨恨崔家,加大吵闹的力度呢。

在崔清的纵容和误导下,姚氏母女有事要吵,没事找事也要吵,最后吵得崔幼伯终于忍不住,直接搬了出去。

见辰光院空了,姚氏又突发奇想,崔八两口子都不在,院子又空着,不如让他们一家子搬进去的好。

姚氏是个行动派,想到做到,崔八前脚走了,她后脚就跑到荣寿堂跟老夫人商量。

老夫人被气得怒极反笑,故意说着反话,“辰光院是襄城县主住的院子,你若是也能有个县主媳妇儿,也可有这样的院子住。”

这话已经不能算是暗讽了,而是指着姚氏的鼻子骂:你们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敢要辰光院

姚氏的脑电波显然跟老夫人不在一个波段上,听了老夫人的笑骂,反而误以为是老夫人变相的应允了,当先便欢欢喜喜的跑回去找儿子。

“阿娘,您放心,我定能给您找个身份高贵的儿媳妇。”

崔嗣伯听了姚氏的话,惊得差点儿一口茶喷出来。

不过,他毕竟是姚氏养大的,对于自家老娘的脾性,他非常了解。

稍稍思索片刻,崔嗣伯便温文尔雅的笑道:“慢说是县主了,若是事儿成了,公主都娶得。您呀,就等着享福吧。”

崔嗣伯好歹是读书人,比姚氏又进京早,且有崔洋在一旁教导,对官场、对世家,都有很深的认知。

更因从赤贫到豪富,崔嗣伯比任何人都感觉到了权势带来的好处。

早在崔洋说出过继计划的那一刻,崔嗣伯就暗暗发誓,他再也不要回那个小山村苦哈哈的过日子,他一定要成为世人敬仰的人上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崔嗣伯无比刻苦的学习着,并不放过一丝往上爬的机会。

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并且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听母亲说要找个好儿媳,崔嗣伯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一张温柔美丽的容颜,以及小美人背后那高不可攀的靠山没错,就是她了

第127章有人哭

小雪扑簌簌的下了一夜。

清晨,萧南起身后,坐在南窗下的长几前由玉竹服侍着梳妆。

玉竹打开一个崭新的葵花形三层镂花银妆奁:第一层放着个荷叶形银盖的扁圆盒,盒子比妆奁盒面小一圈,里面放着大小不一的三把半月银梳篦;第二层则放着四个大小相同的带盖银圆盒,分别放着面脂、口脂、胭脂以及头油;第三层散放着一些零碎的小物件儿,像什么荷叶边儿的银质浅口碟、三寸许的小银剪刀、刷头油的长毛刷、分头缝的象牙尖头梳

“郡主,今日要不要试试婢子新制的胭脂。”

玉竹打开放胭脂的小圆盒,拿到萧南面前,用簪子挑起豆粒大小的一块儿,边展示边说:“这是婢子用上好的胭脂兑了王大郎君送来的木犀露制成的,比惯用的胭脂颜色鲜亮,味道也好,有淡淡的木犀花香,您闻闻”

萧南侧过头瞟了一眼,见那胭脂膏光泽润、颜色鲜,乍一看还有点儿果冻的感觉,很是喜欢,便伸食指在那湿润如酥油的胭脂表面按了按。

白皙的指尖上顶着一点殷红,似雪里红梅,着实好看。

萧南似想起了什么,笑着招呼玉兰:“把我让你绣的红梅萧寒图拿来。”

玉兰正和玉簪一起围着熏笼熏衣服,听了这话,忙应了一声,将手里的活计交给她负责教导的白露,转身去了屏风后。

不多会儿,玉兰便捧着一幅白绢出来,叫上两个小丫鬟站在南窗下,将那白绢展开,露出一幅用铅椠勾勒的素梅图。

梅枝上零星点缀着九朵花,每一朵九片花瓣。

消寒图自冬至起开始画,现在已经腊月二十,白绢上也已绽开了二十八点殷红。

只是这些红点并没有按照梅花花瓣的形状填充,而是很自然的水滴圆形。

因为,这些红色的花瓣儿并不是毛笔画出来或者绣线绣出来的,而是

萧南转过身,数了数消寒图上的花瓣,然后便将食指点在花心边空白的角落,一片浑然天成的花瓣就这样点好了。

“郡主,真好看,只是”

玉簪把熏好的衣服挂在双搭脑衣架上,看到那素白绢布上的点点殷红,便笑着赞道。

“只是什么”

萧南点完今日的梅瓣,对展着白绢的两个小丫鬟点点头,本想命她们收好。

转念又一想,觉得把消寒图收起来不符合意境,便对玉兰吩咐道:“去跟外院的管事说一声,让他们寻个稳妥的匠人,把这消寒图装上木框,然后放在窗下。”

“是。”

玉兰答应一声,想了想,道:“郡主,您不是说消寒图每日都要添一笔吗若是把图画交出去,恐怕会耽误了您每日作画呢。不如让婢子量了尺寸,命工匠照着做木框,待木框好了,再把图裱上去。”

萧南觉得有理,忙点头,“嗯,就按你说的办。”

公主府供奉着不少各有所长的匠人,像这种小活儿,根本不用去专门裱画的铺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